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兜亂」工程非100%安全
基因改造食物 爭論誘因 04/09/2006
基因改造食物向來與環保勢不兩立。漁護署曾誤發含有基因改造成分的木瓜種子,最終要銷毀三百株木瓜樹以正「血統」。基因改造食品之可怕,在於容易令人吃下可致敏感的物質,但更怕其製造過程中,細菌、病毒未被徹底清除。
解說基因改造食物前,老師可先跟大家講講這宗「木瓜」新聞。自從發現有機木瓜含有基因改造成分後,有機農戶及團體決定將所有三百株有機木瓜樹銷毀。於未來一年,亦會停產有機木瓜,以防問題木瓜的花粉傳播而留下「孽種」。換言之,大家會有一段時間嘗不到本地有機木瓜。
無木瓜食事小,但了解人們為何對基因改造食物如此避忌卻為重要。事關今時今日,基因改造食物充斥市場,無論你選擇食與不食,都需要知道理由。
傑出領袖﹕技術複雜
獲星島新聞集團「2005年傑出領袖選舉」教育/科研組別的得獎者辛世文教授,是全球首位成功提取及複製植物基因的科學家,他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合作提高超級雜交水稻品質,他說﹕「基因食物這技術是很複雜的,大部分人都未必了解,人們對不了解的事情都會覺得恐懼。我覺得是需要慢慢的教育,如果你認識了這回事,你仍然反對,這我很接受,但若你不明白就反對,這就不妥﹔況且,這個技術對將來解決醫療和食物的問題是很重要的。」
那麼,大家就從何謂基因改造食物手了解吧。老師可以先讓同學發表他們對這個名詞的認識或概念。
認識基因改造食物
「基因改造食物」並不是新名詞,自古已有,主要是自然界進化與雜交而產生的新品種,有些農夫亦會利用人工配種,例如將幾種稻米雜交,培植出集這幾種稻米之長處的新稻米品種。
動植物基因「大兜亂」
不過,以上這些基因改造食物的方法屬傳統做法,也沒有衍生出問題。而現時所說的基因改造食物,是指在實驗室內,以基因改造工程將動植物的基因「大兜亂」而製造的食物。
想進一步了解「基因改造食物」,可將之分拆為三部分逐一加以說明。
「基因」是脫氧核醣核酸(DNA)上的某一段,記載了一個功能,例如生物的一個遺傳基因決定了其有沒有尾巴。
「基因改造」是透過基因工程,重整生物或病毒的遺傳物質。
「基因改造食物」便是指利用基因工程的技術,改變農作物或食物的生產,例如給農作物加入抗蟲害基因,令農作物變成有抗害蟲的能力,從而減少使用農藥。
改良質量好處多多
老師不妨請同學搜集資料,匯報一下究竟基因改造食物,除了可減少對農作物使用農藥,還有何好處。答案可以包括﹕
增加產量﹕給牲畜、魚類加入增加生長激素分泌量的基因,使牠們加快成長,在短時間內就可供食用。
幫助生長﹕可加強農作物對抗惡劣生長環境的能力,舉例,在番茄中加入抗旱的基因,即使在降雨量少的地區也能種植。
加添養分﹕可改善食物營養成分,舉例,在稻米中加入更多蛋白質含量,變成營養米。
改變本質﹕可改善食物的素質,例如減少馬鈴薯的水分,令炸出來的薯片更脆。
避免敏感﹕可除去引起食物過敏的物質,例如把蝦蟹、花生中導致過敏的蛋白質除去,讓原來對這些食物過敏的人放心地食用。
衍生問題難以防範
如此看來,基因改造食物似乎好處多多,但為甚麼有些人會抗拒,一些環保組織又視其為洪水猛獸﹖
擔心一﹕食素變食肉。假設例子,為了令大豆含有更豐富的蛋白質,加入了牛的基因。
擔心二﹕食物敏感。假設例子,有花生基因的蔬菜,既無色又無花生味,但對一些食花生會敏感的人會造成影響,嚴重的甚至死亡。
擔心三﹕細菌病毒未清除。此話何來﹖只要同學了解其製造過程就會明白。老師可利用下列例子解說。
改造工程安全成疑
基因改造食物較常用於農作物中,普遍作用是令農作物本身具有殺蟲和防止雜草生長的能力。怎樣做法﹖
(1)首先,蘇雲氏金桿菌中有殺害蟲的能力,於是就從細菌中抽取負責製造除害劑的基因。
(2)如何把除害劑的基因轉入植物中﹖當中需要一個媒介——質粒(一種細小呈圓形的脫氧核醣核酸,可以被植物細胞吸納),將負責製造除害劑的基因與質粒組合成為重組基因。這就是所謂的重組基因技術。
(3)將重組了的基因放進另一種細菌內,製造出更多重組基因。
(4)把植物細胞與含有重組基因的細胞放在培養碟中,細菌中的重組基因會進入植物細胞內,並將細胞培養成幼苗成長。經基因改造後的新植物就完成了。
上述例子是用了細菌作為工具,把重組基因導入目標細胞內,有些做法還會用上病毒。當然,研究人員會先將細菌的致病性和病毒的毒性清除,但過程中能否徹底清除則成疑。
基因改造食物會否帶有不易被發覺但又令人體有害的物質﹖至今,其安全性亦無百分百保證。
參考: edu.singtao.com/article/article_detail.asp?id=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