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呢題系歷史題, 但我唔打算做歷史學家的工作, 因為之前你都問過了, 也有人在 wikipedia 抄了給你! 我今次只想加入一些少個人主觀睇法來講講呢件事 (咁樣講起來唔使咁大壓力要查咁多資料, 講錯咗你亦唔可以怪責我, 我真系聰明, 哈.......)
上面有人提過一個 point: ((反權威)) 和 ((創新教派的風氣)). 這些概念大家讀過下歷史都知道的. 不過, 正如那朋友也指出, 教會分裂之事, 之前都發生過, 只不過呢一次產生嘅 impact 遠比之前那一次大罷了, but, that was nothing new!
個 intro 咁長, 都系時候入正題. 先回答你所問, 馬丁是否可以有更好的處理方法? 答案是, 我覺得無.
正如國父孫中山先生當年要攪革命, 是因為他相信, 滿清政府根本不可能藉內部改革自我完善的, 所以他選擇攪革命. 雖然事實證明, 滿清被取代後的局勢更混亂, 處於軍閥割據的半分裂狀態, 但長痛不如短痛! 冒險一些作大的改變, 總好過陰D陰D比腐爛到極點的當權者慢慢玩死! 所以, 國父和馬丁的 ((叛逆)) 固然是 ((不幸)) 之事, 但卻又是 ((迫不得以)) 唔做唔得的舉動.
改革雖帶來很多亂子, 但請在細心看一看, 若果沒有這一 ((陣痛)), 墮落已久的羅馬天主教會會自發地作後來的改革嗎 (Reformation)?因此, 從利益角度而言, 天主教會是損失了, 但這也有助他們自我反省, 都算是好事吧?
up to this point, 其實問題已經答完, 不過我仲有嘢想附加講下. 但是, 這一歷史事件再一次證實, 人類心靈內極醜惡的一面. 亦即所謂: ((權力使人腐化, 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腐化!)) 用這種歷史觀看問題, 可以發現以下情況:
1) 關於信徒的腐敗: 回想早期教會的弟兄姊妹, 雖受羅馬政府長期壓迫, 但他們卻保存著堅毅的信心, 過著刻苦的生活, 保存著對信仰的真誠. 然而, 當羅馬政府發現基督教是一件有用的政治工具時, 那些忠心的信徒, ((水鬼升城隍)) [呢個term好差, 但我覺得最傳神], 突然之間擁有權力和財富, 地位甚至一度凌駕於各封建君王之上, 教會於是慢慢被利慾薰心, 正如希伯來書所講的 ((隨流失去)), 最後, 竟墮落至連贖罪劵這種明顯是錯誤的事都做得出來, 無動於衷! 試問大家, 當人心麻木到這種情況時, 我們還可以做些甚麼? 不是應如啟示錄所講的 ((溫水)), 我們要將它 ((吐)) 出來嗎!
2) 不信者和偽信者的腐敗: 馬丁確是真心想教會有改變的, 但他的宗教改革原意, 落到意慾爭權奪利的人手上, 便成了 ((好消息)) 了! 原因是, 各國統治者都想進一步脫離天主教會對自己的影響力, 難得有個 ((傻仔)) 出來敢向教會挑戰, 這還不是大好良機嗎! ((馬丁, 你說得對, 教會太差了, 我和我的子民一於支持你! 甚至不惜一戰....)) 這不是宗教問題了, 其本質上完全是政治上的權力鬥爭問題, 馬丁只是被那些貪愛權力的歐洲貴族作為反抗教廷的棋子而已!
最後, 我想講一下 terminology 的問題. 我個人是很 ((((討厭)))) 濫用 ((新教)) 和 ((舊教)) 這兩個詞的. 當然, 用來指這一段歷史的時候, 用此二詞來 ((相對)) 天主教會和改教後的各地教會是洽當的, 但我相信我們現在不應該濫用 ((新教)) 之名. 畢竟所謂((新))教教會, 其實都不會否定君士坦丁之前早期教會的信仰的, 我們不是希望建立新的教會, 而是希望從主耶穌開始, 藉彼得開始的教會, 可以正常地發展下去.
希望我的 ((權力使人腐化)) 歷史觀 [當然不是我發明呢個 term], 可以幫大家看清楚教會歷史的問題.
2006-10-20 12:06:29 補充:
更正:up to this point, 其實問題已經答完, 不過我仲有嘢想附加講下. (((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