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的政績

2006-10-18 2:01 am
唐玄宗有咩政職

回答 (3)

2006-10-18 2:07 am
✔ 最佳答案
玄宗之政績:

玄宗即位後,銳意針對政治上種種弊病加以改善。玄宗於開元時代的政績可稱述的方面甚多,現一一析述之:

1. 政治方面:

a. 任用賢能:唐自武韋之亂,政治上形成奢淫貪縱之風氣。玄宗登位後,重用賢臣,初用姚崇、宋璟,後用張九齡、韓休,此外尚有盧懷慎、張說、杜邏,一時賢臣先後繼起。他們各盡所長,忠於職守,政風為之一變。而且玄宗在開元初期,亦尚能納諫,政治遂能走上軌道。

b. 講求吏治:

1/ 玄宗廢除「斜封官」,嚴格執行官吏的考選辦法,採取張九齡的建議,制定內外官吏的遷調制度,選京官中有才識者,外放為都督刺史,增加他們的辦事能力及行政經驗。

2/ 又選都督刺史中有政績者,升任京官,內外互調,以溝通中央與地方的政情。

3/ 調整地方行政組織,將唐初十道改為十五道,各道置採訪使,監督地方州縣的長吏,考核地方的政績。

4/ 玄宗革除科舉之弊端,限制進士科及第人數,改善以往冗官日多的情況,以提高官吏的質素。



2. 經濟方面:

a. 崇尚節儉:

玄宗本人亦能崇尚節儉,對百官及後宮的服飾、器用都有限制,規定三品以下大臣,以及內宮后妃以下者,不得戴金玉之飾,又曾不准開採珠玉、織造錦繡、遣散宮女等。

b. 整頓戶籍:

開元九年(公元711年)曾以宇文融清查逃亡戶口及籍外田地,查獲巧偽甚多,共得八十多萬戶,使國家稅收及兵源增加。

c. 裁汰僧尼:

令12,000多僧尼還俗,並禁止營建寺院,鑄造佛像、寫經,由是節省因崇信佛法的奢侈耗費。



3. 文化方面:

a. 提倡儒術:玄宗早年對儒術頗為愛好,優待儒臣,置集賢書院,延聘褚無量入宮侍讀,搜羅群籍,得四萬八千餘卷。

b. 注重文教:令張說修定「五禮」,七年而成,定名為「開元禮」,此外也編定「唐六典」及「姓族系錄」等書。



4. 軍事方面:

a. 行募兵制:

唐高宗及武則天時,府兵制逐漸廢弛,玄宗乃採張說之議,改行「募兵制」。

b. 行 騎制:

公元722年,玄宗挑選府兵及 丁十二萬人為京師宿衛,後改稱「 騎」。

c. 設兵邊疆:

邊疆設十大兵鎮,派節度使統領,用以統率異族,鞏固疆土。



丙. 開元之治之影響:

玄宗開元年間,海內承平,百姓樂業,社會長期安定,人口自然增多。是時物價平賤,「米斗之錢十三」、「絹一匹值錢二百」,可見社會富庶,且玄宗又能糾正「武后之弊政」,於是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發展,至此達於極盛,是為黃金時代
2006-10-18 2:11 am
開元之治

[唐] 李昭道 明皇幸蜀圖延和元年(712年),受禪即位,改年號為「開元」;開元初年,勵精圖治,任用姚崇、宋璟等為相,革除弊害,鼓勵生產,經濟發展,史稱「開元之治」。杜甫《憶昔》有詩證:「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狼,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編輯]
安史之亂
晚期因驕奢淫逸,終日只顧與楊貴妃玩樂。楊貴妃原為他的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但玄宗竟不顧禮教,把她納為自己的妃子。他又倚信奸宦如李林甫、高力士、楊國忠和安祿山,任由他們把持朝政。天寶十四載(755年),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發動兵變,於時承平日久,民不知戰,河北州縣,望風瓦解。史稱「安史之亂」。玄宗出逃四川,途中兵變,士兵砍殺楊國忠,又逼玄宗賜死楊貴妃,立太子李亨為帝,父子分道揚鑣;李亨率一部份禁軍北趨靈武(今寧夏靈武西南),七月即位,改元至德,是為肅宗。李隆基與陳玄禮率另一部份禁軍南逃成都,後被尊為上皇天帝。從此唐朝由鼎盛時期轉入衰弱時期。至德二載,玄宗由成都還長安,居興慶宮(南內)。宦官李輔國離間玄宗與肅宗的關係,迫使玄宗遷居太極宮(西內)甘露殿。晚年憂鬱寡歡。葬於泰陵。

中國許多文學作品中的李隆基是感情專一的皇帝,民間習稱他為「唐明皇」,《異聞錄》載〈唐明皇遊月宮〉一事。他和楊貴妃的故事,透過白居易《長恨歌》和陳鴻《長恨歌傳》千古傳誦,其中以「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斷腸聲。」,「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乃千古絕唱。

[編輯]
家庭
[編輯]
妻妾
[編輯]
有皇后封號者
王皇后
武惠妃(追贈貞順皇后)
楊貴嬪(追贈元獻皇后)
[編輯]
其他嬪妃
楊貴妃
皇甫淑妃
趙麗妃
劉華妃
錢妃
皇甫德儀
武賢儀
郭順儀
董芳儀
柳婕妤
高婕妤
劉才人
閻才人
陳才人
鄭才人
高才人
常才人
鍾美人
盧美人
王美人
杜美人
曹野那姬
[編輯]
子女
[編輯]

奉天皇帝(靖德太子)(郯王)李琮(母劉華妃)
廢太子(郢王)李瑛(母趙麗妃)
唐肅宗 李亨(母楊貴嬪)
棣王李琰(母錢妃)
鄂王李瑤(母皇甫德儀)
靖恭太子(甄王)李琬(母劉華妃)
光王李琚(母劉才人)
夏悼王李一(母武惠妃)
儀王李璲(母劉華妃)
潁王李璬(母高婕妤)
懷哀王李敏(母武惠妃)
永王李璘(母郭順儀)
壽王李瑁(母武惠妃)
延王李玢(母柳婕妤)
盛王李琦(母武惠妃)
濟王李環(母鍾美人)
信王李瑝(母盧美人)
義王李玼(母閻才人)
陳王李珪(母王美人)
豐王李珙(母陳才人)
恆王李瑱(母鄭才人)
涼王李璿(母武賢儀)
汴哀王李璥(母武賢儀)
另有七人早夭,母親名氏與地位失傳。

[編輯]

永穆公主
常芬公主
孝昌公主
唐昌公主
靈昌公主
常山公主
萬安公主
上仙公主(母武惠妃)
懷思公主
晉國公主
新昌公主
臨晉公主(母皇甫淑妃)
衛國公主
真陽公主
信成公主
楚國公主
昌樂公主(母高才人)
永寧公主
宋國公主
齊國公主(母楊貴嬪)
咸宜公主(母武惠妃)
宜春公主
廣寧公主(母董芳儀)
萬春公主(母杜美人)
太華公主(母武惠妃)
壽光公主
樂城公主
新平公主(母常才人)
壽安公主(母曹野那姬)
2006-10-18 2:07 am
唐國力在開元年間達到了極點,但這個外表繁盛富強的背後卻潛優了重重的危機,腐蝕著唐的國基。唐鑑卷九范袓禹評:「其(唐玄宗)終也,惑女寵,極奢侈,求長生,悅禨祥,以一人之身而前後相反如此,由有所陷溺其心故也。」唐玄宗在位四十年,初時尚知革弊圖治,但隨著經濟富裕和社會安定,唐玄宗 驕侈日甚,疏於理政又追求聲色享樂,寵愛楊貴妃,信任楊國忠與李林甫等臣,以致朝政日非。再加上政治,經濟,軍事等制度之改變,率引起安史之亂的發生。尤其兵制改變,府兵已為了廣騎所代替,以往關中府兵兵力可統制四方的局勢不復存在,內地兵力空虛,國家的精兵猛將皆掌握在節度使手中,形成內輕外重之勢。助長安史之亂的產生。可知安史之亂與玄宗個人操守及國家制度之演變有著密切的關係,現論述如下:

關於玄宗個人的因素,主要有三種。即寵楊貴妃,生活窮奢極侈,好長生不老之法,導改政務廢弛,亂象漸生。玄宗晚年,厭於為治,遊宴後庭,初幸武惠妃,寵楊貴妃,於是禍胎宮掖,唐 几因此而中絕。玄宗自寵楊貴妃後亦厭於政事,治績不大如前。楊妃姿質豐艷,智算過人,每倩昐承迎,動移上意。宮中呼為「娘子」,禮數實同皇后。有姊三人,俱封國夫人,叔伯昆仲,並得美官。玄宗既寵揚貴妃,奢糜日甚,宮中供貴妃院,總錦刺銹之工,八七百人。妃之姊妹昆仲,奢侈尤甚,私第立戰,甲弟洞開,每構一堂,費逾千萬,見制度宏壯於己者,即徹而復造,土木之工不舍晝夜。韓,孚虎,秦三夫人,歲給錢千貫,為脂粉之貨。四方胳遺,其門如市。安祿山亦嘗母事貴妃。河北亂起,玄宗以太子為天下兵馬元帥。監撫軍國事,諸楊聚哭,貴妃替其陳清帝遂不行內禪。遂使賊氣益熾,然楊氏姊妹昆仲之淫侈貪賄,弄權致亂,實玄宗之荒淫有以啟之焉。

唐玄宗即任既久,國內承平,天下晏安,玄宗表現便判若兩人,不但縱情色酒,寵倖楊貴妃,並且花費無度,奢侈成風,任意賞賜,對楊氏恩寵備致,對大臣亦過於豪綽。生活既如此奢侈豪華,漸漸造成入不敷支,於是冀望臣下進獻,一時有進獻者俱得高官,政治由此漸趨腐化。玄宗初政,「焚後庭珠翠之玩,戎其奢也;禁女樂而出宮嬪,明其教也。」故開元之治,几致太平。惜晚年讌私,禍胎官掖。自於寶四載,冊壽王妃楊氏為貴妃後,宮中服玩,斷傷奢麗,於是聚歛之臣如宇文融,王 輩因緣以興,專事朘刻,州縣督送,歷年不止。凡非租庸政額者,皆積百寶,大盈庫以供天子燕私。玄宗生活既趨靡爛,於是政事外則委之李林甫,楊國忠,內則交付官高力士,自此唐政轉衰,大難將作,玄宗天寶以後厭於政事,漸事奢侈,恣意聚歛,務倖邊功,又崇信神仙,企求長生,政治遂由盛而衰,且寵信諂佞,政權先後委於李林甫,楊國忠,遂召安史之亂。

玄宗於心政理,妍佞如李林甫,楊國忠遂能蠹政。李林甫本唐宗室,開元二十二年始為相,然其「向無學術,僅能筆。」惟欲養君欲,導帝深居燕適,遂操權柄,公卿不由其門進,必被罪徙;趨附者,雖少人,且為重用。當時賢相如張九齡,李適之皆被排癠,其餘楊憤珍,張瑄等,緣坐數百人,並相誅除。以王 羅希奭為爪牙,數興大獄,衣冠為累息李林甫在任其間排斥異已,用胡人為節度使。杜其入相之路。此實玄宗政治衰落之關鍵。林甫居相位十九年,固寵市權欺蔽天子耳目,綱紀遂亂。唐鑑崔群亦謂:「人皆以天寶十四年安襐山反為亂始,臣獨以為開元二十四年罷張九齡相,專任李林甫,此理亂之所分也。」繼林甫者有楊國忠,國忠乃楊妃之族兄也。皆「責成胥吏,賄賂公行」。選官時則「私第暗定」。又專 帝嗜欲,不顧天不成敗,又寡謀矜躁,見安祿山方有寵,知終不出已下,乃暴發其反狀,屢激怒之,使之必反。後祿山終叛,一舉滔天,國忠實不得不任其責也。綜上所言,玄宗任用奸回,實致亂之由,至於安史之炬,亦由林甫燃之,國忠煽之,斷送唐室。

唐初行府兵制,但玄宗時代,缺乏遠見,變更軍事體制,又聽信李林甫之言,大量起用藩將為節度使,造成外重內輕的現象。唐行府兵之制,本上承周隋以來的一種地方性的軍事組織,其優點是國家不需花費巨量錢養質素優良,數目很大的兵額。時天下置府六百三十四,故中央兵力几佔全國半數,內重外輕,地方欲為變亂,殆無可能。及武後以還,府兵漸壞,至玄宗天寶八載,諸府無兵可交。而且府兵質數日差。另外,玄宗勒遠略,變軍制,重兵猛將,皆置塞上,弄致中央軍少而弱,邊兵多而強之現象,邊鎮之兵,悉統於十道節度使。節度使之任務主要在防邊然亦兼掌屯田,度支安撫,觀察等務,故漸成為邊彊之軍政,財政,行政長官,且其所統領之軍隊,非復征點輪番之府兵,而是召募長駐邊塞之建兒將得專兵,軍隊成為將帥之私人武裝力量,邊師遂有稱兵作亂能力。貞觀以來,蕃將雖以忠力奮,然猶不為上將,皆大臣總制之,先天,開元中,大臣若薛訥,張嘉貞,李適之等,皆自節度使入相天子。李林甫為相,欲杜其本,以固己權,乃說帝日:「以陞下雄才,國家富強,而夷狄未滅者,由文吏為將,憚矢石不身先,不如用蕃將。彼生而雄,養為上,長行陣天性然也。若陞下感而用之,使必死,夷狄不足圖也。」蓋林甫利其胡虜,無入相之資也。玄宗不察,遂納之,故安祿山得專三道勁兵,處十四年不徙,卒稱兵蕩覆天下。

綜觀而論,安史之亂主要是由於玄宗之個人因素以及兵制之改革所引致的。社會安定後,玄宗不理政事縱情色酒,又寵倖楊貴妃,誤信奸臣,率令到政治敗壞。另外,擁有強大的兵權的節度使出理,甚至威協著皇朝,即安史之亂。安史亂後。中央不得意的人,往往投奔河北藩鎮,由是造成唐代衰亂之局面。


收錄日期: 2021-04-12 23:16:5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17000051KK0260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