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香港古舊錢幣真偽

2006-10-18 8:44 am
無論硬幣或紙幣, 古舊錢幣在香港均有價有巿, 但巿面假幣充斥, 除了找轉業商鋪分辨外, 如何能準分出真偽?

回答 (1)

2006-10-18 8:57 am
✔ 最佳答案
如何分辨香港古舊錢幣真偽 ?

答:古錢幣鑑定,是用科學的方法來分析、辨明歷代錢幣的真偽、鑄行年代、流通區域、版別、幣值、特徵、形制變化和冶鍊成分等。其目的在於要弄清楚各種歷史貨幣的文物價值和經濟價值。因此,發現或發掘到一件珍貴的歷史古錢幣,無疑是對探索悠久的歷史文化作出了貢獻。所以,這決不僅僅是單純為了爭奇鬥富,也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個人的愛好。

  有人把錢比鑑定神秘化,認為是深不可測的。事實上,只要學習方向對路,經過努力,錢幣鑑定是可以學會的。在學習中,一定要堅持多看、多聽、多思。在大量接觸實物的同時,經常查閱有關文獻資料,認真對照、思考、分析,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便可以加快學習進度。古錢幣是歷史的產物,所以了解古錢幣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學習和熟悉歷史的過程。因此學習古錢幣的堅定的同時,必須先了解與古錢幣相關的諸多歷史背景。除了參考一些重要的古錢幣專著中相關的辨別真偽的內容和了解歷史事件之外,甚至還需要了解與歷史事件有關的其它各方面的知識,包括考古、金石、古代科技、經濟、財政和金融等諸多方面的知識。學習一種技能,往往要付出相當多的學費。每一位古錢幣收藏的愛好者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即在錢幣市場購買錢幣時,總難免會受一些錢幣販子的蒙騙而上當。這就是初學者交付的“學費”。在遇到此類挫折時,不應該因噎廢食。恰恰應該從中吸取教訓,把每次因受騙而購進的偽劣錢幣加以分析總結,經歷得多了,便一定可以從中歸納出經驗教訓和其中的規律來的。而這也是學習錢幣鑑定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當遇到一些從未見過的錢品時,切不可輕易的對其下肯定或否定的結論。因為由於歷史上的種種原因,每一部關於古錢幣的著錄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有的甚至還有誤錄,對此應該在閱讀參考中加以辨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慎重對待。
古錢幣的鑑定方法

  古錢的時代特整合個別特徵是鑑別古錢幣的基本依據  古錢幣的特徵主要包括錢幣上的文字(簡稱 “錢文”)和形制兩個方面。錢文的書體有篆書、隸書、真書(即楷書)、草書、行書、瘦金體和宋體等多種字體;即使是同一書體,其筆劃也有頓挫、轉折的變化以及豐腴、勁瘦之分;錢文的排列有直讀、旋讀(即順時針環形排列)及傳形(即文字排列左右易位)的不同。錢幣的形制,即造型結構、鑄造工藝和鑄幣材料成分方面的差別。如方孔圓錢,有的有輪有廓,有的有輪無廓,還有輪廓全無(如秦漢時期的 “半兩” 等);其穿孔有大有小,錢肉有厚有薄,輪廓有寬有窄,還有重輪重廓(如新莽時期的 “貨泉”、唐代的 “乾元重寶” 等)以及背星、月等多種名目;鑄造錢幣的材料有金、銀、銅、鐵、鉛等多種,即使是銅材也有青銅、白銅、黃銅、紅銅等差別;其鑄造工藝則隨著時間、地點、條件的不同而出現的差別。總而言之,每個時代所出現的每一種錢幣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和風格,這就是古錢幣的時代特徵和個別特徵。

  辨鏽是鑑定古錢幣的重要環節  年代久遠的古錢幣表面常帶有氧化的銅鏽。然而銅鏽的鏽色是多種多樣的,有南北之分、真偽之別。一般的銅鏽都呈綠色。但是,由於古錢本身銅質成分上的不同,入土時間的長短,地理、氣候條件上的差別,從而使得古錢在氧化程度上也就產生了明顯的區別。入土年代越久遠,古銅幣表面形成的氧化鏽片堆積便越厚,有時還會形成綠鏽板結,生成小粒或小塊狀的突起,堅硬異常,鑑賞家稱之為 “硬綠”。北方雨水少,銅鏽比較堅結;南方潮濕,古錢上的氧化層較鬆,並且多呈藍綠相混的雜色。在地氣燥熱的地方出土的古錢上,在綠色的銅鏽中常混有紅紫色的銅鏽,這種鏽色被稱為 “紅綠鏽”。此外,還有一種帶黑色或銀灰白色的鏽。有時銅鏽中會泛出一片片或一點點的被稱為 “水銀古”(或 “傳世古”)的水銀般的光澤。而根據底色的不同,又可分成黑、白、綠等多種。這些形形色色的銅鏽,都是古錢在不同的條件下生成的。另外,銅質成份的不同在其氧化過程中也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如摻雜鉛、鐵多的古銅錢,即是入土不久也會嚴重鏽蝕;而含錫、鎳較多的古錢幣則不易生鏽,如白銅錢幣,雖經歷千載滄桑,出土時仍會毫無鏽斑;相反,滿清光緒、宣統時代的小錢則常常銅鏽滿身。所以,在鑑別時,不能絕對地看待錢幣上的銅繡,應該要區別不同情況而去作具體的分析。還有一些沒有入土,,或入土時間不長而無銅鏽的古錢,在傳世日久之後,其表面再空氣中也會產生一種呈古銅色或黑色的被稱為 “包漿” 的氧化層。這種包漿的色澤會隨著年代的增長而逐漸加深。它看上去雖是極薄的一層,但是十分堅固沉著,不用酸洗幾乎無法去除。

  要認真總結和吸取前人的經驗和教訓  根據古籍記載,早在南朝梁代就有顧烜所著的《錢譜》行世,一千五百多年來,古錢研究時盛時衰,至清代乾嘉時期方始初具規模,其後人才輩出,或網羅泉布,不遺餘力,或探賾索隱,著述宏富,位後人留下了可貴的文化遺產。在古錢的鑑定中應該博採眾長,認真總結,將前人的經驗拿來作為今天古錢鑑定工作中的依據。還要隨時留意我國考古工作的成果,掌握歷年古錢幣出土的情況,以此作為古錢鑑定的又一個有力的依據。古錢鑑定是一門極其嚴肅而周密的科學,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在古錢鑑定失切忌主觀武斷,應當綜合各種因素,謹慎地做出較為可靠的結論。
古錢的偽造及其鑑別

  古錢幣的偽造並不是現在才有的,早在前人的著述中就有作偽的詳細記載。他們的經驗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寶貴的財富。所以.在古錢鑑定中除了會根據古錢實務所提供的錢文、形制、鏽色等來辨別其真偽外,我們還應該去了解各種造假作偽的方法,從中找出有效的識別真假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在古錢鑑定中做到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香港古舊錢幣的偽造

過去,通常有兩種偽造古舊錢幣的主要方法:即翻砂法和改刻法。

  1、翻砂法  這是一些不法商人為了謀利,用木塊、骨頭、軟石雕刻成的某些珍貴而罕見的古錢模型,然後澆鑄出錢幣來的偽造方法。有的是根據書籍上的圖譜雕刻出古錢模型,進行翻砂偽造;也有純粹依照錢幣時代的文字,揣摹古錢收藏者的心理,雕刻出特殊錢幣,甚至根本不存在的古錢幣模型,翻砂偽造;有的人甚至用稀見的古錢幣真品原錢做模型來翻砂製作錢范,偽造珍稀的古錢品種。

  2、改刻法  改刻是古錢幣偽造的重要方法,也是作偽者最常用的一種方法。一般是將常見的,出土數量較多而價值低廉的普通古錢幣,經過改刻偽造成珍貴的古錢。如戰國時期齊國的刀幣 “齊法化”,出土數量較多,偽造者揀取其中質地較厚而銅鏽較嚴重的進行改刻,偽造成齊刀中最享盛名而極其珍貴的 “齊返邦長法化” 的六字刀了。偽造者為了突出錢文,常將筆劃四周刻得低凹一些,這樣便使得整個刀幣的錢肉有不平整的觀感。這種用古刀幣改刻偽造的六字刀,儘管其背面的鏽色極好,但是為了掩蓋新刻的刀痕,必須做假鏽。因此,可以用辨別假銅鏽的方法予以識破。又如用各地都大量出土的漢代的 “五銖” 古錢改刻成罕見的 “三銖” 等。除了錢文的改刻外,還有添刻錢文和星月紋的。

  除了用翻沙法和改刻法來偽造古錢外,還有其他的一些偽造方法。如挖補法、拼合法、打製拼合法等等。

  3、挖補法  將普通舊錢上的文字挖去一半或全部,再取別的錢幣上的文字或銅片打成文字貼補上去,這樣便造成了一枚珍貴而稀有的古錢了。如將普通的漢代 “五銖”,經過挖補的方法,偽造成兩每異品 “五銖”: “銖銖” 和“五五” 了。還有一種是照著原有文字的筆劃改為稀見文字,將一部份筆劃挖去,再用其它材料填補,從而做成偽造的稀見品種。

  4、拼合法  是將兩枚錢幣各取一半,拼合成梁枚稀見的錢幣。如用兩枚漢代的“五銖” 錢,各取其半,拼合成兩枚 “五銖” 的異品:“銖銖” 和“五五”。還有 “半兩” 中的 “半半” 和 “兩兩” 也是如此。稀見的偽造錯版 “合背錢” 和 “合面錢” 也都是用此法製成的。如偽造的唐代的“開元通寶”和宋代的“大觀通寶、崇寧通寶”的錯版 “合背錢” 就是先將一枚古錢的背面內廓鏟去,然後將錢肉磨薄,在選另一枚同樣大小的古錢去掉外輪,磨薄背面的錢肉,保留面文,嵌入先前的古錢背面,用膠粘牢,最後用漆或松香填沒細縫。這樣的錢幣,無論文字、形制、鏽色或包漿都是無懈可擊的,但是只要敲擊聽聲,便會發出破聲而露出其偽造的原形來。

  5、打製拼合法  這是將兩塊薄銅片分別打製成古錢的正反兩面,然後在兩它們拼合起來,成為一枚完整的古錢。這種偽造方法僅在河南用來偽造空首布,因為空首布從前出土甚少,所以就有了這種偽造方法。如今出土多了,空首布就不再稀見了,收藏者也大多能夠識破這種偽幣,所以這種偽造的方法也就絕跡了。

2006-10-18 00:58:57 補充:
綠色銅鏽的偽造和識別   1、用漆和綠色顏料拌和塗在偽造的錢幣上做假鏽。做得好的幾乎可以亂真,但是不能經受時間的考驗,時間一長,假繡就會翹皮而脫落。如用熱水浸泡或水煮,立刻就能現出原形。   2、用松香或膠水與綠色顏料拌和,塗在偽造的錢幣上做假鏽。這與上述方法相似,但效果不如它。也可用上面的方法加以識別。   3、取極細的銅屑粉末,和以硝酸(或鹽酸、醋酸)、綠色顏料,塗在偽造的錢幣上做成假的銅鏽,雖然這樣的假銅鏽比較牢固,但是看上去缺少自然的神采。在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後也是可以識破的。


收錄日期: 2021-04-12 22:32:0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18000051KK0016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