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發生地震?

2006-10-20 12:36 am
為什麼有些地方會發生強烈的地震?

回答 (6)

2006-10-20 12:38 am
✔ 最佳答案
地震(又稱地動)是指岩石圈的振動。一次強烈地震過後往往伴隨著一系列較小的餘震。

主要概念
地震波:地震發生時由於震源的岩石破裂產生的彈性波,分為縱波(P波)和橫波(S波)兩種。橫波傳播速度2.0-5千米/秒,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動,是地震時造成建築物破壞的主要原因。縱波傳播速度3.5-10千米/秒,能引起地面上下顛簸振動。地震時,縱波先到達地表,所以人先感覺到地面上下振動。但由於縱波衰減比橫波快,所以離震中較遠的地方,只感到水平晃動。具體參見:地震波
震源:地震波產生的地方。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又稱震中。震中是地表距離震源最近的地方,也是震動最強烈,受地震破壞程度最大的地方。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稱為震中區,也稱極震區。
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深度。
震中距:觀測點到震中的距離。
震源距:觀測點到震源的距離

地震的大小
目前衡量地震大小的標準主要有震級和烈度兩種。

震級
地震強度大小的一種度量,根據地震釋放能量多少來劃分。目前國際上一般採用美國地震學家芮希特(Charles Francis Richter)和古騰堡(Beno Gutenberg)於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級劃分法,即現在通常所說的芮氏地震規模。芮氏規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為底的對數,並選擇距震中100千米的距離為標準。芮氏規模每增強一級,釋放的能量約增加31倍。小於芮氏2.5級的地震,人們一般不易感覺到,稱為小震或微震;芮氏2.5-5.0級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會有不同程度的感覺,稱為有感地震;大於芮氏5.0級的地震,會造成建築物不同程度的損壞,稱為破壞性地震。芮氏4.5級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範圍內監測到。有記錄以來,歷史上最大的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19時11分發生在南美洲智利的芮氏8.9級地震。

烈度
指地震對地面所造成的破壞和影響程度,由地震時地面建築物受破壞的程度、地形地貌改變、人的感覺等宏觀現象來判定。地震烈度由義大利火山學家Giuseppe Mercalli於1902年提出,從感覺不到至全部損毀分為1-12度。5度以上才會造成破壞。

每次地震的震級數值只有一個,但烈度則因觀測地點的不同而異。

地震的種類
地震一般可分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兩大類。由人類活動,如開山、開礦、爆破等引起的叫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統稱為天然地震。

按成因分
構造地震
由於地殼運動引起地殼岩層斷裂錯動而發生的地殼震動,稱為構造地震。由於地球不停地運動變化,從而內部產生巨大地應力作用在地殼上。在地應力長期緩慢的作用下,造成地殼的岩層發生彎曲變形,當地應力超過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強度時便會使岩層斷裂錯動,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釋放,形成構造地震。世界上絕大多數地震都屬於構造地震。

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活動時岩漿噴發衝擊或熱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較小,數量約占地震總數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關聯。火山爆發可能會激發地震,而發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發。

陷落地震
由於地下水溶解可溶性岩石,或由於地下採礦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層崩塌陷落而引發的地震,稱為陷落地裂。這類地震約占地震總數的3%左右,震級也都比較小。

誘發地震
在特定的地區因某種地殼外界因素誘發而引起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隕石墜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見的是水庫地震。水庫蓄水後改變了地面的應力狀態,且庫水滲透到已有的斷層中,起到潤滑和腐蝕作用,促使斷層產生新的滑動。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水庫蓄水後都會發生水庫地震,只有當庫區存在活動斷裂、岩性剛硬等條件,才有誘發的可能性。

按震源深度分
淺源地震
震源深度小於70公里

中源地震
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之間

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大於300公里

一般來說, 震源越淺地震的破壞性也越大。破壞性地震一般是淺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20千米上下。

地震分佈
統計資料表明,地震活動在時間和地理分佈上都有一定的規律性。這些都與地殼運動產生的能量的聚累和釋放過程有關。

時間分佈
地震活動在時間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現為在一定時間段內地震活動頻繁,強度大,稱為地震活躍期;而另一時間段內地震活動相對來講頻率少,強度小,稱為地震平靜期。
2006-10-21 10:57 am
為什麼有些地方會發生強烈的地震?

■ 為什麼會有地震?
 我們腳下的地面雖然感覺很穩定,實際上整個地球的表面是不斷在變動的。這種變動是因為地球的外殼上有許多的板塊,板塊如果碰在一起,就會產生推擠。板塊的推擠會造成陸地的隆起或陷落,在這些推擠的過程中,就會有地震的發生。

■ 什麼是板塊?
 地球可以簡單地分成地殼、地函及地核。另外以地球組成物質的物理性質又可以將地球分成岩石圈和軟流圈。岩石圈是指地球最外部冷而硬的物質:岩石圈之下的軟流圈則是由熱度較高的可塑體物質所組成。「板塊」指的就是岩石圈,它包含了地殼和一部分的地函。

 地球的地殼有許多裂縫。這些裂縫位在深海的海床上,從裂縫裡不斷的流出熾熱的岩漿。岩漿冷卻後,就會凝固成新的地殼。

 因為新的地殼不斷的產生,就會把原有的地殼向外推擠,於是地殼上的陸地與海洋會跟著底下的地殼一塊塊地移動。移動時,地殼與地殼下方的地函上層會跟著一起動,所以我們便把地殼連著底下一起動的一部分地函,稱作是一個板塊。

 地球表面主要劃分成7大板塊,包括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北美洲板塊、南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澳板塊及南極板塊。

  

全球地震分布圖
 世界上有3個主要的地震帶,分別為環繞太平洋邊緣的「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大陸南緣的「歐亞地震帶」;以及各大洋中的「中洋脊地震帶」。地球上95%的地震便是由板塊活動所造成,其餘的5%則是因火山活動、地下核爆、地殼塌陷、或隕石撞擊而來。
認識地震(2)
什麼是斷層?
 造成地震的力量來自板塊的推擠、拉扯或錯動:而地震發生的地點,則通常在已有的斷層上。

 什麼是斷層呢?斷層就是岩層斷裂的地方。地表其實是由不同性質的岩石,一層層相疊而成的,這一層層的岩層如果發生斷裂,斷裂的地方就叫做斷層。

■ 斷層是怎麼產生的?
岩層其實也是有彈性的。我們可以把岩層想像成很厚的塑膠板。我們用力折塑膠板時,塑膠板就會因為彈性而彎曲。當我們非常用力,超過塑膠板所能支撐的程度時,塑膠板的某處會先斷裂,然後其他的部分也會跟著一起斷。

 岩層如果受到不同方向的力量,就會像塑膠板一樣,先扭曲變形,然後在某一處先斷裂。斷裂的一剎那,就是地震。這第一個斷裂的地方,就是地震發生的地方,叫做震源。隨後同一組其他的岩層也會連續斷裂,並且彈跳到新的位置。當整個岩層斷裂,並且都到達新位置後,整個地震的過程就結束了,而新產生的破裂面就是斷層面,穿過地表的一條線,就稱斷層線。不過斷層並不只是一條線狀的分布,它通常具有相當的寬度,我們把它稱作斷層帶。

 岩層的斷裂,當然不如塑膠板折斷時的動作那麼誇張:但是在區域廣大時,對於住在地面上的人們只要有一點點震動就會影響很大。(想想看如果有一隻螞蟻正好爬在斷裂中的塑膠板上,會有什麼後果。)

■ 怎樣的斷層容易發生地震?
 已有的斷層,尤其是有記錄的活動斷層是很容易再發生斷層活動而引發地震的。就像一群累犯,再度犯罪的比例是相當高的。所謂活動斷層,表示這個斷層兩邊的岩層可能正受到力量的推擠或拉扯,因此,從這裡繼續發生斷裂、引發地震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究竟哪一條斷層是活動斷層呢?通常活動斷層是指最近(在地質年代中,最近大約指一萬年左右)有過移動記錄,或者根據某些證據,科學家認為這裡很可能在未來發生移動或地震的地方。

 但是除了活動斷層之外,我們還必須注意仍有其它的斷層會引發地震,這道理與社會中除了累犯,還會不斷地有新罪犯產生是一樣的。
參考: me
2006-10-20 1:03 am
認識地震(1)
為什麼會發生地震?
■ 為什麼會有地震?
 我們腳下的地面雖然感覺很穩定,實際上整個地球的表面是不斷在變動的。這種變動是因為地球的外殼上有許多的板塊,板塊如果碰在一起,就會產生推擠。板塊的推擠會造成陸地的隆起或陷落,在這些推擠的過程中,就會有地震的發生。

■ 什麼是板塊?
 地球可以簡單地分成地殼、地函及地核。另外以地球組成物質的物理性質又可以將地球分成岩石圈和軟流圈。岩石圈是指地球最外部冷而硬的物質:岩石圈之下的軟流圈則是由熱度較高的可塑體物質所組成。「板塊」指的就是岩石圈,它包含了地殼和一部分的地函。

 地球的地殼有許多裂縫。這些裂縫位在深海的海床上,從裂縫裡不斷的流出熾熱的岩漿。岩漿冷卻後,就會凝固成新的地殼。

 因為新的地殼不斷的產生,就會把原有的地殼向外推擠,於是地殼上的陸地與海洋會跟著底下的地殼一塊塊地移動。移動時,地殼與地殼下方的地函上層會跟著一起動,所以我們便把地殼連著底下一起動的一部分地函,稱作是一個板塊。

 地球表面主要劃分成7大板塊,包括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北美洲板塊、南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澳板塊及南極板塊。

  

全球地震分布圖
 世界上有3個主要的地震帶,分別為環繞太平洋邊緣的「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大陸南緣的「歐亞地震帶」;以及各大洋中的「中洋脊地震帶」。地球上95%的地震便是由板塊活動所造成,其餘的5%則是因火山活動、地下核爆、地殼塌陷、或隕石撞擊而來。
認識地震(2)
什麼是斷層?
 造成地震的力量來自板塊的推擠、拉扯或錯動:而地震發生的地點,則通常在已有的斷層上。

 什麼是斷層呢?斷層就是岩層斷裂的地方。地表其實是由不同性質的岩石,一層層相疊而成的,這一層層的岩層如果發生斷裂,斷裂的地方就叫做斷層。

■ 斷層是怎麼產生的?
岩層其實也是有彈性的。我們可以把岩層想像成很厚的塑膠板。我們用力折塑膠板時,塑膠板就會因為彈性而彎曲。當我們非常用力,超過塑膠板所能支撐的程度時,塑膠板的某處會先斷裂,然後其他的部分也會跟著一起斷。

 岩層如果受到不同方向的力量,就會像塑膠板一樣,先扭曲變形,然後在某一處先斷裂。斷裂的一剎那,就是地震。這第一個斷裂的地方,就是地震發生的地方,叫做震源。隨後同一組其他的岩層也會連續斷裂,並且彈跳到新的位置。當整個岩層斷裂,並且都到達新位置後,整個地震的過程就結束了,而新產生的破裂面就是斷層面,穿過地表的一條線,就稱斷層線。不過斷層並不只是一條線狀的分布,它通常具有相當的寬度,我們把它稱作斷層帶。

 岩層的斷裂,當然不如塑膠板折斷時的動作那麼誇張:但是在區域廣大時,對於住在地面上的人們只要有一點點震動就會影響很大。(想想看如果有一隻螞蟻正好爬在斷裂中的塑膠板上,會有什麼後果。)

■ 怎樣的斷層容易發生地震?
 已有的斷層,尤其是有記錄的活動斷層是很容易再發生斷層活動而引發地震的。就像一群累犯,再度犯罪的比例是相當高的。所謂活動斷層,表示這個斷層兩邊的岩層可能正受到力量的推擠或拉扯,因此,從這裡繼續發生斷裂、引發地震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究竟哪一條斷層是活動斷層呢?通常活動斷層是指最近(在地質年代中,最近大約指一萬年左右)有過移動記錄,或者根據某些證據,科學家認為這裡很可能在未來發生移動或地震的地方。

 但是除了活動斷層之外,我們還必須注意仍有其它的斷層會引發地震,這道理與社會中除了累犯,還會不斷地有新罪犯產生是一樣的。
2006-10-20 12:45 am
地殼板塊移動時,板塊同板塊互相撞到,所以就有地震
2006-10-20 12:42 am
地震(又稱地動)是指由地震波所造成岩石圈的振動。自然現象和人為因素都能造成地震波。

地震的種類
地震一般可分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兩大類。由人類活動,如開山、開礦、爆破等引起的叫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統稱為天然地震。

按成因分
構造地震
由於地殼運動引起地殼岩層斷裂錯動而發生的地殼震動,稱為構造地震。由於地球不停地運動變化,從而內部產生巨大地應力作用在地殼上。在地應力長期緩慢的作用下,造成地殼的岩層發生彎曲變形,當地應力超過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強度時便會使岩層斷裂錯動,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釋放,形成構造地震,地震學家通常用彈性回跳理論來描述這個現象。世界上絕大多數地震都屬於構造地震。

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活動時岩漿噴發衝擊或熱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較小,數量約占地震總數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關聯。火山爆發可能會激發地震,而發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發。

陷落地震
由於地下水溶解可溶性岩石,或由於地下採礦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層崩塌陷落而引發的地震,稱為陷落地裂。這類地震約占地震總數的3%左右,震級也都比較小。

誘發地震
在特定的地區因某種地殼外界因素誘發而引起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隕石墜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見的是水庫地震。水庫蓄水後改變了地面的應力狀態,且庫水滲透到已有的斷層中,起到潤滑和腐蝕作用,促使斷層產生新的滑動。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水庫蓄水後都會發生水庫地震,只有當庫區存在活動斷裂、岩性剛硬等條件,才有誘發的可能性。

地震依照深度的不同,又可分為:

淺源地震——震源深度小於70公里;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之間;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於300公里。
一般來說, 震源越淺地震的破壞性也越大。破壞性地震一般是淺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20千米上下。

地震的大小
目前衡量地震大小的標準主要有震級和烈度兩種。

震級
地震強度大小的一種度量,根據地震釋放能量多少來劃分。目前國際上一般採用美國地震學家查爾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賓諾·古騰堡(Beno Gutenberg)於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級劃分法,即現在通常所說的芮氏地震規模。芮氏規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為底的對數,並選擇距震央100千米的距離為標準。芮氏規模每增強一級,釋放的能量約增加31倍。小於芮氏規模2.5的地震,人們一般不易感覺到,稱為小震或微震;芮氏規模2.5-5.0的地震,震央附近的人會有不同程度的感覺,稱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約發生十幾萬次;大於芮氏規模5.0的地震,會造成建築物不同程度的損壞,稱為破壞性地震。芮氏規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範圍內監測到。有記錄以來,歷史上最大的地震是發生在1960年5月22日19時11分南美洲的智利,芮氏規模達8.9。

烈度
指地震對地面所造成的破壞和影響程度,由地震時地面建築物受破壞的程度、地形地貌改變、人的感覺等宏觀現象來判定。地震烈度由義大利火山學家Giuseppe Mercalli於1902年提出,從感覺不到至全部損毀分為1-12度。5度以上才會造成破壞。

每次地震的震級數值只有一個,但烈度則因觀測地點的不同而異。

地震分佈
統計資料表明,地震在大尺度和長時間範圍內的發生是比較均勻的,但在局部和短期範圍內有差異,表現在時間和地理分佈上都有一定的規律性。這些都與地殼運動產生的能量的聚累和釋放過程有關。

時間分佈
地震活動在時間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現為在一定時間段內地震活動頻繁,強度大,稱為地震活躍期;而另一時間段內地震活動相對來講頻率少,強度小,稱為地震平靜期。

地理分佈——地震帶
地震的地理分佈受一定的地質條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規律。地震大多分佈在地殼不穩定的部位,特別是板塊之間的消亡邊界,形成地震活動活躍的地震帶。全球地震主要分佈在兩大區帶上。

一是環太平洋地震帶,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日本列島,經臺灣再到菲律賓轉向東南直至紐西蘭,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躍的地區,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本帶是在太平洋板塊和美洲板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的消亡邊界上。

二是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大致從印度尼西亞西部,緬甸經中國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越過帕米爾高原,經中亞細亞到達地中海及其沿岸。本帶是在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上。

地震災害
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災害之一。地球上每天都在發生地震,其中大多數震級較小或發生在海底等偏遠地區,不為人們所感覺到。但是發生人類活動區強烈地震往往會給人類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通常來講,芮氏3級以下的地震釋放的能量很小,對建築物不會造成明顯的損害。人們對於芮氏4級以上的地震具有明顯的震感。在防震性能比較差切人口相對集中的區域,芮氏5級以上的地震就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

地震產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築物的破壞甚至倒塌;破壞地面,產生地面裂縫,塌陷等;發生在山區還可能引起山體滑坡,雪崩等;而發生在海底的強地震則可能引起海嘯。餘震會使破壞更加嚴重。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主要有建築物倒塌,山體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災,水災和毒氣泄漏等。此外當傷亡人員屍體不能及時清理,或污穢物污染了飲用水時,有可能導致傳染病的爆發。在有些地震央,這些次生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可能超過地震帶來的直接破壞。

地震預報
早在中國東漢時期,張衡就發明了地動儀,並於公元138年記錄到隴西大地震。長期以來,人類一直嘗試著對地震做出預報,以便在地震發生之前做好準備,減小地震災害的損失。一般認為科學的地震預報應對一次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震級作出較為準確的判斷。但由於地球內部活動的複雜性以及人類對此缺乏有效監測手段和預報模型,時至今日,地震預報技術尚不完善,成功的例子很少,地震預報仍是當今世界科學的一大難題。

世界上首次成功預報的地震是1975年2月4日發生在中國遼寧海城的芮氏7.3級地震。中國的地震部門在震前數小時正式發佈了臨震預報,當地政府及時採取了防護措施,疏散了大量居民。據信這次成功的預報避免了數萬人的傷亡。

目前全球範圍內已經建立了比較廣泛的地震監測台網,科學家們還通過超深鑽井等手段獲取更多的地球內部信息。但是人類地震預報的水平還僅限於通過歷史地震活動的研究,對地震活動做出粗略的中長期預報。在短期和臨震預報方面主要還是依靠傳統的地震前兆觀測和監測。

地震前兆
地震前兆是地震特別是較大的地震發生之前的各類異常現象。分為宏觀前兆和微觀前兆。前者可以由人的感覺器官直接覺察,如動植物、地下水等的異常以及地光、地聲等。後者不能被人的感覺器官直接覺察,需用專業儀器才能測出,如地形變、地磁場、重力場、地溫、地應力的異常等。對地震前兆的觀察和監測是地震臨短期預報的重要手段。

地震防護
地震發生時,關鍵是保持清醒的頭腦,正確的防護對於保證生命安全,減少人員傷亡是至關重要的。 通常可能造成危險的是比較強烈的近震。近震常以上下顛簸開始,振動較為明顯,應迅速逃生。逃生應遵循就近躲避的原則,注意保護頭部。

在室內可暫時躲避在堅實的傢具下或牆角、廚房、衛生間等承重牆較多,跨度較小的地方,注意避開外牆體等薄弱部位。主震過後,應迅速撤至戶外。在室外可跑向比較開闊的空曠地區躲避。如在山區還要注意山崩和滾石,可尋找地勢較高處躲避。地震央被埋在廢墟下的人員,若環境和體力許可,應設法逃生。如無力脫險自救,應盡量減少體力消耗,等待救援人員。

常見名詞
地震波:分為體波和表面波兩種。體波包含縱波(P波)和橫波(S波)兩種。橫波傳播速度2.0-5千米/秒,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動。縱波傳播速度3.5-10千米/秒,能引起地面上下顛簸振動。表面波只在地表傳遞,能造成嚴重傷害,速度最慢。地震時,縱波先到達地表,所以人先感覺到地面上下振動。但由於縱波衰減比橫波快,所以離震央較遠的地方,只感到水平晃動。具體參見:地震波
震源:地震發生的位置。
投影。震央是地表距離震源最近的地方,也是震動最強烈,受地震破壞程度最大的地方。震央及其附近的地方稱為震央區,也稱極震區。(用語習慣: 港台稱震央,大陸稱震中.)
震源深度:震央到震源的深度。
震央距:觀測點到震央的距離。
震源距:觀測點到震源的距離
參考: Wikipedia
2006-10-20 12:39 am
地震,就是突然而強烈的震動。當地球內部長期積累起來的地應力(即單位面積上產生的抵抗外力的力)超過岩層所能承受的限度時,岩層便會突然發生斷裂或錯位,使積累的能量急劇地釋放出來,並以波動的震盪形式向四方八面傅播出去,令地面發生震動。

震動的發源處稱為震源 focus。大多數震源都在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即岩石圈內。根據震源的深度,地震可分為三類:淺源地震(深度在0-70公里)、中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深度在300公里以上)。

由震源豎一垂直線至地面上的位置稱為震中 epicentre。震中是地表距離震源最近的地方,因此地震波最早到達這處,震動也最為強烈,破壞程度也最大。

http://ihouse.hkedcity.net/~hm1203/hazard/quake-structure-s.jpg

地震而產生的波動叫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移動的地震波稱為體波,可分為縱波(初波/P波)和橫波(次波/S波)兩種。縱波傳播時,岩石物質振動的方向與傳播的方向一致,而且傳播速度較快;橫波傳播時,岩石物質的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垂直,而且傳播速度較慢。所以,當地震發生時,人們的感覺是先顛後晃。祇能沿地面傳播的地震波稱為面波(L波),是縱波或橫波到達地面後,在一定條件下激發起來的次生波,速度比橫波還慢。一般當橫波或面波到達時,振動最為猛烈,破壞作用也最大。


地震是地球上極為普遍的自然現象之一。全世界每年大約發生五百萬次地震,平均起來,真是震個不停。幸而,人能夠感覺到的地震祇佔1%左右,能造成傷害的地震更祇是其中的極少數,而災難性的特大地震就更少了。據統計,全世界平均每年發生約18次能造成嚴重破壞的大地震,而特大的地震平均每年祇有一次。


收錄日期: 2021-04-15 19:08:2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19000051KK0204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