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interconnection network),在台灣譯作網際網路,與英文裡的「internet」同義,即是「聯接網絡的網絡」,可以是任何分離的實體網絡之集合,這些網絡以一組通用的協定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網絡。這種將電腦網絡互相聯接在一起的方法稱為網絡互聯。
單獨提起互聯網,一般都是互聯網或接入其中的某網絡,甚至有時將其簡稱為網或網絡(Net)。
互聯網的誕生
在1950年代,通信研究者認識到需要允許在不同電腦用戶和通信網絡之間進行常規的通信。這促使了分散網絡、排隊論和包交換的研究。
1960年美國國防部國防前沿研究項目署(ARPA)建立的ARPA網引發了技術進步並使其成為互聯網發展的中心。
1973年ARPA網擴展成互聯網,第一批接入的有英國和挪威電腦。
1974年ARPA的鮑勃·凱恩和史丹福的溫登·澤夫提出TCP/IP協議。
1983年1月1日,ARPA網將其網絡核心協議由NCP改變為TCP/IP協議。
1986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建立了大學之間互聯的骨幹網絡NSFnet,這是因特網歷史上重要的一步。在1994年,NSFNET轉為商業運營。Followed by the opening of the network to commercial interests in 1995. 因特網中成功接入的比較重要的其他網絡包括Usenet、Bitnet和多種商用X.25網絡。
1987年9月20日,錢天白教授從北京向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發出第一封電子郵件開始,因特網正式在中國大陸地區運行。
1990年代,整個網絡向公眾開放。在1991年8月,在蒂姆·貝納斯-李(Tim Berners-Lee)在瑞士創立HTML、HTTP和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的最初幾個網頁之後兩年,他開始宣揚其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項目。在1993年,Mosaic網頁瀏覽器版本1.0被放出了,在1994年晚期,公共利益在前學術和技術的互聯網步增長。1996年,「Internet」(因特網)一詞被廣泛的流通,不過是指幾乎整個的全球資訊網。
其間,經過一個十年,因特網成功地容納了原有的電腦網絡中的大多數(儘管像FidoNet的一些網絡仍然保持獨立)。這一快速發展要歸功於互聯網沒有中央控制,以及因特網協議非私有的特質,前者造成了因特網有機的生長,而後者則鼓勵了廠家之間的相容,並防止了某一個公司在因特網上稱霸。
因特網的成功,可從「Internet」這個術語的混淆窺知一二。最初,互聯網代表那些使用IP協定架設而成的網絡,而今天,它則用來泛指各種類型的網絡,不再侷限於IP網絡。一個互聯網(internet,開頭的「i」是小寫字母)可以是任何分離的實體網絡之集合,這些網絡以一組通用的協定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網絡。而因特網(Internet,開頭的「I」是大寫字母)專指美國的前身為ARPA網、使用IP協定將各種實體網絡連結成此單一邏輯網絡。「因特網」這個來自「Internet」的譯名,「Inter」音譯為「因特」,「Net」意譯為「網」。
通常情況下,使用「互聯網」,都是指世界上這個最大的互聯網絡——因特網(The Internet)。
互聯網技術和協議
* TCP
* UDP
* IP
* BGP
* SMTP
* FTP
* GOPHER
* HTTP
* HTTPS
* HTML
* WHOIS
* SNMP
* RFC
* LDAP
今日的互聯網
經過多年的發展,互聯網已經在社會的各個層面為全人類提供便利。電子郵件、即時消息、網誌(blog)、網上購物等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一種生活方式;而基於B2B,B2C等平臺的電子商務,跨越洲際的商務會談以及電子政務等等為商業與政府辦公創造了更加安全,更加快捷的環境。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 org/wiki/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