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青.........

2006-10-17 3:18 am
大家可唔可以話多d關於葵青嘅野俾我聽呀?

唔該~THANKS!

回答 (2)

2006-10-18 7:39 am
✔ 最佳答案
葵青區是香港十八個行政區域之一,於1985年4月1日從荃灣區中分拆出來,包括葵涌和青衣。其區議會最初稱為「葵涌及青衣區議會」,1988年4月1日改稱「葵青區議會」。

地理
「葵青區」北面以和宜合道、城門道、青山公路及德士古道為界,南面以呈祥道及荔景山路為界,西面以德士古道為界。面積1,991公頃,人口約486,000人。區內逾75%的居民居於公共屋邨。

正因葵青區南面以呈祥道為界,一些被人視為九龍的地區,如華荔邨、盈暉臺(第二和第三座)等位於荔園原址的住宅以及九華徑,都是屬於葵青區。反而位於上述地區以西的清麗苑是屬於深水埗區。造成這分界上的困難的原因是荔枝角以北一帶山脈不是九龍向西伸延的山脈(獅子山和大老山),而是新界大帽山向南伸延的山脈(金山和坳背山),香港政府亦不以金山和坳背山作為新九龍和新界的分界線,而決定在蝴蝶谷以西以公路為兩區的分界線。荔枝角填海前,荔枝角灣海岸以北數十米已經是深水埗區和當時的荃灣區分界線,而該區在當時是荔園門口的河谷和三角洲,因此要在這地區分辨九龍和新界實在有困難。2001年,深水埗區議會提出改為完全以荔景山路為兩區分界線,把華荔邨、盈暉臺(第二和第三座)納入九龍範圍,後來不了了之。此外,盈暉臺第一座原址是荔園門前的巴士站,因此仍屬於九龍一部分。事實上,該區居民由盈暉家居城西面向東面走,已不知不覺進入葵青區。

接近九龍西北的葵涌九華徑,由於山勢險要,曾多次於暴雨時發生山泥傾瀉。該區由於鄰近河谷,蚊蟲滋生特別活躍,因此登革熱和全港最高的誘蚊產卵指數曾在該區出現。

深水埗區、沙田區和葵青區的交點為於蝴蝶谷,即是在將落成的八號幹線上。

由於日治時期葵青區曾被劃為九龍,而且現在規劃署把葵青區劃作都會區,再者由九龍去葵涌不須像去沙田一定要上山路或過隧道,市民寫地址時把葵芳、葵興等寫成九龍葵芳、九龍葵興等並不罕見,但這其實是錯誤的,因為九龍不可能建有丁屋,但葵青區仍存有丁屋。

葵青區的填海地頗多,而葵芳站和葵興站兩個地鐵站亦是建於填海地上,只有荔景、葵盛、大連排道以東和青衣大部分屬於山地,中葵涌和舊荔園與九龍接壤的地方屬於河谷的沖積平原。

葵青區過去由多個小島(包括芒洲)、德士古半島和青衣組成。葵涌填海後,多個小島和德士古半島已不能再被辨認,現在葵青區只有一個大島,青衣島(包括已被接連的牙鷹洲)。

葵涌以南填海後,原本屬深水埗區的海域,部分變成葵青區的土地,並把昂船洲分開為屬葵青區的昂船洲西部和屬於深水埗區的昂船洲東部。

葵青區海域雖然位於新界,其大部分海域仍被香港政府定義為(維多利亞)港範圍。

另外,很多時被視為荃灣區的大窩口邨,實為葵青區範圍 (大窩口地鐵站在青山公路北面,則屬於荃灣區);很多時被視為葵青區的梨木樹邨,反而屬於荃灣區。

[編輯]
歷史
19世紀末,荃灣分為四個「約」:海壩、葵涌、青衣及石圍角,四約首領組成「荃灣安全局」,維持荃灣地區的治安。當中葵涌約及青衣約位於今日的葵青區。
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並把新界分成「八約」管治。現時的葵青區連同荃灣被劃入「九龍約」。
1906年,政府開始成立「理民府」制度來管治新界,把新界分成南北兩約,荃灣以北之地歸「北約」,荃灣則屬「南約」,所在地設在香港島。
1941年12月,日本領佔香港,荃灣被歸入九龍,自成一區稱為「荃灣區」。
1948年,立法局通過「新界行政法例」,荃灣再次歸入「南約」管轄。
1966年,荃灣從「南約」分治出來,獨立成約,稱為「荃灣約」。
1977年,政府宣佈在新界成立不同地區的諮詢委員會,在荃灣設立「荃灣地區諮詢委員會」,鞏固了日後成立「荃灣區議會」的基礎。
1985年4月1日,「葵涌及青衣區議會」從荃灣區中分拆出來。
1988年4月1日,「葵涌及青衣區議會」改稱「葵青區議會」。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1%B5%E9%9D%92%E5%8D%80&variant=zh-hk
2006-10-17 3:25 am
我住葵青的~~
你想知邊方面~
我都可以幫助你~
請補充


收錄日期: 2021-04-11 21:47:4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16000051KK0305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