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地方特色
澳門的街道名牌,以葡萄牙的瓷磚畫(azulejos)藝術作為藍本。其藍色和白色的主調,配以中文和葡萄牙文的街道名稱,成為了澳門的地方特色之一。在葡萄牙管治時期,街道名牌的葡文名稱一般佔了名牌四分之三的面積,中文則佔四分之一。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後,便把街道名牌的設計修改,中葡文街名各佔名牌面積的一半,中文在上,葡文在下。而街道的中文名稱也由原來的直書改為橫書。目前民政總署正逐步更換澳門的街道名牌,其中離島區的街道名牌已全部採用新的設計,澳門區舊有的街道名牌設計也正逐漸減少。
澳門有不少名字冗長的街道名稱,在華語地區來說十分罕見。這些街名大多以葡萄牙軍官政要,或歷史人物的名字命名,然後以粵語音譯出來。比較多人認識的有:沙嘉都喇賈罷麗街、士多紐拜斯大馬路(官方名稱或作士多鳥拜斯大馬路)、爹美刁斯拿地大馬路、華士古達嘉馬花園等。另外有一些主要街道的原名很冗長,大家習慣另取較易記的名字甚至使大眾忘記原名。如俗稱新馬路的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俗稱荷蘭園正街或荷蘭園大馬路的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俗稱提督馬路的罅些喇提督大馬路、俗稱澳氹大橋的嘉樂庇總督大橋等。也有一些以街名的諧音而衍生的謔稱,例如把沙嘉都喇賈罷麗街稱作「沙煲罌罉街」;「巴素打你屁股街」或「揸把掃把打你屁股街」作巴素打爾古街等。
早期澳門的街道以原色碎石舖砌,罅隙較大。在1990年代澳葡政府重金在葡萄牙請來技師,在議事亭前地舖砌黑白相間的碎石,使之成為行人專用區。後來範圍不斷擴大,甚至在媽閣廟前地都舖上碎石。惟後期舖設的碎石造工不佳,大雨過後碎石脫落有礙觀瞻,且易絆倒行人。另外在市政當局在舊城區也舖設石板街。
每天早上,澳門的街頭可見到一些手持可發出「叮叮」聲響的敲擊銅器和手推車的人士行走,向居民收買廢鐵或其他欲棄置的大型傢具。一般居民通常稱從事這類行業的人士為「叮叮佬」,更曾一度被視為澳門的其中一種「傳統行業」。據政府新聞局出版的《澳門雜誌》報道,目前僅剩餘一名「叮叮佬」仍然繼續從事此行業。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E%B3%E9%96%80&variant=zh-tw
澳門,古老而又年青的城市。
她的名字最早記載於明朝史書,叫做“蠔鏡”(濠鏡),此後還有“濠江”、“海鏡”、“鏡湖”等多個別名。
概因四、五百年前,本地蠔產豐富,南北兩海灣,水靜灣圓,有如明鏡也。後來又稱作“澳”。“澳,泊囗;外國船隻停航寄泊的地方。”諸番求蠔鏡為“澳”,故稱“蠔鏡澳”。地屬香山縣,亦稱“香山澳”。至於今名”澳門”,其由來則有多種傳說,一“門”是中國內河通往海洋的海峽總稱,本地內港的媽閣廟,隔海同灣仔的銀坑相望,形成海峽像門;一說本地南面對開的仔、小橫琴、路環、大橫琴四島離立對峙,海水貫流其間,成十字門狀,所以亦有“十字門”之稱;又有一說本地南台山(媽閣廟山)和北台山(蓮峰山),兩山相封成門。總之,既是澳,亦有“門”,便稱澳門了。
十六世紀,葡萄牙人與日本人先後來華,他們都是利用澳門作為同中國通商的門戶。初來時,在媽閣廟處登陸,葡人因此稱澳門為“馬交”(MACAU),日人則稱之為“阿媽港”。
葡萄牙人在1535年中國明朝嘉靖十四年,取得在澳門停靠碼頭,進行貿易的便利。 1553年明朝嘉靖三十二年又藉詞在澳門登陸,1557年明朝嘉靖三十六年,開始在澳門定居。而葡人來華,是在1513年明武宗正德八年,比佔居澳門早四十多年。當時,葡萄牙已於1510年佔領了印度果阿,1511年又攻佔馬六甲,海軍勢力指向中國。第一位到達中國的葡萄牙人是歐維士(Jorge Alvares),他率領的船隊於1513年在零丁島附近下錠。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葡人開始在澳門定居。(亦有一說葡人於1553年到浪白澳,1557年才從浪白澳移居澳門。)從此以後,葡人在澳門南灣沿岸一帶,依山建樓房築炮台,建城牆設崗哨,雄踞海畔,有澳門城之稱。內地商賈販夫邊民,聞風而來,在現時的十八間及營地大街一帶起屋開店。成行成市,故又叫做“澳門街”。
1568年8月,首位宗教領袖卡內羅(D.Belchi or Carneiro)來澳,為澳門第一任主教。1575年1月23日,澳門教區作為遠東第一個主教區正式成立,這樣,澳門又逐漸成為西方在中國的文化和宗教中心。到了1621年,全澳已有人囗兩萬多人,開設有鑄炮廠、船廠以及能生產軍械火藥的手工業作坊。不過,此時的地方行政及司法權力,仍然由中國掌握,直至十九世紀中葉。
1621年熹宗天啟元年,又在前山建寨,立參將府,陸海兵近兩千,大小船隻五十艘,分駐守放澳門外圍各島嶼。葡國同中國訂立澳門借地條約,是在1582年明神宗萬歷十年。條約規定澳門葡人每年向香山縣繳納地租五百兩白銀。
1614年萬歷四十二年,廣東又與澳葡訂約,立下禁例,諸如禁止買賣人囗,禁止買賣私貨等。1623年,葡國派遣馬土加路也(D.Francisco Mascarenhas)為澳門首任總督。
1842年宣宗道光二十二年,中英鴉片戰爭結束後,清政府腐敗無能,國勢日頹。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澳門總督亞馬留(Joao Ferreira do Amaral)單方面宣佈將澳門改為自由港,不准在澳門的中國海關和稅館繼續存在,中國官員及家屬被迫全部撤離。從此,葡萄牙佔領澳門,不僅停止向中國政府繳納租金和關稅,反過來向澳門華人徵收田賦,正式取得了澳門的行政權,並向東北擴展地界。因而激起華人反抗,同年八月發生亞馬留被華人青年斬殺事件,中葡(澳)關係一時緊張。澳葡仍然於1851年佔領仔,
葡萄牙一向重視澳門,1604年,當澳門軍民戰勝荷蘭侵略時,葡王約翰便以“天主聖名之城,無比忠貞”的稱號,頒賜給澳門,後來,又把澳門列為它的海外屬地,竟稱澳門為“省”。
1928年4月,中國政府通知葡國政府終止“和好通商條約”,未有結果。
1979年2月8日中葡建交,1980年3月澳督伊芝迪將軍首次應邀官式訪問北京,同年6月,廣東省省長習仲勛首次專程訪問澳門,1981年10月,新任澳督高斯達應廣東省省長的邀請,到廣東省作四天官式訪問,並順道訪問珠海特區。中國已於1972年3月在致聯合國非殖民化特委會主席的信件中指出:“香港、澳門屬於歷史遣留下來的帝國主義強加於中國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結果。香港和澳門是被英國和葡萄牙當局佔領的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解決香港、澳門問題完全是屬於中國主權範圍內的問題,根本不屬於通常的所謂‘殖民地’範疇。我國政府主張,在條件成熟時,用適當的方式和平解決港澳問題,在未解決以前維持現狀。”在中葡建交後,北京亦一再重申:澳門是中國的一個特區,中國領土、葡國管理,目前地位不變,對中國不成問題,希望澳門保持現狀,繼續穩定,華人和葡人大可放心致力發展經濟。這樣,澳門歷史邁入新的歷史里程,開辟了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的廣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