晚清改革如何導致辛亥革命

2006-10-22 1:33 am
唔該寫得詳細d,同埋分point...趕住交,唔該晒!!!!!

回答 (2)

2006-10-22 1:37 am
✔ 最佳答案
1.首先,你問的晚清改革運動是虛假的立憲運動這條題目有些問題。
立憲改革只是晚清改革運動其中一項。
晚清立憲改革確實是虛假的立憲運動。
1905年,當時最有權勢的地方官員袁世凱、張之洞等聯名上書,要求立憲。清政府為挽救垂亡的統治危機,決定實行「預備立憲」,並派載澤等王公大臣出洋考察憲政。1907年,清政府在中央籌設資政院,在各省籌設諮議局。 中國各地(特別在湖南、兩江一帶)主張立憲的政治團體陸續發表宣言,鼓吹實行君主立憲政體,同時發起國會請願運動,提出速開國會、頒布憲法、縮短預備立憲期限等訴求。1908年,清政府頒布《欽定憲法大綱》,規定大清帝國萬世一系,同時宣佈「九年後實行立憲」。1906年,清政府下詔「預備仿行立憲」,又頒佈了《欽定憲法大綱》。1911年,裁撤軍機處,設立責任內閣制,被稱為「皇族內閣」。
閣員共十三人,滿員占九人,漢員占四人,其中皇族又占七人,故稱“皇族內閣”或“親貴內閣”。由於「皇族內閣」的設立,使「預備立憲」的騙局完全破產。

再看他們閣員的職務我們會更加知道立憲改革只是滿清人想重申掌握政府之權及減少立憲派不滿而已。
皇族內閣成員名單
總理大臣慶親王奕劻、民政大臣肅親王善耆 、度支大臣加貝勒銜鎮國公載澤 海軍大臣加郡王銜貝勒載洵 、農工商大臣加貝勒銜貝子溥倫 、理藩大臣壽耆
以上六名為皇族宗室,除總理外,掌握民政、財政、經濟、海軍等重要事務。
大學士那桐 、陸軍大臣蔭昌 、司法大臣紹昌
以上三名為滿人,掌握陸軍與司法事務。
協理大臣大學士徐世昌 、外務大臣梁敦彥 、學務大臣唐景崇 、郵傳大臣盛宣懷
以上四名為漢人,除協理大臣之外並無主管重要事務之職權。
2.大程度上須負責
從中國國家主權的角度出發,許多人對慈禧皇太后當政的結果做出負面評價。包括1885年在對法戰爭中贏得鎮南關大捷,並成功阻止法軍登陸台灣的優勢局面下,卻以主動求和、簽訂令清帝國喪失安南宗主權的中法天津條約來結束戰爭。此外,令中國喪失重大利權的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1901年辛丑和約等之締結,肇因於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戰敗,以及1900年庚子拳亂之大禍。慈禧皇太后的執政及決策,於此二事件之發生,均有不可推卸之責任。
在「同治中興」的太平表象下,慈禧皇太后的鋪張浪費,以及對於國際時局缺乏認識,允稱導致甲午戰爭戰敗的原因之一。其中最顯著的事例為花費巨資擴建頤和園用以慶祝自己的六秩大壽,給包含海軍軍費在內的國家財政帶來無建設性的負擔。甚至在戰敗簽約、割地賠款之後,1895年又大興土木,重新修建自己的陵墓,整個工程長達13年之久,直到她死前才完工;重修的慈禧陵雖成為清代最豪華獨特的皇家陵寢,然而耗資巨大,放在清季國事日非的歷史脈絡下加以檢視,更突顯出慈禧皇太后重視個人虛榮以及清廷威儀,甚於國家興衰的貴族心態。
許多批評者謂,慈禧皇太后對於李鴻章等漢臣的重用,以及對於洋務運動的接受,均乃出於維繫清廷統治的現實需要,而非出於真心支持。因其本身的保守心態及攬權私欲,慈禧皇太后表面上雖讓光緒皇帝於1894年起親政,並容許皇帝及一班主張維新的臣僚在1898年實施變法,實際上對於政局的掌控及干涉卻從未放鬆。終於,帝后兩黨之間的矛盾衝突在一場帝黨方面倉皇籌劃的流產政變中爆發;皇太后大權在握,在守舊派親貴朝臣以及近畿軍權的支持下,順勢從皇帝手中收回政權,實際上等於后黨政變成功。於是,史稱百日維新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實驗,尚未及實施,即嘎然中止;嗣後朝政愈趨保守,對於當時中國的近代化革新造成強大的阻力。
受到戊戌政變的影響,慈禧皇太后排斥維新改革,並寵信端王載漪、剛毅等守舊親貴,甚至考慮撤換光緒皇帝;載漪之子溥俊因而被立為大阿哥,實同儲君,然因忌憚光緒皇帝為歐美日列強一致支持,不敢驟廢。載漪為求其子早日登基,乃利用皇太后對「洋人」的嫉忌之心,極力離間帝后。順此,朝中形勢乃逐漸演變為非理性仇視「洋人」的守舊親貴,結合保守的清流派,對抗主張務實的朝臣之局。在端王等當權親貴的縱容,甚至暗助之下,以仇外起家的「義和拳」乃得以大舉進入直隸、進迫京畿,形成一股「逼宮」的形勢。慈禧皇太后雖未必相信拳民「神力護體」之說,亦未必不能洞悉端王奪權的陰謀,但出於本身對於外人反感的心理,且認為「民氣可用」,亦未嘗嚴令鎮壓拳民,終於釀成拳民殘殺「教民」、攻擊外人、殺死德日外交人員等事故,引起八國聯軍干涉之禍。慈禧皇太后又誤信各國欲迫其退位的假情報,負氣殘殺主張透過外交途徑解決危機的大臣,並率爾對多國宣戰,至此大勢乃全無轉圜餘地。聯軍入京,禍及華北多省,帝后西狩,終以締結辛丑和約解決;和約規定懲辦禍首、謝罪賠款、使館區駐軍、軍備限制等,並造成日俄軍隊長駐滿洲的局面,中國的主權以及清帝國的威望均蒙受重大損失。事件發展的過程中,慈禧皇太后諸般考量均以個人權位為重,結果嚴重損害國家利權以及無辜人民生計,堪稱其主政期間最大的過失。

洋務運動推行三十多年,雖有一定成就。但最終失敗,究其原因有以下數端:

1 守舊派反對: 守舊大臣如倭仁、徐桐等因昧於世情,認為西洋科技只是奇技淫巧,竭力反對學習西法,附和者眾,致令洋務運動失敗。

2. 洋務派對西方文化認知不足,又缺乏完備推行計劃;曾國藩、李鴻章等人徒知西方船堅炮利,不明西方政制及教育,只著眼於軍事建設,未能施行全面改革,且無通盤計劃。因此地方雖有建設,中央陳腐如故。

3.民智未開,民眾盲目反對: 當時民間風氣保守,一般士紳及民眾均排斥西洋科技,認為修鐵路、開礦產等會破壞風水,故加以阻撓,甚至肆意破壞,成為改革的阻力。

4. 籌辦經費不足: 洋務運動中各項建設需費龐大‧但清廷因多次對外賠款,財政困乏,有賴地方各省資助,阻延建設;加上負責官員多任用私人,導致貪污成風,慈禧挪用海軍經費興建頤和園,經費不足,對洋務之推行影響甚大;

總言之,洋務運動: 改革緩進,地方督撫各自進行,未能臻於徹底,行之三十餘年,甲午戰爭敗於日本,洋務運動亦告失敗。

戊戌維新失敗之原因:
1. 推行者權位不足:
主持者康、梁等人,既為漢人,又官小權輕,不能左右大局;德宗又無實權,而滿州親貴、守舊大臣,亦因自身之利益與新政相抵觸而敵視變法。
2. 滿清親貴之反對:
維新作全盤改革,特注重西洋政制及教育,推行立憲,此舉損及滿族權位,激起滿清貴族及頑固士大夫之之反擊;如裁撤冗官閑官,為謀保祿位者所敵視;而廢除科舉,士人更群起反對。
3. 政制推行太急:
維新運動,牽涉層面極大,但推行太急,未能循序漸進,故在守舊勢力反擊下,新政徹底失敗。
孫中山既革命:
1. 孫中山組織興中會與同盟會,專責從事組織起義之實際工作,曾先後策動武裝十餘次,終於武昌起義,成功推翻滿清。
2. 孫中山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等口號,確立革命目標;並以「三民主義」與「五權憲法」等學說為建國方略。
3. 孫中山多次奔走海外爭取支援,如呼籲華僑捐助經費,號召海外青年投身革命及爭取列強同情等。
2006-10-22 1:37 am
背景
康有為,維新派成員之一自1895年的公車上書,國內開始出現民間問政的風氣,在知識份子中普遍出現要求更深層的改革。當中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物成為維新派,主張在體制內的改良,提倡效法日本及俄國,在皇權之下大幅改變政治及社會制度。維新得到光緒皇帝的支持,而得以在1898年開展戊戌變法。但是進行103天以後,因清室內保守勢力發動政變而告流產。部份維新人物流亡海外後,主張繼續維持皇室;實行類似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將政治實權逐漸交出至民選政府,主張這種變革方法的當時被稱為“保皇黨”或“立憲派”。

在義和團事件及八國聯軍的打擊下,在民主形势推动下,以慈禧為首的清政府開始推行康梁在戊戌變法中所提出的改革方案。其中影響最大的政策,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廢除了延續一千三百年的科舉制度,開始興辦新式學堂。到辛亥革命前,全國已經有6万多所新式學堂。廢除科舉后,大量以參加科舉謀求官職的傳統文人失去了出路。

此外,清政府於1906年9月1日宣布“预备仿行宪政”,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即立憲運動。

其後各省選出了以地方士紳為主要成分的諮議局代表,這些各省的實權人物,要求清政府加速推行制憲,成立內閣,但屢為清政府所阻。而宣統三年(1911年)5月所成立的內閣竟然是以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13名内阁成员有9名是满族,7名是皇族的皇族内阁,更使立憲派人士大為失望。也因此種下在武昌起義之後,各省的士紳由支持立憲轉而附和和支持革命。

[编辑]
編練新軍

正在訓練中的北洋新軍清朝末年,以八旗、漢人綠營爲主的舊式軍隊已失去戰鬥力。平定太平天國時主要倚靠的是已是地方武力。甲午戰爭後,因舊式軍隊已落伍,加上為免兵權旁落,清政府於1901年年起決定對陸軍進行全面改革,計劃在全國練新式陸軍36鎮,以取代八旗、綠營及地方的防營。當中北洋新軍6 鎮直屬朝廷,由袁世凱所編練的“新建陸軍”擴編。其餘各省亦由地方巡撫、總督負責編練新軍。爲了培養新軍的軍官,各地開辦了許多新軍學堂。部份地方的新軍(如張之洞主持的湖南)大量起用為留學生為軍官;相反北洋新軍中留學生極少。

[编辑]
反滿思潮
滿漢問題,在清初長期的盛世、文字獄的壓抑以及薙髮制度的影響之下,到了清中葉的思想中,已經幾乎不成問題,絕大多數的漢人對於統治者為滿人一事已不甚在意。但隨著清朝統治的日漸衰弱,首先在太平天國革命中,開始再度引出了滿漢問題。到了1890年代以後,排滿思想更是再度大興,明末遺老的著作成為當時人的重要思想資源,例如原本並不著名的王夫之的著作在清末重新被發現,成為當時知識分子們的重要讀物。許多革命人士更是藉反滿思潮來鼓吹革命,最著名的反滿宣傳著作如鄒容的《革命軍》等,對於年輕的革命參與者們造成很大的影響。雖然一些革命家如孫中山在種族革命之外,所強調的是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改革,但清末革命最主要源動力仍是排滿反滿的思潮。

但在推翻滿清後,口號也迅速地從「打倒韃虜」改為「五族共和」,以求統一分崩離析的中國。

[编辑]
革命組織
革命的主要組織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復會等革命团体,以及後來成立的中国同盟会。除此以外,還有共進會,文學社,同盟會中的丈夫團等。

兴中会主要在华南一带开展活动,光复会在江苏,浙江,上海一带开展活动,华兴会主要在湖南开展活动,共进会在长江流域开展活动,而后来成立的同盟会是全国革命力量的一个松散同盟,同盟会会员还在各地建立了各种同盟会的外围组织。

革命的领导者主要有孫中山、黃興、宋教仁、蔡元培、趙聲、章炳麟、陶成章等。

[编辑]
政治主張
革命者的主要政治主張有推翻滿清統治,恢復漢人江山,建立共和體制等。成立于1894年11月24日的興中會的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眾政府」。成立于1904年2月15日的華興會的政治主張是“驱逐鞑虏,复兴中华”。1905年8月20日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被认为是民族主义,“创立民国”被认为是民权主义,“平均地权”被认为是民生主义。

但是革命党在宣传政治主张时,更多地是宣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内容,这样能够煽动起民众的反满情绪,更重要地是能最大程度上的团结各种力量。至于清朝覆灭后,采取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进行什么样的社会改革,当时的人都认为等取得成功以后再考虑。

[编辑]
发展历史
1890年代,不少人開始主張以暴力革命徹底推翻由滿人成立的皇朝及帝制,建立類似法國及美國的共和政體。最早主張革命的人多數集中在海外,以留學生、華僑青年為多。最早期的革命團體亦是在海外成立,當中由楊衢雲為骨幹的輔仁文社在1890年左右即成立於香港。而孫中山亦於1894年11月24日在檀香山首次組織興中會,為革命籌措經費。二者後來在1895年1月在香港合併,繼續稱之為興中會,並且於同年10月26日首次在廣州發動武裝暴動起義,但並未取得成功。孫、楊二人亦因此而被通緝,並被香港當局禁止入境。孫中山於次年在倫敦為清廷所綁架,事件成為國際新聞,孫亦因而聞名國際。楊衢雲則在1901年被清吏在香港刺殺。

1900年,中國北部爆發義和團事件。清朝皇室在事件中的拙劣舉措使其威信大幅下降。1901年的辛丑条约签订後,國內的知識份子更感受到中國正面對前所未有的危機。自甲午戰爭起,中國派往海外留學的學生大量增加,當中以日本為數最多,1904年時一度達到二萬多人,不少為官費留學。革命的思想在留學生中廣為散播,主張革命的學生成立各種團體,發行刊物鼓吹民主革命。當中章炳麟、鄒容、陳天華等在日本非常活躍。後來不少留學生歸國,成為國內革命組織的骨幹。

1903年日俄在中國東北開戰,滿清政府劃出部份國土讓兩國交戰而自稱保持中立;皇室內更有人稱滿清的國土,“寧贈友邦,不予家奴”,令革命救亡的呼聲更高。各種革命團體亦於此時紛紛在國內出現。最主要有黄兴领导的华兴会(1904年在長沙成立,成員有黃興、劉揆一、宋教仁等,以湖南青年為主), 以及陶成章、蔡元培領導的光復會(1904年10月在上海成立,為會長,成員包括秋瑾、章炳麟等,以江浙青年為主);此外有更多各式各樣的革命小團體,如江苏的励志学会、强国会,四川的公强会,福建的益闻会、汉族独立会,江西的易知社,安徽的岳王会,广州的群智社等等。這些革命團體不一定互相隸屬,而且多數帶有地方色彩。但大致上他們都有相同的目標:謀求推翻滿清、恢復漢人原來的江山;建立類似美國的共和制國家。當中推翻滿清的訴求著重滿漢之分;而要求恢復的江山亦只限以漢人為主的十八省,東北三省、新疆、西藏及內外蒙都被排除。排滿的態度正與中國各地方地下幫會“反清”傳統相通。故此不少革命組織都有借助秘密會黨的勢力進行革命。例如华兴会與哥老會,光復會與青幫,興中會與三合會皆有密切關係;而孫中山亦為洪門致公堂的會員。

孙中山在1905年夏,在日本成功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復會等革命团体,在8月20日于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并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在《民报》(原名《二十世紀之支那》,為華興會機關刊物,同盟會成立後易名民報)上阐述了这一观点。同盟會积极宣传他们的思想,大力推动群众的觉醒。《民報》在章炳麟、陶成章等主編下,由胡漢民、汪精衞等執筆,與主張保皇、由康有為、梁啟超執筆的《新民叢報》展開激烈論戰,成為革命思想的重要陣地。同盟會雖在1907年曾一度出再次分裂(孫中山因未經眾議收受日本政府資助,光復會退出。孫中山與汪精衞、胡漢民等於南洋另組總部;黃興則繼續支持孫中山),但是在革命中仍起極為重要的作用。

1906年2月,日知會召開成立大會,由劉靜庵主持,到會的還有孫武、張難先、何季達、馮牧民等百餘人。日知會的前身是武昌美國聖公會下設的一個閱報室,日知會,注重在學生、新軍和會黨中灌輸新知識和革命思想。後來日知會成爲同盟會湖北分會的機關。

1906年起,陈去病等人在江南先后组织成立黄社、神交社、匡社等文学团体,1909年又组织成立南社,通过文学创作传播新思想。

1907年七月,在東京的部分同盟會會員主張在長江流域發動革命。劉揆一、焦達峰、張伯祥、孫武等人在東京成立共進會。共進會性質及綱領與同盟會幾乎相同,但不直接隸屬同盟會。共進會是武昌起義的領導組織之一。

1911年1月30日,振武學社改名為文學社,推舉蔣翊武為社長,詹大悲為文書部長,劉復基為評議部長。文學社為新軍內青年軍人組織,旨在通過滲透到新軍中,掌握武裝。文學社是領導武昌起義的另一個領導組織。

[编辑]
階層和群體
辛亥革命的力量有很多,包括留洋归国的学生及知识分子、会党群众、海外华侨、新军士兵、地方士绅、农民、游民等。

[编辑]
新兴知识阶层
新兴知识阶层以留洋学生和新式学堂学生为主体。科举制度废除后,清政府兴办新学并鼓励留学,很多年轻士子或进入新式学堂,或留洋学习。在陶成章的倡导下,很多士子捐官学军,到日本学习军事,如徐锡麟等。

1900年代,中国出现了留日热潮,辛亥革命前留日学生已累计万人多,在日本留学生周围,集结了一大批反清中坚力量。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时,参加者90%以上都是留日学生。在日本学习军事的同盟会成员还组织了丈夫团。

留日学生在辛亥革命中具有巨大贡献,辛亥革命的领导力量除孙中山外,如黄兴、宋教仁、胡汉民、廖仲恺、朱执信、汪精卫等领导和骨干都是留日学生。

科举制度的废除,使的新兴知识阶层出现和崛起。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新兴知识阶层,成为辛亥革命的领导力量。


收錄日期: 2021-04-23 12:54:2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21000051KK0388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