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首先,你問的晚清改革運動是虛假的立憲運動這條題目有些問題。
立憲改革只是晚清改革運動其中一項。
晚清立憲改革確實是虛假的立憲運動。
1905年,當時最有權勢的地方官員袁世凱、張之洞等聯名上書,要求立憲。清政府為挽救垂亡的統治危機,決定實行「預備立憲」,並派載澤等王公大臣出洋考察憲政。1907年,清政府在中央籌設資政院,在各省籌設諮議局。 中國各地(特別在湖南、兩江一帶)主張立憲的政治團體陸續發表宣言,鼓吹實行君主立憲政體,同時發起國會請願運動,提出速開國會、頒布憲法、縮短預備立憲期限等訴求。1908年,清政府頒布《欽定憲法大綱》,規定大清帝國萬世一系,同時宣佈「九年後實行立憲」。1906年,清政府下詔「預備仿行立憲」,又頒佈了《欽定憲法大綱》。1911年,裁撤軍機處,設立責任內閣制,被稱為「皇族內閣」。
閣員共十三人,滿員占九人,漢員占四人,其中皇族又占七人,故稱“皇族內閣”或“親貴內閣”。由於「皇族內閣」的設立,使「預備立憲」的騙局完全破產。
再看他們閣員的職務我們會更加知道立憲改革只是滿清人想重申掌握政府之權及減少立憲派不滿而已。
皇族內閣成員名單
總理大臣慶親王奕劻、民政大臣肅親王善耆 、度支大臣加貝勒銜鎮國公載澤 海軍大臣加郡王銜貝勒載洵 、農工商大臣加貝勒銜貝子溥倫 、理藩大臣壽耆
以上六名為皇族宗室,除總理外,掌握民政、財政、經濟、海軍等重要事務。
大學士那桐 、陸軍大臣蔭昌 、司法大臣紹昌
以上三名為滿人,掌握陸軍與司法事務。
協理大臣大學士徐世昌 、外務大臣梁敦彥 、學務大臣唐景崇 、郵傳大臣盛宣懷
以上四名為漢人,除協理大臣之外並無主管重要事務之職權。
2.大程度上須負責
從中國國家主權的角度出發,許多人對慈禧皇太后當政的結果做出負面評價。包括1885年在對法戰爭中贏得鎮南關大捷,並成功阻止法軍登陸台灣的優勢局面下,卻以主動求和、簽訂令清帝國喪失安南宗主權的中法天津條約來結束戰爭。此外,令中國喪失重大利權的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1901年辛丑和約等之締結,肇因於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戰敗,以及1900年庚子拳亂之大禍。慈禧皇太后的執政及決策,於此二事件之發生,均有不可推卸之責任。
在「同治中興」的太平表象下,慈禧皇太后的鋪張浪費,以及對於國際時局缺乏認識,允稱導致甲午戰爭戰敗的原因之一。其中最顯著的事例為花費巨資擴建頤和園用以慶祝自己的六秩大壽,給包含海軍軍費在內的國家財政帶來無建設性的負擔。甚至在戰敗簽約、割地賠款之後,1895年又大興土木,重新修建自己的陵墓,整個工程長達13年之久,直到她死前才完工;重修的慈禧陵雖成為清代最豪華獨特的皇家陵寢,然而耗資巨大,放在清季國事日非的歷史脈絡下加以檢視,更突顯出慈禧皇太后重視個人虛榮以及清廷威儀,甚於國家興衰的貴族心態。
許多批評者謂,慈禧皇太后對於李鴻章等漢臣的重用,以及對於洋務運動的接受,均乃出於維繫清廷統治的現實需要,而非出於真心支持。因其本身的保守心態及攬權私欲,慈禧皇太后表面上雖讓光緒皇帝於1894年起親政,並容許皇帝及一班主張維新的臣僚在1898年實施變法,實際上對於政局的掌控及干涉卻從未放鬆。終於,帝后兩黨之間的矛盾衝突在一場帝黨方面倉皇籌劃的流產政變中爆發;皇太后大權在握,在守舊派親貴朝臣以及近畿軍權的支持下,順勢從皇帝手中收回政權,實際上等於后黨政變成功。於是,史稱百日維新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實驗,尚未及實施,即嘎然中止;嗣後朝政愈趨保守,對於當時中國的近代化革新造成強大的阻力。
受到戊戌政變的影響,慈禧皇太后排斥維新改革,並寵信端王載漪、剛毅等守舊親貴,甚至考慮撤換光緒皇帝;載漪之子溥俊因而被立為大阿哥,實同儲君,然因忌憚光緒皇帝為歐美日列強一致支持,不敢驟廢。載漪為求其子早日登基,乃利用皇太后對「洋人」的嫉忌之心,極力離間帝后。順此,朝中形勢乃逐漸演變為非理性仇視「洋人」的守舊親貴,結合保守的清流派,對抗主張務實的朝臣之局。在端王等當權親貴的縱容,甚至暗助之下,以仇外起家的「義和拳」乃得以大舉進入直隸、進迫京畿,形成一股「逼宮」的形勢。慈禧皇太后雖未必相信拳民「神力護體」之說,亦未必不能洞悉端王奪權的陰謀,但出於本身對於外人反感的心理,且認為「民氣可用」,亦未嘗嚴令鎮壓拳民,終於釀成拳民殘殺「教民」、攻擊外人、殺死德日外交人員等事故,引起八國聯軍干涉之禍。慈禧皇太后又誤信各國欲迫其退位的假情報,負氣殘殺主張透過外交途徑解決危機的大臣,並率爾對多國宣戰,至此大勢乃全無轉圜餘地。聯軍入京,禍及華北多省,帝后西狩,終以締結辛丑和約解決;和約規定懲辦禍首、謝罪賠款、使館區駐軍、軍備限制等,並造成日俄軍隊長駐滿洲的局面,中國的主權以及清帝國的威望均蒙受重大損失。事件發展的過程中,慈禧皇太后諸般考量均以個人權位為重,結果嚴重損害國家利權以及無辜人民生計,堪稱其主政期間最大的過失。
洋務運動推行三十多年,雖有一定成就。但最終失敗,究其原因有以下數端:
1 守舊派反對: 守舊大臣如倭仁、徐桐等因昧於世情,認為西洋科技只是奇技淫巧,竭力反對學習西法,附和者眾,致令洋務運動失敗。
2. 洋務派對西方文化認知不足,又缺乏完備推行計劃;曾國藩、李鴻章等人徒知西方船堅炮利,不明西方政制及教育,只著眼於軍事建設,未能施行全面改革,且無通盤計劃。因此地方雖有建設,中央陳腐如故。
3.民智未開,民眾盲目反對: 當時民間風氣保守,一般士紳及民眾均排斥西洋科技,認為修鐵路、開礦產等會破壞風水,故加以阻撓,甚至肆意破壞,成為改革的阻力。
4. 籌辦經費不足: 洋務運動中各項建設需費龐大‧但清廷因多次對外賠款,財政困乏,有賴地方各省資助,阻延建設;加上負責官員多任用私人,導致貪污成風,慈禧挪用海軍經費興建頤和園,經費不足,對洋務之推行影響甚大;
總言之,洋務運動: 改革緩進,地方督撫各自進行,未能臻於徹底,行之三十餘年,甲午戰爭敗於日本,洋務運動亦告失敗。
戊戌維新失敗之原因:
1. 推行者權位不足:
主持者康、梁等人,既為漢人,又官小權輕,不能左右大局;德宗又無實權,而滿州親貴、守舊大臣,亦因自身之利益與新政相抵觸而敵視變法。
2. 滿清親貴之反對:
維新作全盤改革,特注重西洋政制及教育,推行立憲,此舉損及滿族權位,激起滿清貴族及頑固士大夫之之反擊;如裁撤冗官閑官,為謀保祿位者所敵視;而廢除科舉,士人更群起反對。
3. 政制推行太急:
維新運動,牽涉層面極大,但推行太急,未能循序漸進,故在守舊勢力反擊下,新政徹底失敗。
孫中山既革命:
1. 孫中山組織興中會與同盟會,專責從事組織起義之實際工作,曾先後策動武裝十餘次,終於武昌起義,成功推翻滿清。
2. 孫中山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等口號,確立革命目標;並以「三民主義」與「五權憲法」等學說為建國方略。
3. 孫中山多次奔走海外爭取支援,如呼籲華僑捐助經費,號召海外青年投身革命及爭取列強同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