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中條金魚反肚訓教!!是不是條魚有病呢??

2006-10-19 9:02 am
我家中條金魚反肚訓教!!是不是條魚有病呢??

回答 (4)

2006-10-19 10:01 am
✔ 最佳答案
你的金魚反肚當然是病咗,可能會死,你不妨落d食鹽在缸水內,小缸五公升水落半茶匙,十公升缸落1.2茶匙食鹽,食鹽有殺菌作用,以下是我從一本飼養水簇的書經輯改下來的看看你有沒有用,還有你可上鰂魚涌的水簇廣場網查詢,
熱帶魚的疾病預防重點
預防重於治療
即使用心地養殖魚兒,有時魚也會病死,若1條魚的體況不太好,剛覺得奇怪時,整槽的魚就全部死亡。事後還不知道到底是為什麼?
但是若仔細調查,才確實知道是疾病所造成的。魚兒也有各種疾病、有症狀、也有至今尚未查明其原因與治療法。但大部份的疾病是養殖者稍加注意或日常的正確管理下就可預防。
養殖抵抗力強的魚
一旦魚兒生病是很難治療,首先,不讓牠生病是最重要。
人類因體質的關係也容易生病,與不太易生病的人,即使同樣的病原菌,有活力的人對病原菌的抵抗力較強。魚兒也是同樣的道理,從平常開始養殖,讓病原菌難以侵入魚兒,使魚兒獲得健康狀態是最重要。
為了不讓自己的水簇箱出現病魚,主要維持日常的管理呢?在此提出幾個重點。
預防疾病的3大要點
u 飼養水的溫度要保持穩定
即使在魚兒適應水溫的範圍內,不安定的水溫變化就是引起白點病的原因。春、秋之季氣候不定時期,不開啓[暖管]來養殖就會發生這種狀態。水溫必須要全年保持穩定。
u 不使水質惡化
飼料放入過多污染水質、過濾器裝置無法正常橾作、養殖過量魚兒,使魚兒生活在惡劣擠迫的環境下,不生病才怪。必須留意魚缸的水質變化。
u 營養足夠---營養不良的魚,沒有活力的魚
營養不良的魚,沒有活力的魚易生病。平時就要餵食營養均衡的飼料,而且要注意魚兒是否每條魚都吃到飼料。
疾病的發現與治療方法
觀察的重點---預防疾病為首要,但如果魚兒生病了,即早日發現到,及早治療最為重要。這對任何動物都是相同的,但對魚兒更為重要,一旦魚兒生病是很難幫助牠痊癒。
一但魚兒生病,牠會慢慢衰弱而死,飼養者需注意觀察重點如下:
1. 泳姿 、動作不自然 2.食慾不振 3.體表異常、體色變化
4.體形過胖或過瘦 5.呼吸方式異常 6.眼睛異常 7.魚鰓異常
8.魚鰭異常 [平時須留意了解牠們的行為及狀況]
治療方法
可利用市面上的魚藥---熱帶魚易患的疾病
u 鰓腐病---此病特別是稚幼魚易患,體表沒什麼變化,但打開魚鰓來看,內部因細菌而腐爛。魚鰓無法正常呼吸,魚兒且會一直停留在缸底至死亡。此病慢延迅速、傳染力亦強,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u 鰓病—因寄生蟲[車輪蟲]侵入魚鰓引起,初期會在水中狂亂衝撞,魚兒呼吸困難,鰓蓋的閉合増大,直至死亡。
治療方法:使用驅蟲藥配合黃藥水使用。亦可用甲基藍、孔雀綠藥浴或冰醋酸五仟~一萬倍來藥浴。
u 胡椒病—因卵圓鞭毛蟲寄生引起,患病魚身上會出現黃色粉狀斑點,呼吸異常,水中亂撞,病發後數天死亡。
治療方法:將魚放入含1%食鹽水中浸泡數日即可。
u 口絲蟲病[白雲症/白點病]
熱帶魚常見疾病,是一種寄生在魚表體的一種鞭毛蟲,身體會失去光澤,分泌粘液,出現白雲狀的斑點。
預防方法及治療方法: 這是水溫不穩定常產生的病。所以要保持水溫在270C,這些蟲便不會繁殖。[甲基藍液]可治療。
白綿病—是一種附於魚身像綿花般,嚴重的會擴散全身破壞皮膚致死。 [預防及治療]受傷或因石頭、網子等擦傷,用[甲基藍/孔雀綠]消毒治療。
u 立鱗病—鬥魚科較易感染,當魚隻受到感染時,魚鱗會分泌出無色或淺黃色液體,腹部肥賬,有時會造成眼球突出,魚鱗因受到分泌物的壓迫,而造型魚鱗像松果般倒豎,魚體表面的艷度消失,而鱗開始膨脹。此病慢延度慢,傳染力不強,後會因魚兒無法游泳而死亡。
預防與治療—病初期換水就可治療,加入防黴療劑魚病藥,或食鹽殺菌。
u 爛鰭病---魚鰭附着黃白色的粘質物,嚴重的魚鰭脫落,初期治療進行,魚會恢復寞快,魚鰭也會恢復原狀。
預防及治療—用甲基藍治細菌,治生蟲、治黴菌藥;平時避免水污染,魚體表面受傷。
u 口綿病[即爛咀病]—鰍科魚,孔雀魚或劍尾魚等卵生熱帶魚最常患,病魚口部四周腐爛,有時會附着水黴。嚴重時,咀巴無法關閉,也無法進食飼料。
預防與治療—用黃藥水、滅菌液、水溶性盤尼西林,或用甲基藍、孔
雀綠、食鹽等藥浴。





商品名


適應病



食鹽


可以用作消毒殺菌



甲基藍水溶液


消毒殺菌、白點病、爛鰭病預防治療



鹽酸奎寧


擦傷消毒、白點病、爛鰭病細菌感染治療



青黴素


熱帶魚擦傷引起細菌感染。金魚、錦鯉的白尾病、爛鰭病的治療



紅黴素


熱帶魚的白點病、爛鰭病的治療



Tropical goed


金魚、錦鯉的白點病、開孔病,治療魚蝨,錨蟲等寄生性蟲。



金黴素tropical N


疾病的專門藥,魚蝨、錨蟲的驅除及治療



New green F孔雀綠


白點病、糷鰭病、細菌感染症預防及治療



Refish 高錳酸鉀


魚蝨、錨蟲等寄生蟲的驅除



吷喃素藥劑,黃胺劑


立鱗病、細菌感染症預防及治療



福馬林、硫酸銅溶液


鰓指環蟲、三代蟲等吸血蟲症、鞭毛蟲症及細菌感染等,以藥浴治療



三氯松(有機磷劑)


錨蟲、魚蝨等寄生蟲的驅除


由[熱帶魚觀賞與飼養]圖書修錄得來
水簇廣場網頁www.hkap.com.hk
2006-10-20 8:18 am
唔好亂用黃藥呀............99.9係鹽呀,0.1係黃粉呀
參考: 我能配出黃藥呀
2006-10-19 9:13 am
十之八九是命在旦夕.
2006-10-19 9:05 am
家中條金魚反肚訓教!!是不是條魚有病呢??

第一原因:患了*魚鰾病。
第二原因:氧氣不足。
(有足夠氧氣可以令他們生存,但不能令他們有力去令身體平均)

少部分關於魚病的簡介:

前提..... 魚從水族館或魚場買進之後,最重要的便是檢疫工作了. 事先準備一個檢疫隔離缸, 必須是已有穩定水質的缸子. 最簡單的就是裸缸加上已有硝化功能(硝化菌)的海棉過濾器, 水妖精. 和處理過的飼養水(養水或是水質穩定劑,海波處理), 不用加溫. 魚放入隔離缸的第一天, 先仔細觀察, 不餵食, 別急著下藥, 此時的魚大都處於緊迫的狀態, 胡亂下藥只會增加牠的負擔. 換個角度來說, 若魚買進的第一天就非下藥不可, 否則活不到第二天, 這代表牠本已病重, 您根本不該買牠回家. 觀察之後, 再對症下藥(殺體內外蟲,殺菌,傷口發炎防止), 從第二天起每天少量餵食1~2回, 並觀察其食慾和排泄是否正常, 靜養一周以上, 恢復正常餵食, 若無其他問題, 才可放入家中的飼養缸一同混養. 檢疫期很重要, 可避免引入不明疾病, 讓多年心血養成的愛魚, 毀於一旦. 檢疫期間, 不是一定要下藥, 而是有蟲除蟲, 有病醫病, 切忌胡亂下藥, 只求心安, 往往是徒增魚兒生理負擔, 造成反效果

-----以下各類常見魚病分析-----

1. 鰓病
感覺魚不活潑或發呆, 鰓的開合不規則, 兩邊開的很大, 或是一邊緊閉不動, 趕快隔離治療. 有細菌性和寄生蟲造成的爛鰓, 死亡率很高, 也會傳染, 可使用黃藥(參照瓶上使用說明的標準量), 加上1~2ppm的次甲基藍, 再加上0.3%的食鹽(每百公升水加300公克鹽) 混合液藥浴. 每日換水1/3, 保持水質清潔, 要好幾天才會好轉.

初期:
  游泳時一邊的鰓經常是閉著的. 換掉約20%的水, 夏天時, 用遮陽等方法, 控制水溫的變化. 如果認為魚的密度太高時, 要使密度降低. 所遇到的情形, 大約是只要這樣做就可治癒. 另外, 在一本叫做<我是RANCHU> 的書也有提到, 夏天的話, 就將自來水緩緩地注入魚缸內, 即可很神奇地治癒. 氯或許有人會擔心, 但是, 根據經驗, 微少的水量是沒有問題的喔

中期:
  一邊或兩邊的鰓會閉著一動也不動. 嚴格來說, 這必須要在這個階段前就發現的. 治療方面, 就是做好初期的治療處理之後, 加入鹽巴讓水變成0.5%的鹽水, 黃藥2~5ppm 鹽0.3~0.5%加次甲基藍1~2ppm , 每天徐徐上升溫度2℃至28℃以上, 並觀察狀況. 雖然有雖粗暴, 但如果使用拔掉針的針筒, 將有加入抗生物質的眼藥水稀釋三倍, 在魚兒還有體力的時候, 直接注入魚兒的鰓中, 可立即奏效

末期:
  兩鰓會開得大大的, 浮在水面上. 最後安靜第一, 謝絕會客, 請神明保佑, 並檢討日常飼養要點. 雖然講得很無情, 但是到目前為止, 沒有獨特的治療方法

2. 白點病
症狀是全身散佈白色小點狀物(白點蟲), 與日俱增, 導致呼吸困難死亡, 會傳染, 而且很快. 宜整缸處理, 提高水溫至28℃以上, 可制止白點蟲繁殖, 不要超過30℃(水溫太高,新陳代謝過快,更快虛弱), 加上0.5%的食鹽藥浴3~5天. 或是使用孔雀綠(必須到化工材料行買)0.2ppm藥浴, 在1~2天內白點蟲會大量脫落死亡, 換水1/2左右, 再視情況, 有需要的話, 再藥浴一次即可. 孔雀綠毒性高, 小心不可過量..... 市面上也有專治白點蟲的水族成藥, 安全性高, 魚友也可選購使用, 效果也很好

3. 充血潰爛
若是寄生蟲(如魚虱)或外傷造成, 只要泡黃藥或次甲基藍(1~2ppm)即可消炎. 如果不是寄生蟲引起, 那就可能是細菌性感染, 通常是革蘭氏陰性菌造成, 必須黃藥和次甲基藍一起使用, 效果較佳, 藥浴3~5天. 期間減少餵食量, 每2天換水1/2左右, 再補充藥量. 市面上也有專用的藥, 但大都是針對熱帶魚所開發, 使用效果也還不錯. 如果不嫌麻煩, 也可每天將魚撈起塗抹黃藥濃液, 也有魚友用紫藥水塗抹, 效果也很好, 每日3~4回

4. 魚虱
通常是剛買回來的魚較常發現, 而且很普遍. 一定要在隔離檢疫期間解決它, 因為魚虱的抗藥性很強(被訓練出來的), 用馬速展或魚虱專用水族成藥, 通常殺死成蟲而已, 過1~2週之後, 又會發現小魚虱出現. 最好的方式是先將魚撈出, 在臉盆的淺水中, 用手或鑷子將魚虱全部夾除, 再放置隔離缸中泡殺蟲藥(福馬林25ppm或馬速展, 魚虱治劑均可)1~2天. 每週檢查魚身體表面一次, 有發現小魚虱, 立刻夾除, 大約2~3周後, 完全沒有再發現魚虱產生, 才可放入飼養缸. 除魚虱要有耐性, 沒辦法一次OK . ! 當然了, 繁殖場不可能如此做, 只能全面泡藥, 但是小魚虱依然橫行眾多

5. 錨蟲
和魚虱一樣, 都是體表可見的寄生蟲, 但是沒有魚虱那麼常見和普遍. 處理方式和魚虱一樣. 只是錨蟲不會像魚虱一樣游動, 會固定在皮膚表層, 身體深入體表內部, 一樣夾除再泡藥觀察

6. 卵甲藻病
看起來和白點病有些像, 但是除了白點散佈外, 亦有白色黏膜增生, 食慾降低, 呼吸加速, 傳染很快, 死亡率很高, 通常是酸性水(大量餵食,換水過濾失去平衡)中感染. 可加些珊瑚砂提高水的PH值, 配合藥物治療, 曾試用西德的治黴菌生蟲劑, 配合日本黃藥交替使用, 效果還不錯

7. 魚鰾病
身體控制平衡昇降的魚鰾氣囊異常充氣腫大. 病魚會沉至缸底發呆或浮至水面不動, 且身體常呈45度角漂浮, 或是頭部朝下垂直倒立, 有的是肚子朝天翻轉, 不會死亡, 也不會傳染, 目前無藥可治. 可能和飼養的水深壓力有關, 日本在飼養高級魚, 通常是水深15~30公分之間而已, 水壓較低, 浮鰾魚少發生, 過量餵食也有可能出現此病症, 只要停止餵食一段期間, 就會恢復正常

8. 爛肉症
常由一小孔潰爛成大洞, 也常被誤認為穿孔病. 初期用黃藥或水族成藥(細菌劑), 效果不錯, 若能每日塗抹, 效果更好(黃藥粉末加一點水成濃液). 末期會爛成大洞, 將引發敗血而死亡, 只能用抗生素救命了(如:氯黴素百公升水加250mg六顆). 抗生素種類很多, 如果濫用很容易產生抗藥性, 造成日後無藥可醫, 所以儘可能不用

9. 穿孔病
通常集中在頭部, 產生一小孔, 並無潰爛, 但深及骨骼, 而且會傳染, 死亡率也高, 很難治癒. 據瞭解, 很多魚場一發現穿孔病, 會整池銷毀, 把水池放乾, 灑生石灰, 再以福馬林消毒, 然後太陽曝曬魚池, 由此可見其可怕程度. 建議隔離, 泡細菌用藥, 盡力而為

10. 腹部腫大
其一搶食造成的過度肥胖, 則應控制餵食次數或數量. 其二體內鞭毛蟲增生, 危害體內臟器造成腹腫, 拉白色或透明糞便, 市面上有很多體內蟲治劑可選擇使用, 常伴隨立鱗病發生, 會死亡

11. 立鱗病
* 立鱗有二種
第1種是細菌造成, 大陸說(水型點狀假單胞短桿菌) 日本說(產氣單胞菌)皆屬革蘭陰性菌
第2種是原生蟲造成(魚波豆蟲), 寄生於鱗囊內造成積水

兩者的區分是:
細菌感染是全身水腫突眼且鱗片皆豎起
原蟲感染是無水腫現象而局部一區立鱗

先用20ppm黃藥加2%的鹽水(10公升的水加200mg黃藥及20g的鹽)浸泡15至20分鐘後, 放到2.5ppm黃藥加0.5%鹽水中長期浸泡, 要隔離治療, 兩天應該會有起色
補充時間:2006-08-29 2:38


12. 水黴病
常見獅頭, 蘭壽等肉瘤發達的金魚頭部, 產生乳白色的菌絲, 用手擠壓會流出類似膿的乳白液體. 與孔雀魚治療相同...... 泡次甲基藍(Methylene Blue)或孔雀綠(malachite green)皆可. 再養在0.3~0.5%食鹽水中

13. 細菌性感染
多為外傷, 飼養環境惡化或加入未檢疫的新魚, 造成細菌性感染, 會有體表局部紅斑, 眼紅腫脫落, 眼變白, 魚鱗脫落, 爛尾等症狀, 嚴重會導致臟器潰瘍, 出血, 爛肉等症狀, 應盡快地隔離重症魚及病死魚, 一般常使用抗生素等加以治療


收錄日期: 2021-04-12 01:13:1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19000051KK0022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