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有關老虎的資料

2006-10-21 8:39 pm
我想知道有關老虎的資料,例如:生態環境、是怎樣運動(例:爬行、滑行、跳動、游泳......)會用身體哪部分來做運動、對刺激做出反應(例:光、聲音、和氣味)......

回答 (3)

2006-10-22 11:03 am
✔ 最佳答案
老虎分布於亞洲叢林,獨居,是貓科家族的一員,擁有圓耳圓頭短頸,身軀柔軟且彈性極佳,銳爪可伸可收,視覺、聽覺、嗅覺極靈敏,行動敏捷且沉靜,擅長掩護與襲擊,是最成功的掠食者家族。 或許很多人直覺地認為老虎只有一種,但實則不然。隨著不同的分佈環境,全世界的老虎演化出八個亞種 (subspecies),這些亞種在頭骨、皮毛和體格方面都有顯著的差異。由現存族群數最小的中國華南虎的特徵來看,其前傾的眼窩與較小的頭顱都顯示其 最接近原始的老虎類別。而後,老虎的分佈逐漸向四方的森林地帶遷徒,分佈至整個亞洲地區;包括向北延伸到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及北韓一帶,而為適應寒冷的 氣候,遂發展成體型最大、體毛最密而毛色最淺的西伯利亞虎;向西擴展到裏海與土耳其東部演變成西亞虎。有些老虎向南延伸到整個東南亞,形成東南虎;有些甚 至跨海至爪哇、蘇門答臘及巴里虎等島嶼上,形成蘇門答臘虎、爪哇虎及巴里虎;蘇門答臘虎面頰的鬢毛最長,而巴里虎則體型最小、色澤最暗,因環境的限制,連 食物也趨向以小型動物為主。除了上述的七個亞種以外,有些老虎的分佈向西南進入印度次大陸等地區,形成今日毛色最鮮豔的孟加拉虎。在尚無生存之虞的百年 前,也就是本世紀之初時,超過十萬隻的老虎安然地生活在亞洲的各地。

圖片參考:http://www.wow.org.tw/file.php?id=62&fid=4


圖片參考:http://www.wow.org.tw/file.php?id=62&fid=5

老虎的分布與發展
西伯利亞虎(Siberian Tiger),又稱東北虎,其分布範圍為中國黑龍江、俄羅斯烏蘇里江流域及北韓,估計現存群族數不超過五百頭。
華南虎(South-Chinese Tiger), 又稱南中國虎,其分布範圍為中國中南部,估計現存群族數不超過五十頭,預期繼續存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東南亞虎(Indo-Chinese Tiger), 又稱印支虎、馬來虎,其分布範圍為中國中南部,估計現存群族數約在一千頭至一千八百頭之間。
蘇門答臘虎(Sumatra Tiger),其分布範圍為印尼蘇門答臘,估計現存群族數約四百至五百頭。
孟加拉虎(Bengal Tiger),又稱印度虎,其分布範圍為印度次大陸包括緬甸西部,估計現存群族數在三千頭至四千七百頭之間,佔現存老虎數量的三分之二。
巴里虎(Bali Tiger),已於1940年代絕種,過去分布在印尼巴里島上。
裏海虎(Caspian Tiger), 又稱西亞虎,已於1970年代絕種,過去乃在土耳其至亞洲中部及西部一帶活動。
爪哇虎(Javan Tiger),已於1980年代絕種,是分布在印尼爪哇島上的小型虎。
老虎的生態-行為篇
位居食物鏈頂端的獵食者;拜體型與力量之賜,獨來獨往的老虎捕食其他脊椎動物,幾乎沒有天敵,吼聲可傳2公里遠,是亞洲叢 林裡最令萬物聞風喪膽的萬獸之王。牠的肌肉發達且體格碩壯,是貓科動物中體型最大者,成年雄虎體型比雌虎略大,臉部的毛也比較多。雄虎身長約2公尺,尾長 約90公分,體重約190公斤。雌虎身長約1.7公尺,體重約140公斤。體型最大的西伯利亞虎其最大者可達2.6公尺長,體重320公斤!!

圖片參考:http://www.wow.org.tw/file.php?id=62&fid=9

1.伏低、潛進、躍出、背後突襲 :
遇上獵物時自然伏低,找掩護,無聲地潛近,當獵物走入10到20公尺距離內時,突然躍出攻擊,是老虎及貓科動物的典型攻擊 法。為了避免被獵物的蹄、角或獠牙所傷,老虎通常是由背後襲擊。先以前爪抓穿獵物背部皮肉並拖撞倒地,再以尖銳的犬齒(虎牙)緊咬住咽喉使獵物窒息,或咬 斷頸椎,直到牠斷氣才鬆口。
2.專獵大型動物為食,食量奇大卻常餓肚子 :
一隻成虎平均每天要吃6公斤左右的肉;捕到大型獵物如野豬時,一晚可以吞下30公斤;一年約捕食3500公斤獵物,相當於 50隻大野豬。老虎食量很大,平均8到9天要獵食一隻鹿、山豬、羯牛或羚羊等大型的有蹄類動物才吃得飽,雖然也捉兔、雉雞、蛙、魚小動物等來當點心吃,但 無法僅以小動物為生。故老虎居住的地方也必需是大型有蹄類動物很豐富的地方。老虎力量強大卻不耐長跑追趕,若襲擊一次不成,獵物很容易就逃走。事實上,老 虎平均偷襲20次才會成功一次,因此經常要餓肚子。也難怪一旦捕到獵物就不敢浪費,一次吃不完會藏起來,休息後繼續再吃,直至精光為止,最後僅剩幾塊皮和 骨頭。經驗不足的年輕成虎容易在激烈的捕獵過程中受傷。而受傷過重或是衰老的個體,常因捕不到食物而死亡。

圖片參考:http://www.wow.org.tw/file.php?id=62&fid=7

1.晝伏夜出:黃昏時分是老虎時間,養足精神的老虎此時出發,循著地盤內熟悉的路徑與埋伏地點找尋獵物,直到天亮為止;若運氣不好沒碰到合適獵物,有時一整晚要走三四十公里。白天則在陰涼洞穴或密林深處休息,大部份時間都在打盹。
2.生性愛水且擅泳:很多貓科動物都怕水,但老虎喜歡水,在炎熱天氣裏最愛下水納涼;必要時,可以在河裏游個五公里遠,甚至在水中進行捕獵,把獵物壓制到水面下淹死。
棲息地選擇,冰雪或沼澤皆可為家:老虎不喜乾旱炎熱,喜歡植物濃密覆蓋及有水的環境,樹林或草叢皆可。從冰天雪地的西伯利 亞及中國東北,華中華南的溫帶林,到印尼、印度半島的熱帶雨林,甚至東南亞一帶河口的紅樹林沼澤地帶,整個亞洲地區只要原始林茂密、水源充足的地方,都是 老虎的原鄉。
1.四處泗尿、排糞、抓磨樹幹,都是為了作記號標示地盤
為了保住領域,老虎會不停地在領域中巡邏,留下尿液或糞便做為標記,或是在樹幹上磨蹭以留下體腺的味道,或是留下爪痕,這 些都是為了宣示這是『我的』地盤。越是強勢的個體,標記做得越多,當別隻老虎來到這裡,聞到或看到這些標記,沒事都會儘量避開,以避免正面衝突。
2.佔穩了地盤才能繁衍下一代
成年的老虎都是獨來獨往,牠會占據必要的水源,,獵物與遮蔽點,形成固定的地盤,或稱為領域。與其他老虎競爭地盤,可是老 虎生存與繁衍的大事。雄虎的地盤比雌虎為大,且常包涵了2-3隻雌虎的領域,不允許別的成年雄虎接近這些雌虎;雌虎更要兼顧幼兒的隱蔽與食物供給,因此無 論雌雄,通常佔穩了地盤的老虎,才能繁殖下一代。
在條件較差的環境,領域面積就需擴大,才有足夠的資源過活,換句話說,老虎彼此要住得更疏遠。例如在食物充足的印度半 島,雌虎的領域約為10平方公里;在乾燥的華北森林與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森林,雌虎的領域則達400平方公里。在印度的保護區,雌虎保有地盤的時間約7 年,雄虎則因競爭激烈,只能保住地盤3到4年;太年輕的老虎沒有能力爭到地盤,而傷殘或年老力衰的老虎則可能遭其他老虎攻擊搶走地盤,甚至被咬死。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華南虎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9/Panthera_tigris_tigris.jpg/270px-Panthera_tigris_tigris.jpg

孟加拉虎( Panthera tigris tigris)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蘇門答臘虎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拉斯維加斯人養白虎
2006-10-21 9:23 pm
老虎的壽命可達20年,領域性很強,通常不會與同類分享棲地,

老虎會在樹幹或地面上扒爪痕作記號,或是在樹林、石頭或草叢噴灑尿液,以宣示領域或警告闖入者。通常雄虎絕不容忍其他雄虎侵入地盤,但接受與雌虎分享棲地。

老虎的鬥爭非常激烈,往往不死也會造成重傷,所以儘量避免相遇。

老虎以吼聲來通知對方或利用尿液、糞便傳遞信息,這些排洩物會經老虎體內不同的分泌物,混合成不同的氣味。例如:我是公的、我是母的、我正在發情、我在這裡多久、我是老鄰居、或是新來的等等。

老虎強悍敏捷是天生的捕獵好手。爪子是牠重要的狩獵和防衛工具。

老虎多在河岸、森林邊緣生活,躲在長草叢中等待獵物上門,總是出奇地從獵物身旁竄出,趁著獵物驚慌失措的瞬間加以獵殺。

老虎短距離奔跑的速度非常快,可惜無法持久,大約只能跑80呎就體力不濟,獵物若能幸運逃過這段距離,老虎就會放棄。

事實上老虎捕食成功的機率很低,通常15到20次才能成功一次。

老虎喜歡吃大型動物如:鹿、羚羊、牛、野豬等,大約每隔6-8天狩獵一次。

老虎不僅食量驚人,每次更要喝下大量的水,所以選擇的棲地一定要有水供牠飲用、消暑和沐浴,老虎除了喜歡泡水游泳,也擅常泅水。

老虎並非每次都能幸運捕到愛吃的食物,當牠餓的受不了也會捕食小動物。

人類是老虎的天敵,通常避免接觸,只有因老弱的老虎佔不到好地盤,或棲地嚴 重 缺乏食物才會攻擊吃人。

當老虎的耳朵向後伏貼而張口露出牙齒時,表示警戒和防禦。

公虎除交配期都獨自生活,幼虎由雌虎養育,懷孕期約102天,一胎生2-3隻。

小老虎三~四個月大時,母虎會帶回小獵物供幼虎練習捕捉,18個月大已能獨立獵食,兩年即為成年,就必須離開自己找尋地盤。

老虎體型龐大勇猛,但真正的存活率不高,幼虎容易被其他野獸攻擊或餓死、病死。

老虎長大後有領土、交配權之爭,年老力衰又需面對年青老虎的挑戰或無力捕食而餓死。

當然人類對其棲息地的破壞和濫殺,也是造成老虎死亡的原因之一。
2006-10-21 8:46 pm
虎,俗稱老虎,是體形最大的貓科動物,是亞洲的特有種類。在亞洲許多國家的文化中,虎是美麗、勇敢、力量的象徵,人們畏懼虎的凶猛,又希望具有虎的強壯,以征服它來證明力量。虎與人類的關係密切,人類的活動使虎的棲息地縮小、分隔,人虎衝突和對虎的利用造成了對虎的大肆捕殺,目前這個物種已經十分瀕危。



分佈
歷史上虎廣泛分佈在亞洲,東到遠東地區和朝鮮半島,西到裡海沿岸以及土耳其東部,北及西伯利亞,南至東南亞地區,從印度尼西亞延伸到印度次大陸。在擴散過程中,虎沒能穿過阿拉伯沙漠進入非洲,也沒有越過高加索山進入歐洲。

進化
虎由古食肉動物進化來。大型是肉類在距今700萬年的新生代第三紀上新世出現並逐漸發展。古食肉類中的貓形類進化出多個分之,其中一隻是古貓類,古貓類又分化為恐貓、真劍齒虎類和真貓,經過第四紀冰川期,只有真貓類存活下來,分化為貓族和豹族兩個分支。現在的虎就是從真貓類中的貓族演化而來。

對於虎的起源地說法不一,有些學者認為可能起源於亞洲東北部的西伯利亞和中國東北平原,有些學者根據化石研究,認為虎起源於中國南部。在虎的各個亞種中,華南虎的頭骨結構最接近於原始的虎。

外形特徵
虎為大型貓科動物,斑紋獨特,身體被滿淺黃到紅色毛,有黑色至棕色條紋。不同亞種的虎的體形大小有差異,北方虎的體形大,顏色較淺;南方的體形較小,顏色較深。虎的虹膜呈黃色,圓形瞳孔。耳背為黑色,上有明顯的白斑,有科學家認為這有助於幼崽在野外跟隨母親活動。虎的前後肢十分有力。掌墊的大小與虎的年齡有關,在種群調查中,研究人員以此鑒別個體。虎的尾較長,具環形斑紋,尾尖沒有長毛,為黑色。

習性
虎是一種孤獨的森林食肉動物,一般每個老虎有自己的領地,除了交配時期,從不和其他虎交往,雌虎獨自生產和喂養幼虎,平均每胎產子2.46個,在野外,出生幼子的死亡率為30—40%。當幼虎成年後,雌虎將領地遺留給它,獨自去尋找新領地。每個虎佔領一塊領地後,就會將本地所有大型食肉動物如狼、豹等趕走,所謂「占山為王」。老虎以鹿、獐、羊等食草動物為食,必須有足夠的獵食領地以維持生命。虎一般採取潛伏襲擊的獵食方式,從獵物後方攻擊,在食物嚴重短缺時,也會攻擊人。印度農民用頭後戴假面具的方式避免遭受老虎攻擊,因為虎以為假面具是人以正面對它,它決不會從正面攻擊獵物。

1758年,瑞典自然學家卡爾·林奈將虎定名為「Felis tigris」,模式產地為孟加拉,以後新的虎亞種陸續被發現。1929年雷吉納德·波考克把名稱改為「Panthera tigris tigris」。虎是多形種,1968年Vladimir Mazák認為虎分為8個亞種,其中4個已經絕滅。目前普遍認為虎分為9個亞種,其中3個已經絕滅,主要是由於人類獵捕以及生產活動造成它們的棲息地喪失。

東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
東北虎也叫西伯利亞虎、阿穆爾虎(黑龍江的俄語名稱為阿穆爾河)、烏蘇里虎、滿洲虎、朝鮮虎,生活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是體形最大的虎,達3米長,300公斤重,可以輕易地博殺一頭壯牛,毛色淺黃,毛厚,不畏寒冷。據統計目前野生的只有150-400只。

華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華南虎華南虎生活在中國從山東半島到嶺南的廣大地區,由於中國人口稠密,華南虎和人接觸比較多,中國歷史上描寫的虎人鬥爭的故事都是說的華南虎,華南虎體形較小。最後一隻確認的野生華南虎是在1994年射殺的一隻,之後再沒有確鑿證據證明野生種群的存在。1990年代以來江西、湖南、福建和貴州都有華南虎蹤跡的報導,但缺乏科學的目擊證據,有關專家估計野生種群的數量僅為30-50只。分佈在中國各地動物園中飼養的華南虎,大約有60只,皆繁衍自50年代捕捉的6只華南虎,其基因組合的變化不足以維持此亞種,普遍相信此亞種最後會滅絕。

巴厘虎(Panthera tigris balica)
巴厘虎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是身上條紋最多最密的一種虎,條紋細密多達100條以上,最後一隻巴厘虎據報導是在1937年被獵殺的,於1930年代滅絕。

印度支那虎(Panthera tigris corbetti)
印度支那虎體形較小,大約有1.6米長,主要分佈在中南半島的越南、老撾、柬埔寨一帶,由於當地多年的戰爭,基本已經滅絕,據說在馬來西亞還有野生的,但沒有確實證據。

爪哇虎(Panthera tigris sondaica)
爪哇虎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最後一隻目擊者報導是在1979年,於1980年代滅絕。

蘇門答臘虎(Panthera tigris sumatrae)

蘇門答臘虎蘇門答臘虎是體形最小的一種虎,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顏色深,接近紅色,毛短,因此肌肉輪廓明顯。目前蘇門答臘虎大約還有400多隻,都生活在5個國家公園內,偷獵是對它們的一大威脅。


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
孟加拉虎是目前數量最多的一種虎,生活在印度森林中,可能有3000-4600只,當年曾是英國殖民者最喜愛的捕獵對象,英國的蒙巴特勛爵一生曾獵殺180多隻老虎。目前印度政府在國際組織的協助下,對老虎及其棲息地給予了保護。孟加拉虎在漆黑的熱帶森林中有稀少的黑色變種。


拉斯維加斯人養白虎只有孟加拉虎才有白虎變種,多在人工飼養條件出現,十分稀少,底色變白條紋棕色的叫「白虎」,連條紋也變淺,幾乎無法分辨的叫「雪虎」。

裡海虎(Panthera tigris virgata)
裡海虎生活在伊朗、阿富汗、前蘇聯中亞地區和伊拉克一帶,適應荒漠地帶生活,因此需要更大的獵食領地範圍,據報導最後一隻裡海虎被發現是在1968年,此後再沒有出現過,已於1970年代末滅絕。
研究與保護

虎在生態系統中位於食物鏈的頂端,是保育種的旗艦物種。老虎面臨的威脅主要來自於人類活動帶來的是棲息地的縮小、分割和偷獵。在有老虎分佈的國家,獵殺老虎獲取皮毛、虎骨、器官已經有悠久的傳統,獵殺這種大型貓科動物成為力量和勇氣的象徵。

進入19世紀後,虎在亞洲的分佈範圍和數量顯著減少。20世紀初全世界的野生虎約有10萬隻,而目前僅有數千隻。先後有3個亞種的虎在1980年代前滅絕,另外5個亞種的分佈去已經極度縮小,分佈區分離十分嚴重,種群數量下降,處於瀕危狀態。

從1960年代起,一系列對虎和其他亞洲野生動物的研究,以及相關通俗讀物的出版,使虎的危機狀況開始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對於老虎的保護得以加強。1960年以前,對於虎的狀況多是從傳聞和獵人以及業餘博物學家出獲知,1963年到1965年喬治·夏勒對野生孟加拉虎進行了第一次生態學研究。1969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出了全世界為保護虎而努力的號召,1972年世界自然自然基金會(WWF)「老虎項目」開始實施,這是一項針對印度次大陸、東南亞及印度尼西亞老虎的長期保護計劃。1970年代以後許多有老虎分佈的國家都制定了更為嚴格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建立更多的保護區並且機制獵殺老虎。1980年代末,在少數保護區(主要在印度、尼泊爾和遠東地區)通過有效管理,老虎的數量及其生存狀況有了一些恢復。在多數保護區,由於人類活動於老虎領地造成衝突,對保護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如何解決保護區與當地居民的衝突,成為保護區管理這面臨的最大挑戰

對於虎骨貿易,韓國有着最完整的紀錄,1975年—1992年期間,韓國輸入了超過6噸的虎骨,相當於500—1000只老虎的骨頭。從1985年開始,臺灣最先禁止虎骨進口,中國大陸於1993年,韓國和臺灣於1994年相繼宣佈禁止虎骨貿易及虎骨和其他器官的利用。儘管如此,傳統上對老虎的利用並沒有絕跡,非法的貿易仍在持續。

由於棲息地孤島化造成的遺傳多樣性喪失對於虎的威脅也是嚴重的,目前大部分老虎種群數目不到100只,長期的近親繁殖、性別比例失衡等都導致種群遺傳多樣性的喪失和遺傳素質的下降。

虎與文化
虎的象徵意義在中國亞洲文化中都有體現,被看作是美麗、勇猛的象徵。早在5000年前的印度和古文化種(今巴基斯坦一帶)就發現有雕刻在圖章上的虎的形象。印度教種有一個騎虎的女神杜伽(Purga),這個女神的形象在印度隨處可見,多出現在火車兩側。韓國的野生虎雖已經滅絕,但韓國人仍稱自己的國度為「青龍白虎之邦」,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2002年韓日世界盃上,虎都被定為吉祥物。在中國,虎的形象隨處可見,殷墟甲骨文中就有虎字,現在漢字中的虎就很像一隻虎。據說漢字中的「王」就來自於老虎前額上的斑紋,還有許多成語、民間俗語中都有虎出現。虎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三位。



《虎研究》 馬建章 金崑 等編著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3年 ISBN 7-5428-3400-2
參考: 維基百科(經過修正)


收錄日期: 2021-04-19 21:27:1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21000051KK0193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