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亞納海溝(或稱馬利亞納群島海溝)為目前所知最深之海溝,也是地殼最薄之所在。該海溝地處北太平洋西方海床,位於北緯11度21分、東經142度12分 ,即近關島之馬利亞納群島東方。此海溝為兩大陸板塊輻輳之潛沒區,太平洋板塊於此潛沒於菲律賓板塊之下。海溝底部於海平面下之深度,遠勝珠穆朗瑪峰海平面上之高度。
海溝最大深度為海平面下10,911米(35,798呎)。若參考其緯度與地球之赤道隆突,此深度位置距地心為6,366.4公里。相較之下,北冰洋深4至4.5公里,其海床距地心6,352.8公里,僅比馬利亞納海溝距地心近13.6公里。
1951年英國皇家海軍航具挑戰者二號首度測量海溝,其最深處便以挑戰者深淵為名。挑戰者二號以回波定位方式於北緯11度19分、東經142度15分 ,量測出5,960 噚(相當於10,900米)的深度。此方式乃以探針通過漸層深度,反覆發送聲波,再以耳機捕捉回波,並將回波器之速率,以手持碼錶計時完成。因此正式提報新的最深距離時,咸認謹慎的作法,為將所測深度減去一個尺度(20噚)較妥,從而得出5,940噚(10,863米)的數據。
1957年俄羅斯航具「維塔茲號」(Vityaz)回報測得11,034米(36,201呎)深度,將該處命名為「馬利亞納深凹」;但此數據從未再測得,故不以為準確。1962年機動載具「史賓塞·傅樂頓·拜爾德號」(Spencer F. Baird)測得最深10,915米(35,810呎)。1984年日本人將高能專業探測航具「拓洋號」(Takuyo)送入馬利亞納海溝,以多窄波束回波定位儀蒐集資料,測得最大深度為11,040.4米1(也記錄為10,920±10米2)。國外一般則採用深10,924米,如美國中央情報局及世界概況。最為精確的紀錄則由日本探測艇海溝號(Kaiko)於1995年3月24日測得深度10,911米(35,798呎)3,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d/Trieste_%2823_Jan_1960%29.jpeg/180px-Trieste_%2823_Jan_1960%29.jpe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960年1月23日,垂斯特號深潛艇正要下潛之前
1960年1月23日午後1點06分,美國海軍中尉唐·華許(Don Walsh)與雅克·皮卡(Jacques Piccard)駕駛深潛艇(bathyscaphe)的里雅斯特號(Trieste),以鐵球壓艙,以汽油為浮槽. 於一次史無前例的潛航抵達海溝底部。艇上系統顯示深度為37,800呎(11,521米),但後修正為35,813呎(10,916米)。華許與皮卡於海溝底部,驚訝的發現近1呎長(30公分)的鰈魚或比目魚及蝦。依皮卡所述:「海溝底部看起來光亮清澈,是片堅硬的矽藻泥荒地。」
馬利亞納海溝底部,水壓(壓強)為1086巴,即108.6百萬帕斯卡(MPa),或15,751磅每平方英寸(lbf/in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