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字典是為字詞提供音韻、意思解釋、例句、用法等等的工具書。在西方,是沒有字典的概念,全是中國獨有的。 字典收字為主,亦會收詞。詞典或辭典收詞為主,也會收字。為了配合社會發展需求,詞典收詞數量激增並發展出不同對象、不同行業及不同用途的詞典。隨著吸收百科全書的元素,更有百科辭典的出現。
目錄[隱藏]
1 歷史
2 編纂的理念
3 編纂的技術
4 功能
5 字的排序
6 音標系統
7 類別
7.1 雙語字典
7.2 學生字典
8 常見內容
9 形式
9.1 主要漢語字典列表
10 主要出版商
11 著名辭典編纂人物
12 內部連結
13 外部連結
[編輯]
歷史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1/13/Erya-1996-07.jpg/180px-Erya-1996-07.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由中華書局出版的《爾雅》
東方最早的字典可算是《爾雅》,成書時期大約在漢朝之前,因為《爾雅》把字分類並作出解釋,儒家學者把《爾雅》歸類為訓詁。
及後,大約在公元30年-124年,漢朝許慎編寫說文解字,創立了六書理論,制定了中文字部首的基礎,是字書中的佼佼者。
1190年,即西夏乾佑庚戍二十一年,黨項人骨勒茂才完成了西夏的第一部西夏文中文雙語字典-《番漢合時掌中珠》,成為考古學家翻譯西夏文的依據。
在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第一部正名為字典的《康熙字典》正式面世。當中除了列舉字的出處外,還羅列《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等等的反切,並對同音切語加以歸併。
1815年,英國傳教士馬禮遜在澳門為了翻譯工作,編寫了中國第一部英語學習字典《華英字典》。馬禮遜在倫敦時候,曾經得到一名中國人的教導下學習一年漢語,抵達廣東後,曾翻譯《三字經》及《大學》,並且編寫過漢語語法書籍,所以對中國文化及語言有一定了解。因此在《華英字典》可以找到很多出自《紅樓夢》和《論語》的例句。《華英字典》是世界上第一本英漢-漢英對照的字典,篇幅大內容豐,有豐富的例句及解釋,並收錄大量成語、俗語。1844年衛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的《英華韻府歷階》及1847年麥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的《英漢字典》都把它當作參照基礎。
1866年,德國傳教士羅存德在香港出版一部兩卷本的《英華字典》,可算是香港最早的雙語字典。羅存德在1848年到香港傳福音,於1853年成為香港的中國福音傳道會的主要負責人。他曾編寫過《英話文法小引》及《英華行篋便覽》。
[編輯]
編纂的理念
規範主義或描述主義從來是編纂字典的兩個重要派別。
描述主義者認為人為的規範是很不自然的事情。規範主義者卻認為要保持語言的質素甚至純潔,不應該任意讓人在實際語言的運用中敗壞了語言本身。
在中國,正式使用字典一詞,始於《康熙字典》。根據《說文解字》,典是五帝的書本,神聖尊貴的大冊。其意義在於可以成為典範的書本,規範了字的意義及用法。這就是規範主義的例子。
在西方,字典(dictionary)源於拉丁文中的dictio-(字)或者dict-(說話)。其意義在於收集字詞及慣用語,描述日常語言的運用。這正是描述主義的例子。
[編輯]
編纂的技術
早期字典的編纂是由各地收集文章及口語記錄來作參考。編纂人把這些每一個字詞的資料一筆一筆地抄寫到資料卡上。因為例句不足,往往需要由編寫辭典的專家創造一些例句。由於早期的交通不便,記錄不全,抄寫緩慢,使編纂工作達至數十年,尤其是第一本辭典的編纂工作是十分浩大。
創立了語料庫.根據字詞出現比率建立字頻表,為語言學家及字典編纂人提供客觀的數據,加快編纂速度。
[編輯]
功能
現代的字典都提供了很多功能,其中兩大功能分別是:
以溝通為主,幫助對文字的理解及翻譯
以知識為主,針對某事物來尋獲知識
[編輯]
字的排序
中文字是表意文字,排列方式正是根據部首。部首在許慎創立時,共有540個,後來不斷歸納淘汰,《辭源》中的部首只剩下240餘個,到了《漢語大辭典》只有200餘個。在1925年之後,部分中文字典開始使用由王雲五發明的四角號碼檢字法,而大部分現代漢語字典的字詞卻跟據普通話音標來排列的。
[編輯]
音標系統
各地民族都為自己的語言發展一套音標系統。中文字的音標系統就是反切。把第一個字的音拼上第二個字的韻,再轉調而成。在書寫的時候不會把音標寫出來。
到了現代,西方詞典都使用國際音標。現代漢語詞典使用普通話的羅馬字母及4聲調符號(漢語拼音)作為音標系統。台灣出版的辭典就以注音符號作為音標系統。 香港的中文辭典仍然附註粵語注音。目前為止,有6套粵語注音的系統各自獨立發展,當中包括:
香港語言學學會
耶魯
萬國音標
廣州
黃錫凌
劉錫祥
[編輯]
類別
[編輯]
雙語字典
雙語字典有單向及雙向之分。主要是把外語字詞用母語來解釋,或者把母語的字詞用外語來解釋。雙向雙語字典基本上是兩本單向雙語字典合拼在一起,更同時使用外語及母語作解釋。
[編輯]
學生字典
針對學生學習的要求,字典收詞方面、意思解釋及例句選材方面儘量以容易明白為原則,並且加入插圖幫助解釋。
[編輯]
常見內容
為了提供更多功能,辭典會加入其他內容。例如:地方名稱、常見人名列表、度量衡、其他語言的字母表等等。
[編輯]
形式
字典常常以不同的型態出現。袖珍版本為了方便攜帶。袋裝版本容易放在口袋裡。精簡版本只收錄非常常用的字詞。軟皮版本價錢便宜一點。硬皮版本耐用一點。電子字典方便查詢。網上字典方便連接其他系統。更有發聲字典讓學生容易掌握發音。
[編輯]
主要漢語字典列表
韻書
《聲類》
《切韻》
《韻英》,唐代元庭堅
《廣韻》,宋朝陳彭年等著
《唐韻》
《古文四聲韻》,宋朝夏竦等著
《集韻》,宋朝丁度等撰、方成珪考正
《韻會》
《正韻》
《漢隸字源》
《金石文字辨異》
《韻鏡》
《七音略》
《禮部韻略》
《切韻指掌圖》
《五音集韻》
《古今韻會舉要》
《中原音韻》
《蒙古字韻》
《五方母音》
《音學五書》
《六書音均表》
《詩聲類》
《說文聲類》
《切韻考》
《成均圖》
《十韻彙編》
《五音集韻》,金朝韓道昭著
《古今韻會舉要》,元朝黃公紹編輯、熊忠舉要
《洪武正韻》,明朝樂韶鳳等撰
《俗書刊誤》,明朝焦竑著
《集韻考正》,清朝方成珪
字書
《干祿字書》,唐朝顏元孫著
《漢隸字源》,宋朝婁機著
《字鑑》,元朝李文仲著
《六書正》,元朝周伯琦著
《正字通》,明朝康熙戊午17年,張自烈著
《隸辨》,清朝顧藹吉著
《經典文字辨證書》,清朝畢沅著
《增廣字學舉隅》,清朝同治甲戌13年鐵珊著
《宋元以來俗字譜》,民國劉復著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c/Shuowen.jpg/180px-Shuowen.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汲古閣刻本《說文解字》十五卷
字典
《爾雅》
《說文解字》,漢朝許慎編著
《訓纂篇》
《字林》,晉朝呂忱
《字統》,後魏楊承慶
《玉篇》,梁顧野王
《一切經音義》,唐朝釋玄應
《開元文字音義》,唐朝唐玄宗
《字彙》,明朝萬曆年間梅膺祚
《字彙補》,清朝康熙5年,吳任臣著
《方言箋疏》,清朝錢繹撰
《康熙字典》,清朝康熙年間,張玉書及陳廷敬等編
《中華大字典》,陸費逵等編
《新華字典》
《漢語大字典》
《新部首大字典》
《大字源》
《中華字海》中華書局印行
《國音字典》中國大辭典編纂處
《同源字典》,王力出版。
《甲骨文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
《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
[編輯]
主要出版商
商務印書館
中華書局
[編輯]
著名辭典編纂人物
馬禮遜
羅存德
利瑪竇
衛三畏
麥都思
杜登
許慎
方毅、杜亞泉、孫硫珍、張元濟、傅運森
王雲五
王力
舒新城
呂叔湘
[編輯]
內部連結
詞典
電子詞典
en:Académie française
en:Dictionnaire de l'Académie française
[編輯]
外部連結
詞典學
呂叔湘先生對漢語詞典編纂事業的重大貢獻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
漢字文化圈的脫漢運動
字典 德語 Mitmach-Wörterbuch der Worterfindun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