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朋友早就要上學?

2006-10-20 1:17 am
為什麼小朋友早就要上學? 請詳細解析

回答 (2)

2006-10-20 1:24 am
✔ 最佳答案
最近讀了一本書,逢人就說書中的故事,因為書中許多的故事是這麼容易地就跟我們的生活產生關聯。事實上,第一眼看到「為什麼孩子要上學」這一本書時想的是:為什麼有人會寫這樣的書或是文章?是什麼樣的人寫的?它是勸學篇還是顛覆文?我站在書店裡讀著書的封面 --- 諾貝爾獎得主,大江健三郎先生針對少年寫的。諾貝爾獎得主寫的我有興趣讀,但是寫給少年的,我要看嗎?這時手已經翻開了書頁,讀到了一些小故事,我決定坐下來重頭讀起。書中的小故事就是我最近逢人就說的。

例如,「為什麼孩子要上學」一文描述作者生病,擔心自己會死掉。文中有一段母子對話:
母親:『就算你真的死了,我還是會把你再生下來,別擔心。』
『但是,那個小孩子和現在就要死掉的我,應該是不一樣的孩子吧?』大江問。
『不,是一樣的!我一生下你之後,就會把你過去看到的、聽到的、讀到的、做過的是全部講給新的你聽。… 你們兩個孩子就會一模一樣了。』母親回答。

10月22日中國時報頭版登出張蘭芳女士七年前因家中遭遇兇殺,突然失去3個孩子。面對巨變,幾近崩潰,張女士勇敢的接通輸卵管,接受剖腹,她要把失去的孩子「生回來」。她又生回了3個孩子。張女士說,她和先生把慘案當時的報紙都留下來,日後會告訴現在的3個孩子,他們是在怎樣的機緣下來到世界。張女士不就像大江先生的母親嗎?

若以研究學習理論者的角度來看,整本書讀起來可以是很教育專業的。書中提到許多學習理論上認可的方法。例如91頁說到寫文章要改寫的重要性,特別是要提高讓他人了解的成效。這是寫作歷程理論所強調「心中要有讀者、站在讀者立場」的必要。又例如96、97頁作者由自己學習的歷程,說到老師幫助學生解題的方法。其中作者解釋『策略』,以電腦、足球比賽、孩子向父母要求事情等越來越具體的例子讓讀者越來越清楚什麼是策略。不論是學習方法的介紹,或是作者介紹方法的方式,雖然作者一再宣稱他不是教育領域的專業,我讀到因著深刻的內省,大江先生捉住了學習與教育的精神。這就是教學專業。

這一本書也可以是實用的,例如拿來談親子關係、教學策略、讀書方法等等。我建議以書中的文章來教閱讀會很深刻。學生可以每一段寫一個摘要,而後拼起來看看全文大意是什麼,再與文章題目配對,推測作者要表達的意思。讀者也不妨由題目去猜全文大意。我的經驗是片段不一定兜成整體,而題目不一定照顧全文。這當中有了讀者與作者對話的空間,讀者漫步在文句之間推敲大江先生所要表達的。

這一本書中要表達什麼?作者或許刻意讓讀者在書中讀到學習方法、規勸少年萬字言等等。但如果強調這一些很具體、很實用的勸戒,我對這一本書的興致就不這麼高了。我讀到的是作者不責備、不論斷、不勉強的敘述著生命的故事。

故事是感人的。感人的地方在許多有深刻反省的自身故事。比如說到小孩子的戰鬥方式,故事描寫的是家鄉一位有學問的先生小時候與人對抗的故事。說故事的是作者的父親,作者在聽父親說故事時表達了許多自己對父親的懷疑和不滿,這真的是「小孩子的戰鬥方式」。接著寫到新加坡的橡皮球,作者更提到戰爭期間父親當時許多令他不滿的言行。現在回想起來,父親那時的行為、論點都孕育著作者的生命。說到戰爭,在Tankuro頭的爆炸一文中,作者提到小時候看的漫畫,一轉,談到中日戰爭日本人在南京屠殺的事實與中國人要求日本人為戰事道歉一事。結語,作者說,看漫畫中主角把敵人打的落花流水心中很高興,但是看日人侵華事件卻沒有設身處地的想過中國人的性命。這是生命的故事。

全本中最叫我動容的一篇是沒有無法挽回的事情。作者的父親去世,有一深夜,母親坐在父親遺體旁,憤怒且有威力的說:「再也無法挽回了」,母親不只是因死的無法挽回,而是生氣自己想挽回卻沒有能力挽回。這是多大的絕望與吶喊。作者藉此提到少年自殺,他特別說自己沒有協助人的經驗,不知什麼該做或做些什麼。但是若有罹患愛滋的孩子對他說,已經沒有辦法挽回了,作者說:「也許那一瞬間我會手足無措,但是我還是會想以沙啞的聲音回答他們:『不,沒有這一回事!』」這也是生命的故事。

回到為什麼孩子要上學,由大江母親或是張蘭芳女士的行動看來,是為了生命的延續。這還是生命的故事。

輕輕的,作者說著生命的故事,每一個故事中的生命都非常的嚴肅。讀起生命來,自然是沉重的、有省思的。大江先生讓我體會到,生命中重要的叮嚀不需要大聲、斥責、或以教條來陳述。生命本身就是生命的訊息。

一個遺憾是,書中有許多插畫是大江夫人畫的,根據版權頁,兩人都是作者,但是中文封面上只印大江健三郎著,這是個疏失與不尊重。


收錄日期: 2021-04-23 14:25:3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19000051KK0231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