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分類
名稱
發現及別稱
來源
脂溶性
視黃醇類(維生素A)
由Elmer McCollum和M. Davis在1912年到1914年之間發現。並不是單一的化合物,而是一系列視黃醇的衍生物(視黃醇亦被譯作維生素A醇、松香油),別稱抗乾眼病維生素
魚肝油、綠色蔬菜
水溶性
硫胺(維生素B1)
由卡西米爾·馮克在1912年發現(一說1911年)。在生物體內通常以硫胺焦磷酸鹽(TPP)的形式存在。
酵母、穀物、肝臟、大豆、肉類
水溶性
核黃素(維生素B2)
由D. T. Smith和E. G. Hendrick在1926年發現。也被稱為維生素G
酵母、肝臟、蔬菜、蛋類
水溶性
煙酸(維生素B3)
由Conrad Elvehjem在1937年發現。也被稱為維生素P、維生素PP、菸鹼酸、尼古丁酸
酵母、穀物、肝臟、米糠
水溶性
泛酸(維生素B5)
由Roger Williams在1933年發現。亦稱為遍多酸
酵母、穀物、肝臟、蔬菜
水溶性
吡哆醇類(維生素B6)
由Paul Gyorgy在1934年發現。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
酵母、穀物、肝臟、蛋類、乳製品
水溶性
生物素(維生素B7)
也被稱為維生素H或輔酶R
酵母、肝臟、穀物、
水溶性
葉酸(維生素B9)
也被稱為蝶醘谷氨酸、蝶酸單麩胺酸、維生素M或葉精
蔬菜葉、肝臟
水溶性
鈷胺素(維生素B12)
由Karl Folkers和Alexander Todd在1948年發現。也被稱為氰鈷胺或輔酶B12
肝臟、魚肉、肉類、蛋類
水溶性
膽鹼
由Maurice Gobley在1850年發現。維生素B族之一
肝臟、蛋黃、乳製品、大豆
水溶性
肌醇
環己六醇、維生素B-h
心臟、肉類
水溶性
抗壞血酸(維生素C)
由詹姆斯·林德在1747年發現。亦稱為抗環血酸
新鮮蔬菜、水果
脂溶性
鈣化醇(維生素D)
由Edward Mellanby在1922年發現。亦稱為骨化醇、抗佝僂病維生素,主要有維生素D2即麥角鈣化醇和維生素D3即膽鈣化醇。這是唯一一種人體可以少量合成的維生素
魚肝油、蛋黃、乳製品、酵母
脂溶性
生育酚(維生素E)
由Herbert Evans及Katherine Bishop在1922年發現。主要有α、β、γ、δ四種
雞蛋、肝臟、魚類、植物油
脂溶性
萘醌類(維生素K)
由Henrik Dam在1929年發現。是一系列萘醌的衍生物的統稱,主要有天然的來自植物的維生素K1、來自動物的維生素K2以及人工合成的維生素K3和維生素K4。又被稱為凝血維生素
菠菜、苜蓿、白菜、肝臟
維生素A:
缺乏維生素A可引起夜盲症、乾眼病,並能影響生殖功能和胚胎的發育。維生素A的治療量一般不會產生毒性。但若長期或大量服用維生素A,可引起中毒反應。成人一次用藥超過50萬單位,或兒童超過30萬單位,可引起急性中毒,表現為頭痛、煩躁、多汗、食欲不振等。不論成人還是兒童,連續用藥超過6個月,皆可引起慢性中毒。
維生素D:
維生素D對鈣、磷代謝及骨骼的生長發育具有重要意義。兒童缺乏可引起佝僂病,成人則表現為骨疏鬆症。但是連續大量服用所造成的後果比佝僂病的危害更嚴重。據有關臨床觀察,小兒每日服用2萬單位維生素D,連續幾周後,可出現頭痛、噁心、厭食、嗜睡、多尿、脫水、高熱或昏迷,尿內出現蛋白和紅細胞,如不及時停藥,可因高鈣血症或腎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維生素C:
維生素C又名抗壞血酸,可治療毛細血管脆性引起的出血,並能促進鐵的吸收利用和抗氧化作用。但是大量服用,一方面可形成酸性體質,已知酸性體質是多種疾病的溫床;另一方面,可誘發泌尿系統和肝膽系統結石的形成。
B族維生素:
維生素B是一個龐大的家族,有B1、B2、B6、B12、葉酸、泛酸、煙酸等。一般而言,B族維生素的毒性比較低,但是長期或大劑量應用也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維生素B1過量可引起過敏,尤其是肌肉注射時更容易發生;大劑量使用維生素B2可造成急性腎功能損害,出現管型尿或少尿;孕婦大劑量使用維生素B6,可影響胎盤對胎兒的營養供給,影響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即使是毒性很低的維生素B12,過量或長期使用也可出現哮喘、藥疹、面部水腫或心慌、心前區痛等。
維生素E:
維生素E是體內一種重要的抗氧化劑,具有抗癌和抗衰老的重要功能,對生殖細胞的形成,以及維護動物肌肉結構和功能正常具有重要作用。但長期大量使用可致血管內血栓形成,或眼內晶狀體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