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瀕危物種的保護
什麼是瀕危物種 瀕臨絕種生物是泛指動物或植物因生態環境受到破壞和逐步惡化、人類大肆捕殺、外來物質的影響、食物不足等因素而步向消失階段。
在 香港的瀕臨絕種的動物,有海豚、水獺、穿山甲、豪豬、豹貓、長尾獼猴、虎紋蛙、海龜、黃扇蝶、黑面琵露、香港蠑螈、香港瀑蛙、盧文氏樹蛙、巨蜥、蟒蛇等。 牠們在香港均是碩果僅存的動物,說不定我們的子孫,在未來只可在書本才可看到牠們。至於野生植物方面,則有花旗參、蘭花、豬籠草、樹蕨、蘇鐵和仙人掌等都 是面臨絕種威脅的。
絕種原因
棲息地被破壞
由於人口急遽增加,土地不斷被開發運用,但是事先未做好環境影響評估,導致森林被過量砍伐等,成為動物減絕之最大原因。牠們絕種的原因不外乎是我們的發展 和捕食;如新機場的開拓就是一個好例子,工程使香港獨有的盧文氏樹蛙、珍貴的中華白海豚和捕食昆蟲的豬籠草等都步向絕種邊緣。牠們原本都是平靜地生活著, 卻因著我們的工程發展令牠們的棲息地產生巨變,而逐步走向死亡。
野生動物被濫捕
我們食野味進補使以往在新界有出現的穿山甲、果子狸等,被大量捕殺而絕跡香港。此外,因我們對皮草、皮手袋、熊膽汁、鹿茸、象牙和犀牛角等的需求會對牠們的生存構成極大威脅,甚至令致這些生物絕種。
環境污染
經濟的發展導致各種污染問題也隨之發生,空氣、水以及土壤等污染均對生態造成嚴重的影響。
瀕危物種例子
1. 中華白海豚(Sousa Chinensis)
· 簡介 白豚,俗稱白牛,是屬於79種鯨目動物之一種,分佈在南非,澳洲,中國沿海至楊子江一帶。聚居東南亞之駝背海豚,有其獨特的顏色。此種白海豚出生時全身深灰色,在其成長過程中,顏色漸漸減退至白色或淺粉紅色。
圖片參考:
http://resources.emb.gov.hk/biology/english/images/environment/dolphin1.gif
資料來源:HK Dolphin Watch
大部份的中華白海豚棲息於沿海及河口地帶,例如珠江河口,鹹淡水交界處。香港海域的中華白海豚則大多數分佈在后海灣、沙洲、龍鼓洲、大嶼山及南丫島西面一帶。
根據漁農署的數字顯示,居住在珠江口一帶(包括香港水域)的中華白海豚大概有1000條。但根據香港海豚觀察所提及的於香港所做的調查報告,中華白海豚在香港水域內(不包括珠江三角洲一帶)的數目估計大概有100至150條左右。
· 面臨的潛在威脅
-生境的破壞及干擾
-污染
-誤捕
-被船隻碰撞
-食物減少
· 香港對白海豚的保護
沙洲及龍鼓洲一帶水域是中華白海豚在境內的重要棲息地。為保護這重要的生境,當局於1996年11月,根據海岸公園條例(第476章),把該區共1200公頃水域指定為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在公園內,白海豚可避免受高速船隻及破壞性捕魚活動如蝦拖網及雙拖網等威脅。
為改善海水質素及減低海豚被水中污染毒物(如重金屬、農藥DDT等)威脅的機會,政府正建造一系列的排污系統及加強現有污水處理設施。
漁農自然護理署在海岸公園及其他地方興建人工魚礁,以增加本地的漁業資源,使海豚有更多食物。我們現正擬定一個有關漁業資源存護及管理計劃,提倡可持續發展的捕魚活動,使現存的過份捕撈情況得以改善。
漁農署訂定了一個中華白海豚的護理計劃。此計劃旨在保護在珠江口的中華白海豚種群,使牠們能繼續使用香港為棲息地。
2.盧氏小樹蛙
· 簡介
盧氏小樹蛙(Philautusromeri)是香港已記錄的蛙類及蟾蜍類中最細小的。牠的平均身長只有1.5至2厘米。此樹蛙的手指和腳趾上均長有細小的吸盤,可供其吸附樹枝及樹葉之用。牠們的背部是棕啡色,並有交叉斑紋。
盧氏小樹蛙是香港特有的,並只在大嶼山、南丫島、蒲台島及以前的赤蠟角發現。牠們的生境通常是一些附近的小河或其他水源的林地。因為牠們多數棲息於地面或枯葉堆裏,所以牠們背部顏色及斑紋,便會與其週遭環境的顏色相近,從而產生保護作用。
· 生境保護
鑑於此種樹蛙的獨特性,大嶼山昂平一處有最多盧氏小樹蛙生長的地方,已於1999年5月被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的地點。此地點已被劃入發展審批地區圖之內,在該地點的發展將受到法定的管制,從而保護當地盧氏小樹蛙的生境。
其他盧氏小樹蛙生長的地方,也都(或者將會)位於自然保育區內,牠們在本地的種群也因此得到額外的保護。
圖片參考:
http://resources.emb.gov.hk/biology/english/images/environment/9_frog.jpg
資料來源:AFCD HK
3. 黑臉琵鷺
· 簡介
黑 臉琵鷺是《全球受脅鳥類品種名錄》列出的香港廿六種受威脅鳥種之一。現時全球黑臉琵鷺的已知總數大約只有660隻,而香港的后海灣國際重要濕地可找到全球 數量的25﹪。牠們的全球性瀕危級別,由「極度瀕危」轉為「瀕危」,。這顯示出香港、中國、台灣、南韓、北韓和日本各地對這種品種的關注程度加深。這也是 地方組織和執法機關加強關注及保育的成果。
· 面臨的存在威脅
目 前已知后海灣國際重要濕地和落馬洲濕地是黑臉琵鷺理想的覓食和棲息地,而落馬洲計劃中,鐵路支線範圍更佔全球濕地面積的5﹪。在該地將會有9.5公頃的魚 塘被剷平,用作興建落馬洲火車站。雖然九鐵聲稱這樣會提升比鄰一片28.5公頃的魚塘的生態價值,但是事實上,該28.5公頃魚塘本來就是濕地,故工程實 際上造成9.5公頃國際重要濕地保育區範圍的淨損失,亦未能達到保護《拉姆薩爾公約》濕地有關「面積及功能無損失」的要求。雖然這種鳥類在世界性的瀕危級 別已降了一級,但是東鐵支線將會令這種全球瀕危鳥類面臨更大的挑戰。
圖片參考:
http://resources.emb.gov.hk/biology/english/images/environment/e_edu_spoonbill.jpg
資料來源:WWF HK
野生動物瀕臨滅絕,人類的命運又將如何?
生態系統的複雜性遠超乎我們的想像,我們僅知一個複雜的生態系的穩固性遠大於簡單的生態體系。因此任何一種野生動物的滅絕,也絕對會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大 地孕育著萬物,也不斷的容忍人類所造成的傷害。如果我們依然忙著破壞我們的生存環境,當超過了大地容忍極限時,大地就會給我們一個致命的反應,使我們自食 惡果,甚至累及後代子子孫孫,到時候就後悔莫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