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是誰發明的?

2006-10-21 2:54 am
互聯網是誰發明的?
在何時?

回答 (2)

2006-10-21 3:00 am
萬維網(亦作「網絡」、「WWW」、「W3」,英文「Web」或「World Wide Web」),是一個資料空間。在這個空間中一樣有用的事物稱為一樣「資源」,並且由一個全域「統一資源標識符」(URI)標識。這些資源通過超文本傳輸協議傳送給使用者,而後者通過點擊連結來獲得資源。

萬維網常被當成互聯網的同義詞,不過其實萬維網是靠著互聯網運行的一項服務。

最早的網絡構想可以追溯到遙遠的1980年蒂姆·伯納斯-李構建的ENQUIRE項目。這是一個類似維基百科的超文本線上編輯資料庫。儘管這與我們現在使用的萬維網大不相同,但是它們有許多相同的核心思想,甚至還包括一些伯納斯-李的萬維網之後的下一個項目語義網中的構想。

1989年3月,伯納斯-李撰寫了《關於信息化管理的建議》一文,文中提及 ENQUIRE 並且描述了一個更加精巧的管理模型。[3]1990年11月12日他和羅伯特·卡裡奧(Robert Cailliau)合作提出了一個更加正式的關於萬維網的建議。[4]。在1990年11月13日他在一臺NeXT工作站上寫了第一個網頁以實現他文中的想法。[5]

在那年的聖誕假期,伯納斯-李製作了要一個網絡工作所必須的所有工具[6]:第一個萬維網瀏覽器(同時也是編輯器)和第一個網頁伺服器。

1991年8月6日,他在alt.hypertext新聞組上貼了萬維網項目簡介帖子。這一天也標志著互聯網上萬維網公共服務的首次亮相。

萬維網中至關重要的概念超文本起源於1960年代的幾個從前的項目。譬如泰德·尼爾森(Ted Nelson)的仙那都項目(Project Xanadu)和道格拉斯·英格巴特(Douglas Engelbart)的NLS。而這兩個項目的靈感都是來源於萬尼瓦爾·布殊在其1945年的論文《和我們想得一樣》中為微縮膠片設計的「記憶延伸」(memex)系統。

蒂姆·伯納斯-李的另一個才華橫溢的突破是將超文本嫁接到互聯網上。在他的書《編織網絡》中,他解釋說他曾一再向這兩種技術的使用者們建議它們的結合是可行的,但是卻沒有任何人響應他的建議,他最後只好自己解決了這個計劃。他發明了一個全球網絡資源唯一認證的系統:統一資源標識符。

萬維網和其他超文本系統有很多不同之處:

萬維網上需要單項連接而不是雙向連接,這使得任何人可以在資源擁有者不作任何行動情況下連結該資源。和早期的網絡系統相比,這一點對於減少實現網絡伺服器和網絡瀏覽器的困難至關重要,但它的副作用是產生了壞鏈的慢性問題。
萬維網不像某些應用軟件如HyperCard,它不是私有的,這使得伺服器和客戶端能夠獨立地發展和擴展,而不受許可限制。
1993年4月30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宣佈萬維網對任何人免費開放,並不收取任何費用。兩個月之後Gopher宣佈不再免費,造成大量用戶從Gopher轉向萬維網。

社會影響
今天,萬維網使得全世界的人們以史無前例的巨大規模相互交流。相距遙遠的人們,甚至是不同年代的人們可以通過網絡發展親密的關係或者使彼此思想境界得到升華,甚至改變他們對待小事的態度以及精神。情感經歷、政治觀點、文化習慣、表達方式、商業建議、藝術、攝影、文學都可以以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低投入實現數據共享。儘管使用萬維網仍然要依靠於存在自身缺陷的物化的工具,但至少它的信息保存方式不是使用人們熟悉的方式如圖書館、出版物那樣實在的東西。因此信息傳播是經由萬維網和英特網來實現,而無須被搬運具體的書卷,或者手工的或實物的複製而限制。而且數字儲存方式的優點是,你可以比查閱圖書館或者實在的書籍更容易有效率的查詢網絡上的信息資源。而且你可以比通過事必躬親地去找,或通過郵件、電話、電報或者其他通訊方式來找,更加快速地獲得信息。

萬維網是人類歷史上最深遠,最廣泛的傳播媒介。它可以使它的用戶可以和分散於這個行星上不同時空的其他人群相互聯繫,其人數遠遠超過通過具體接觸或其他所有已經存在的通訊媒介的總和所能達到的數目。

由於萬維網是全世界性的,有些人認為它將培養人們全球範圍的相互理解。萬維網可能培育人們的相互同情和合作,但是也有可能煽動全球範圍的敵意,甚至給那些善於煽動人們偏激情緒的政客和壓制人民的政權以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強大力量
參考: 萬維網
2006-10-21 2:59 am
互聯網(interconnection network),在台灣譯作網際網路,與英文裡的「internet」同義,即是「聯接網絡的網絡」,可以是任何分離的實體網絡之集合,這些網絡以一組通用的協定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網絡。這種將電腦網絡互相聯接在一起的方法稱為網絡互聯。

單獨提起互聯網,一般都是互聯網或接入其中的某網絡,甚至有時將其簡稱為網或網絡(Net)。

互聯網的誕生

在1950年代,通信研究者認識到需要允許在不同電腦用戶和通信網絡之間進行常規的通信。這促使了分散網絡、排隊論和包交換的研究。

1960年美國國防部國防前沿研究項目署(ARPA)建立的ARPA網引發了技術進步並使其成為互聯網發展的中心。

1973年ARPA網擴展成互聯網,第一批接入的有英國和挪威電腦。

1974年ARPA的鮑勃·凱恩和史丹福的溫登·澤夫提出TCP/IP協議。

1983年1月1日,ARPA網將其網絡核心協議由NCP改變為TCP/IP協議。

1986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建立了大學之間互聯的骨幹網絡NSFnet,這是因特網歷史上重要的一步。在1994年,NSFNET轉為商業運營。Followed by the opening of the network to commercial interests in 1995. 因特網中成功接入的比較重要的其他網絡包括Usenet、Bitnet和多種商用X.25網絡。

1987年9月20日,錢天白教授從北京向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發出第一封電子郵件開始,因特網正式在中國大陸地區運行。

1990年代,整個網絡向公眾開放。在1991年8月,在蒂姆·貝納斯-李(Tim Berners-Lee)在瑞士創立HTML、HTTP和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的最初幾個網頁之後兩年,他開始宣揚其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項目。在1993年,Mosaic網頁瀏覽器版本1.0被放出了,在1994年晚期,公共利益在前學術和技術的互聯網步增長。1996年,「Internet」(因特網)一詞被廣泛的流通,不過是指幾乎整個的全球資訊網。

其間,經過一個十年,因特網成功地容納了原有的電腦網絡中的大多數(儘管像FidoNet的一些網絡仍然保持獨立)。這一快速發展要歸功於互聯網沒有中央控制,以及因特網協議非私有的特質,前者造成了因特網有機的生長,而後者則鼓勵了廠家之間的相容,並防止了某一個公司在因特網上稱霸。

因特網的成功,可從「Internet」這個術語的混淆窺知一二。最初,互聯網代表那些使用IP協定架設而成的網絡,而今天,它則用來泛指各種類型的網絡,不再侷限於IP網絡。一個互聯網(internet,開頭的「i」是小寫字母)可以是任何分離的實體網絡之集合,這些網絡以一組通用的協定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網絡。而因特網(Internet,開頭的「I」是大寫字母)專指美國的前身為ARPA網、使用IP協定將各種實體網絡連結成此單一邏輯網絡。「因特網」這個來自「Internet」的譯名,「Inter」音譯為「因特」,「Net」意譯為「網」。

通常情況下,使用「互聯網」,都是指世界上這個最大的互聯網絡——因特網(The Internet)。

互聯網技術和協議

* TCP
* UDP
* IP
* BGP
* SMTP
* FTP
* GOPHER
* HTTP
* HTTPS
* HTML
* WHOIS
* SNMP
* RFC
* LDAP

今日的互聯網

經過多年的發展,互聯網已經在社會的各個層面為全人類提供便利。電子郵件、即時消息、網誌(blog)、網上購物等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一種生活方式;而基於B2B,B2C等平臺的電子商務,跨越洲際的商務會談以及電子政務等等為商業與政府辦公創造了更加安全,更加快捷的環境。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 org/wiki/互聯網


收錄日期: 2021-04-26 12:15:2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20000051KK0297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