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古文的資料

2006-10-19 4:46 am
甲古文的資料

回答 (3)

2006-10-19 4:51 am
甲骨文是漢字的書體之一,也是現存中國最古的一種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稱契文、龜甲文或龜甲獸骨文。商朝人用龜甲、獸骨占卜後把占卜時間、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邊,有的還把過若干日後的吉凶應驗也刻上去。不過具體的情形因甲骨分期而有詳略的差異,大致上以武丁期的刻辭最為完整,同時也是現存數量最多的時期。學者稱這種記錄為卜辭,這種文字為甲骨文。

介紹
甲骨文主要發現於河南安陽殷墟,迄今為止發掘出存世的大約有15.4萬片刻有文字的甲骨。其中大陸收藏的有97600多片,臺灣收藏的有30200多片,香港有89片,因戰爭和商業因素流散到海外日本﹑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前蘇聯﹑德國﹑瑞士﹑比利時﹑荷蘭﹑瑞典等12個國家有26700多片。其中日本在侵略中國時曾有組織地在殷墟盜掘,因此收藏最多,有12000多片。目前世界上有500多位學者專門研究甲骨文,發表專著有2000多篇。

商周迷信,商周王常用甲骨占卜吉凶,並將占卜的事情、時日和結果等刻在上面,故甲骨文字也稱卜辭。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氣候、習尚等許多方面,是研究當時歷史的重要資料。

甲骨文大約有4500個單字,已解讀的有三分之一左右。根據研究,甲骨文中已經使用了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的漢字造字法。在字義的使用上可以明顯看出假借方法。形聲字占25%左右。而現今使用的漢字,形聲字占90%左右。

甲骨文是漢字成熟的標誌,和楔形文字、象形文字一樣屬於表意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使用的一種表意文字的前身。它的書寫材料一般為龜骨、牛肩胛骨,也可以刻在牆壁,木器,石器等處,有刀刻的,也有朱書、墨書的。中國古代長期存在,春秋後期漢字脫離甲骨形態,逐漸不被認知,但是一般會被當做「龍骨」賣給藥材商做藥材之用。直到1899年(清光緒25年),在一個偶然機會裡由金石學家王懿榮發現被考證為商周遺物。

民國初年經董作賓先生的研究整理,將收集到的甲骨文分為五期:盤庚武丁時代、祖庚祖甲時代、稟辛康丁時代、武乙文丁時代、帝乙帝辛時代。郭沫若在研究了甲骨文以後,認為甲骨文從初創到成熟,起碼要經歷1500年以上。

[編輯]
起源
甲骨文起源有多種解釋最早可以追溯到賈湖契刻符號,丁公陶文等原始書寫系統。

[編輯]
相關書籍
《契文舉例》
劉鶚,《鐵雲藏龜》
羅振玉,《殷虛書契》、《殷虛書契後編》
明義士,《殷虛卜辭》
林泰輔,《龜甲獸骨文字》
王襄,《室殷契徵文》
董作賓,《殷虛文字甲編》﹑《殷虛文字乙編》
胡厚宣《戰後寧滬新獲甲骨集》、《戰後南北所見甲骨錄》﹑《戰後京津新獲甲骨集》﹑《甲骨續存》
郭沫若,《甲骨文合集》、《小屯南地甲骨》
參考: WIKIPEDIA
2006-10-19 4:50 am
被王懿榮,劉鄂於1899年秋髮現的殷墟甲骨文其總數已達十五萬之多,文字總量已超過百萬,可識讀一千多字,其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歷史,軍事,天文曆法,地理氣候,禮儀民俗,醫學,文法等。
甲骨文已超越原始圖畫文字階段,而能以極簡單的線條符號創作文字。書刻方向的多變,使字形結構異常活躍。同時,自上而下章法的縱勢化開啟了中國書法的章法程式,甲骨文已具備了象形,會意,楷事,形聲,假借,轉注等「六書」原則。因此,甲骨文對書法及文字發生意義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性。
  
金文的文字內容比甲骨文更豐富。從殷商器上的一兩字到西周春秋器上的數百字,記錄了祭典訓誥,征伐功勳,賞賜策命,盟契誓約,婚嫁家用等史事。跟青銅器一起鑄成的銘文,其形式要求莊嚴,穩重,端肅,有序,精美,以符合「藏禮於器」的禮儀文化的特點。

在章法上,除了保持自上而下,自右至左的列方法外,十分注重整體的方整性:即天地頭的齊平,很少有參差的行腳,首行與末行也幾乎控制在同一天地水平線上。西周金文形體演變的主要趨勢是線條化,一直化。早期金文象形特點在後期金文中得到了改變,這為篆文粗細均勻的書寫方式的產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資料來源: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4/26/2004 10:23:01 AM

紀元導航 主編信箱 推薦給朋友 打印機版
相關文章

金門縣美術家聯展揭幕 (2004年4月18日)
墨林漫步:書法作品欣賞(十九) (2004年4月14日)
墨林漫步:書法作品欣賞(十八) (2004年4月14日)
書法典故:一字千金 (2004年4月14日)
白石「四絕」話篆刻 (2004年4月13日)
墨林漫步:書法作品欣賞(十七) (2004年4月11日)
墨林漫步:書法作品欣賞(十六) (2004年4月9日)
王羲之與鵝池 (2004年4月8日)
硬筆書法欣賞:神州吟 (2004年4月6日)
墨林漫步:書法作品欣賞(十五) (2004年4月6日)
跨越三百年 國父館八日推出台灣書法傳承展 (2004年4月4日)
墨林漫步:書法作品欣賞(十四) (2004年4月2日)
墨林漫步:書法作品欣賞(十三) (2004年4月1日)
墨林漫步:書法作品欣賞(十二) (2004年3月31日)
墨林漫步:書法作品欣賞(十一) (2004年3月29日)
墨林漫步:書法作品欣賞(十) (2004年3月27日)
日台文化交流 青少年文學獎頒獎 (2004年3月26日)
中華書法會新年慶祝會 (2004年3月25日)
墨林漫步:書法作品欣賞(九) (2004年3月23日)

相關專題

三皇五帝
夏商周
書法
2006-10-19 4:50 am
甲骨文是漢字的書體之一,也是現存中國最古的一種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稱契文、龜甲文或龜甲獸骨文。商朝人用龜甲、獸骨占卜後把占卜時間、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邊,有的還把過若干日後的吉凶應驗也刻上去。不過具體的情形因甲骨分期而有詳略的差異,大致上以武丁期的刻辭最為完整,同時也是現存數量最多的時期。學者稱這種記錄為卜辭,這種文字為甲骨文。




介紹
甲骨文主要發現於河南安陽殷墟,迄今為止發掘出存世的大約有15.4萬片刻有文字的甲骨。其中大陸收藏的有97600多片,臺灣收藏的有30200多片,香港有89片,因戰爭和商業因素流散到海外日本﹑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前蘇聯﹑德國﹑瑞士﹑比利時﹑荷蘭﹑瑞典等12個國家有26700多片。其中日本在侵略中國時曾有組織地在殷墟盜掘,因此收藏最多,有12000多片。目前世界上有500多位學者專門研究甲骨文,發表專著有2000多篇。

商周迷信,商周王常用甲骨占卜吉凶,並將占卜的事情、時日和結果等刻在上面,故甲骨文字也稱卜辭。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氣候、習尚等許多方面,是研究當時歷史的重要資料。

甲骨文大約有4500個單字,已解讀的有三分之一左右。根據研究,甲骨文中已經使用了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的漢字造字法。在字義的使用上可以明顯看出假借方法。形聲字占25%左右。而現今使用的漢字,形聲字占90%左右。

甲骨文是漢字成熟的標誌,和楔形文字、象形文字一樣屬於表意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使用的一種表意文字的前身。它的書寫材料一般為龜骨、牛肩胛骨,也可以刻在牆壁,木器,石器等處,有刀刻的,也有朱書、墨書的。中國古代長期存在,春秋後期漢字脫離甲骨形態,逐漸不被認知,但是一般會被當做「龍骨」賣給藥材商做藥材之用。直到1899年(清光緒25年),在一個偶然機會裡由金石學家王懿榮發現被考證為商周遺物。

民國初年經董作賓先生的研究整理,將收集到的甲骨文分為五期:盤庚武丁時代、祖庚祖甲時代、稟辛康丁時代、武乙文丁時代、帝乙帝辛時代。郭沫若在研究了甲骨文以後,認為甲骨文從初創到成熟,起碼要經歷1500年以上。


起源
甲骨文起源有多種解釋最早可以追溯到賈湖契刻符號,丁公陶文等原始書寫系統。

相關書籍
《契文舉例》
劉鶚,《鐵雲藏龜》
羅振玉,《殷虛書契》、《殷虛書契後編》
明義士,《殷虛卜辭》
林泰輔,《龜甲獸骨文字》
王襄,《室殷契徵文》
董作賓,《殷虛文字甲編》﹑《殷虛文字乙編》
胡厚宣《戰後寧滬新獲甲骨集》、《戰後南北所見甲骨錄》﹑《戰後京津新獲甲骨集》﹑《甲骨續存》
郭沫若,《甲骨文合集》、《小屯南地甲骨》


收錄日期: 2021-04-12 18:57:0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18000051KK0408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