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歸園田居五首
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抱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晉安帝義熙元年(西元405年)八月辭彭澤縣令,離開塵網(官場),解印歸田,不再做羈鳥、池魚、掙脫了樊籠,歸隱從事耕讀,與鄉鄰及其妻「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約歸隱家鄉「上京」的第二、三年,陶淵明寫了不少描繪田園風光,抒發自己隱居躬耕的愉快心情作《歸田園居》五首。
塵網:人在世間,身心常受拘牽束縛,如陷網中,難得自由,故塵網比喻人世。
樊籠:鳥籠。比喻受到世俗束縛不得自由。
最能表現作者追求的精神世界:久在樊籠裡,復得反自然。
【譯文】
從小沒有投合世俗的氣質,性格本來就愛好山野大自然。
錯誤地陷落在人世間的羅網中,轉眼就是十三年。
關在籠中的鳥兒想念往日居住過的樹林,被束縛養在池中的魚兒思念生活過的深潭。
到南邊的原野裏去開墾荒地,依著愚拙的原本心性回家耕種田園。
住宅四周有十多畝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間。
榆樹、柳樹遮掩著後簷,桃樹、李樹羅列在大堂的前面。
遠遠的村落隱約的依稀可見,樹落上的炊煙隨風輕柔地飄揚。
狗在深巷裏吠,雞在桑樹頂鳴。
門庭裏沒有世俗瑣雜的事情煩擾,寧靜的生活環境有的是閒暇的時間。
過去長久地像困在籠子裏面,而今總算又能夠返回到大自然了。
其二: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譯文】
住在野外很少與人交往,偏僻小巷很少有車馬經過。
白天把柴門掩上,簡單的家居斷絕一切塵俗的念頭。
時常走到市集中,撥開路旁的草與村人共相往來。
大家相見沒有世俗的話題,只談桑麻生長的情況。
桑麻日漸長高,我開闢的土地也更大。
常常擔心霜霰降下,令農作物如野草般凋零。
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譯文】
在南山種豆,野草很多,豆笛稀少。
早上起來清除雜草,月亮升起才背著鋤頭回家。
山路狹窄,兩邊的草木很高,黃昏的露水弄濕了我的衣服。
衣服弄濕了不值得可惜,只要不違背自己的願望。
其四:
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徘徊丘隴間,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借問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歿無復餘”。“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譯文】
離開山野而去做官已經很久了,難得今天有廣闊無邊的林野樂趣,姑且攜帶子侄們,撥開叢生的草木,漫步於廢墟之中,在墳墓間徘徊,思念著從前人們的居處,這裡有井灶的遺迹,及殘留的桑竹枯枝,我向採樵者詢問,住在這裡的人何處去了?樵夫回答我說,全都死光了,二十年風水輪流轉,這句話真不假,人生好像是變化的夢幻一樣,最終當歸於虛無。
其五:
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山澗清且淺,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雙雞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
【譯文】
扶著拐杖,從崎嶇彎曲的山間小路回來,先在山澗小溪中洗一洗走得發燙的腳。然後斟滿一壺酒,宰殺一只雞,請來鄰居,痛飲幾杯。太陽下山了,就用火把照明,只恨夜太短。這首詩展示了濃濃的生活情調,表現了陶源明對田園美和田園生活的敏銳觀察力。他善於挑選富有詩意的題材,並透過細膩的描寫,給人以美的享受。
參考: 找了很久,經過我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