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敗給共產黨的原因?

2006-10-18 7:43 am
要從施政, 戰略和民心背向三方面分析國民黨敗共產黨勝的原因。

回答 (1)

2006-10-20 3:14 am
✔ 最佳答案
國共內戰
 內戰前夕雙方軍力的比較
講述重點:哪一方占優勢?

我們先比較一下內戰前夕,國民黨和共產黨所擁有的軍事和經濟力量。國民黨方面,總兵力約四百三十萬人,有接收自日本侵華軍隊一百萬人的全部裝備,加上美國的大量援助,及不少的美式配備。此外還有大量的砲兵和一定數量的飛機、軍艦和坦克,並掌握一些現代化的運輸工具,火力和機動能力均強於中共。國民黨控制著全國76%的地區,71%以上的人口,還控制著全國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線,擁有幾乎全部近代工業,有著雄厚的人力物力資源。

共產黨方面,總兵力僅約一百二十七萬人。與國軍相比,處於1:3.4的劣勢。裝
備是抗日戰爭時期,繳自日偽軍的步兵武器,和數量很少的火砲,黃色炸藥剛剛開始廣泛搜集和使用。解放區只占有全國24%的土地,30%的人民,23%的城市。後方還不穩固,也沒有外援。根據這些數據,你預估哪一方會獲勝?國民黨。對,當時蔣主席認為五個月就可將共軍打垮。相形之下,中共這邊就沒這麼樂觀了,毛澤東預估要五年才能打倒國軍。那麼結果是否如他們所預估呢?
 

內戰初期的國共戰局
講述重點:
中共以何戰略應付國軍的攻擊?
中共所運用的戰略是否有效?

從民國三十五年七月,內戰全面爆發以來,到了三十六年一月,國民黨損兵七十萬。這期間中共的對策是什麼?毛澤東要共軍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集中優勢兵力,消耗國軍的有生戰力。所以,當國軍開始進攻的頭四個月,共軍到處撤退。中共連續喪失一百零五座城市。而國軍在損失三十萬軍隊以後,收回的卻是無助於經濟改善的斷垣殘壁。毛澤東在三十五年十月一日寫了《三個月總結》,其中有一段話:「蔣軍戰線太廣與其兵力不足之間,業已發生了尖銳的矛盾。此種矛盾,必然要成為我勝蔣敗的直接原因。」這段話的內容反映出國軍的哪些問題?戰線太廣,兵力不足。那麼國軍是否察覺出這個問題,而改變戰略呢?民國三十六年春,國軍果然收縮戰線,由全面出擊,改為重點進攻。兵分兩翼,一是中共政治重心的陝北,一是蘇北和魯南。中共當時在陝北的軍隊只有二萬五千人,面對國軍八萬軍隊的進攻,主動放棄延安。國軍所得只是一座空城,無法從中給養,在饑寒及敵情不明之下,終被共軍擊破。蘇北四萬的共軍,退至山東,卻成三十五萬勁旅,並將國軍五大主力之一的部隊殲滅。至此國軍已喪失進攻時的銳氣。三十六年七月,共軍展開反攻,國軍被逼採取守勢。一年之內,到三十七年六月,國軍被殲滅達一百五十二萬人。三十七年七月國民黨高級將領在南京舉行戡亂軍事檢討會議,報告內戰兩年來,國軍損耗數字:「死傷、被俘、失蹤總數為三百多萬人,損失步槍一百萬支,機槍七萬挺,山野重砲一千多門……」同年九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也報告兩年來的戰績:「人民解放軍殲敵二百六十四萬人,其中俘虜一百六十三萬人,兩年主要繳獲,計有步槍近九十萬支,重輕機槍六萬四千餘挺,小砲八千餘門,步兵砲五千餘門,山野重砲一千一百餘門。」我們比較一下國軍所失與共軍所獲的數字,會發現相差無幾,這怎麼解釋?共軍已經吃掉國軍的武力對,共軍已轉為優勢了。這讓共軍轉為優勢的主要戰略是以鄉村包圍城市,即暫時放棄城市,確保鄉村根據地,並動員農村的人力物力以支持作戰。內戰中國府面臨的困境
 


通貨膨脹
講述重點:通貨膨脹再度嚴重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當內戰長期化,無法像蔣先前所估在幾個月內結束,國民政府的軍費支出高居不下。面對鉅額的財政赤字,國府怎麼辦?只好不斷印鈔票,到了民國三十七年八月二十一日,國府的法幣發行額已高達六百六十三萬六千九百四十六億元。這是抗戰前夕(二十六年六月)的四百七十四萬餘倍,是抗戰結束(三十四年八月)的一千三百多倍。上海市每擔白米,在三十七年一月值法幣一百五十萬元,五月值五百八十萬元,八月值六千五百萬元,比率是1:3.8:43.3。買東西要帶一大袋的鈔票,鈔票不是一張張地數,而是一捆捆地數。這回通貨膨脹的現象比抗戰剛結束時更嚴重,究竟問題癥結出在哪?內戰。對,如果國府不打中共,雙方能夠共同合作,大家就不會過這麼艱苦的生活。那麼什麼樣的人士會聚集起來,向政府表達意見,反對內戰呢?知識分子。那麼他們提出的意見,國府是否會接受呢?
 


學潮
講述重點:學潮對國府的統治造成的影響是什麼?

抗戰結束後四個月,雲南昆明西南聯大師生,集會反對國府進行內戰。十二月一日,約有四百名軍人湧進校門向學生搥打,結果有名軍人丟擲手榴彈,造成聯大學生四人死亡。這是「十二.一」血案。學校要求當局徹查嚴辦,此事並引發各地援助昆明學生的反內戰、爭民主運動。事後國府向聯大道歉,雲南最高軍事負責人關麟徵,代省主席李宗黃等,亦黯然引咎去職。
「十二.一」運動尚未塵埃落定,民國三十五年六月東北停戰期滿,內戰有全面爆發之象,上海學界七十二院校派遣代表到南京請願結束內戰,卻在抵達南京下關車站時,被國府的支持者毒打,引發震動全國的「下關慘案」。三十六年五月,由北京學生發起,南京、上海學生響應,把本來就不足的公費伙食在短期內按正常標準全部吃光,然後向政府要飯吃的反饑餓運動,在五月二十日南京的遊行請願中,和軍警發生打鬥,學生輕重傷百餘人,被捕二十餘人,即「五.二 」慘案。國府如何處理學潮?而中共又如何面對學潮呢?先就中共方面來說,毛澤東認為,學潮為中共地下黨員的活動,提供大好空間。因此號召開闢所謂「第二戰線」,要求中共地下黨員,放手支持任何反國民政府的活動;不論是「反饑餓」,「反內戰」,只要有損國民黨戰志,就推波助瀾,予以鼓勵。所以我們看到學潮背後多有中共的地下黨員在煽動。而最重要的是,國府如何看待學潮?在「五.二 」慘案發生前夕,國府頒布〈維持社會秩序臨時辦法〉,規定學生不得越級請願,陳述意見代表不得超過十人,學生罷課遊行應予解散。這表示國府願意採納學生停止內戰的訴求嗎?不。它派了軍警來維護秩序。但是這些軍隊、機槍可能拿來屠殺鎮壓學生?不。為什麼?因為怕被世人不齒。對,但是它為了維護秩序,必須在後方留有軍隊。這會給它帶來什麼問題呢?不能集中兵力對共軍作戰。對,這對國軍很不利。另外當國府以學運違法,取締逮捕參加的學生時,他們的老師會站在國府這邊,交出學生嗎?不,他們基於師生情誼,或掩護學生逃跑,或向政府抗議。因此,國府取締學潮的舉動,有沒有達到它的目的?沒有,反而讓知識分子對政府離心離德。講述到這裡,老師做個小結:內戰拖垮了國府的經濟,經濟的惡化為學潮推波助瀾,學潮擾亂國府後方,更會使得前線國軍敗戰。這樣的惡性循環,國府能夠不垮台嗎?
 



憲政的實施

在內戰當中,國府仍然在民國三十五年十一月十五日召開國民大會。中共以國大由國民黨一黨操控,拒絕出席。而國民大會在十二月二十五日通過中華民國憲法,並於三十六年元旦正式公布。三十七年並根據憲法選出總統為蔣中正先生,副總統為李宗仁先生。
參考: 網站

收錄日期: 2021-04-19 20:50:4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17000051KK0549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