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空氣污染

2006-10-17 2:51 am
甚麼是空氣污染

回答 (3)

2006-10-17 2:58 am
✔ 最佳答案
空氣污染(大氣污染)指一些危害人體健康及周邊環境的物質對大氣所造成的污染。這些物質可能是氣體、固體或液體懸浮物等。我們日常呼吸的空氣,是由多種化學物質所組成,最普遍的元素是氮,其次是氧。每種氣體的成份並不是固定的,會有輕微的轉變。如果空氣中的污染物數量少的話,對人體和環境的影響會比較輕微,但當這些污染物增加至危險的水平,我們就要想辦法把他們從空氣裡消除。
空氣污染主要可以分為化學污染和生物污染兩部份。也有人把噪音、熱量、輻射和光的污染歸入空氣污染的類別裡。
主要成因
一般的空氣污染成因可以大致分為天然和人為兩種原因:

天然的空氣污染:

火山活動
來自沙漠區或缺乏植被地區所颳起的風沙
來自動物排出的有毒氣體,如牛隻在消化完植物後所排放的甲烷。
山火所引起的煙
人為的空氣污染通常由於燃燒燃料引致,而這可能由下列各種活動引起:

畜牧時所引起的沙塵或化學殘餘物
一般工業活動
使用內燃機的汽車
燃燒煤炭起引起的污染
油漆或其他揮發性溶劑
氣溶膠
空氣污染不限於室外,室內的空氣也會受污染,但污染的機制有所不同。詳見室內空氣污染。
[編輯]

污染物
空氣的污染物可分為污染氣體和懸浮物。
常見的污染氣體包括:

可以和水混合而成酸雨的酸性氣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氟氯碳化物(CFCs);
對人體有毒氣體,如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等。
對流層臭氧。 (註:在對流層以上的臭氧,如果在平流層的話,不會擴散;在電離層的話,可以阻擋紫外光及其他來自太陽的強烈幅射,反而對環境有好處。)
懸浮物通常以顆粒的大小來區分,而當中的可吸入懸浮粒子則可影響人體。這些可吸入懸浮粒子還可以再細分為PM10和PM2.5兩類:

PM10﹝即直徑小於10微米﹞的顆粒,這種顆粒不能被身體的防禦機制阻擋,可以直達肺部,所以十分危險;
PM2.5的顆粒比PM10的更危險,因為它的顆粒小於2.5微米,可以穿透肺泡到達血液。
直徑約為0.1mm的粉塵有超過50%會沉積在肺部,含矽的粉塵更會對人體造成永久傷害,例如引致矽肺病。
香煙塵是常見的懸浮微粒,因粒徑小(在0.001-0.1mm之間)、擴散力強,在靜止空氣中幾乎可以不沉落,不僅即時可見污染惡果,長期吸入更可以導致肺癌。
其他常見的懸浮粒子:

矽Silicon、鋁aluminum、鈣calcium、錳manganese、鐵iron (來源: 泥土/地殼和建築活動)
釩Vanadium、鎳nickel (來源: 以油作為燃料的燃燒工序)
鎘cadmium 、碳氫化合物hydrocarbons (來源: 焚化)
碳、鉛lead、溴bromine、 碳氫化合物 (來源: 汽車廢氣)
鈉Sodium、氯chloride、鎂、鉀potassium (來源:海洋)
硝酸鹽Nitrate、硫酸鹽sulphate、銨 ammonium (來源: 次生污染形成物)
[編輯]

影響
  空氣污染可嚴重影響個人健康、生態系統和社會。

個人健康: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氣體和懸浮粒子可刺激呼吸系統、眼睛,做成不適;高濃度時可引發心臟病及呼吸系統疾病。
一氧化碳與身體血紅蛋白結合,形成不易分解的碳氧血紅蛋白,影響血液運送氧氣的能力。
鉛影響人的神經系統,令兒童智力發展遲緩。
二氧化氮在陽光下與空氣中的碳氫化合物產生化學作用,形成對流層臭氧和硝酸過氧化乙醘﹝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成份﹞
碳氫化合物,尤其是多環性芳香化合物可致癌。
氟氯碳化物會破壞臭氧層,導致更多紫外線抵達地面,增加患癌的機會。

生態系統:

煙塵等粒子覆蓋植物的葉片,阻礙植物吸收陽光,因此降低光合作用的效率。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溶於空氣中的水份,形成酸雨、酸霧、酸雪,或直接溶於水體﹝湖泊、溪澗﹞,降低水土酸鹼度,使植物和水中生物死亡。
二氧化硫能直接殺死地衣。

社會:

酸雨侵蝕金屬及大理石建築、雕像,毀壞戶外文物、藝術品。
酸雨降低土壤酸鹼度,降低農產品收成。
光化學煙霧降低能見度,影響旅遊業及對空中交通造成危險。
因空氣污染而致病的人口造成醫療負擔。
[編輯]

污染物的測量
一般用μg/m3﹝微克 /每立方米﹞作為單位;也有用PPM(parts per million,百萬分率)作為單位。
一般常見單一污染物測量:

可吸入懸浮粒子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臭氧
碳氫化合物
可構成懸浮微粒的化學物質: 鋇barium、銅copper、鈹beryllium、汞mercury、鉻chromium、砷 arsenic 和 氟化物 fluoride
但政府絕少公佈含量。
[編輯]

測量空氣污染數值注意事項

在不同天氣、風向、風速、氣溫、相對濕度下測量得的各項數值有差異;

在週末/工作天; 繁忙非繁/忙時段; 空氣污染高峰時間, 測量得的數值有差異。 
[編輯]

以空氣污染指數報告空氣污染
空氣污染指數(API, Air Pollution Index)是一個表達空氣污染程度的數值,而每國標準不同。
好處:

簡單。
缺點:

含糊抽象、太籠統。
[編輯]

減低空氣污染的計劃
[編輯]

如何以個人的行動去減低空氣污染

盡量騎乘自行車取代機車
使用環保電池
減少使用含氣溶膠的產品如噴髮劑。
候車時關掉引擎,減少汽車廢氣。
避免使用含氟氯碳化物的產品。
替汽車安裝催化轉化器(catalytic converter),把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及二氧化氮轉化為水、二氧化碳和氮氣。
使用無鉛汽油和超低含硫量柴油,避免鉛化合物和二氧化硫的產生。
盡量使用公共運輸工具。
2006-10-17 9:07 pm
空氣污染(大氣污染)指一些危害人體健康及周邊環境的物質對大氣所造成的污染。這些物質可能是氣體、固體或液體懸浮物等。我們日常呼吸的空氣,是由多種化學物質所組成,最普遍的元素是氮,其次是氧。每種氣體的成份並不是固定的,會有輕微的轉變。如果空氣中的污染物數量少的話,對人體和環境的影響會比較輕微,但當這些污染物增加至危險的水平,我們就要想辦法把他們從空氣裡消除。

空氣污染主要可以分為化學污染和生物污染兩部份。也有人把噪音、熱量、輻射和光的污染歸入空氣污染的類別裡。
一般的空氣污染成因可以大致分為天然和人為兩種原因:

天然的空氣污染:
火山活動
來自沙漠區或缺乏植被地區所颳起的風沙
來自動物排出的有毒氣體,如牛隻在消化完植物後所排放的甲烷。
山火所引起的煙
人為的空氣污染通常由於燃燒燃料引致,而這可能由下列各種活動引起:
畜牧時所引起的沙塵或化學殘餘物
一般工業活動
使用內燃機的汽車
燃燒煤炭起引起的污染
油漆或其他揮發性溶劑
氣溶膠
空氣污染不限於室外,室內的空氣也會受污染,但污染的機制有所不同。詳見室內空氣污染。
空氣的污染物可分為污染氣體和懸浮物。

常見的污染氣體包括:

可以和水混合而成酸雨的酸性氣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氟氯碳化物(CFCs);
對人體有毒氣體,如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等。
對流層臭氧。 (註:在對流層以上的臭氧,如果在平流層的話,不會擴散;在電離層的話,可以阻擋紫外光及其他來自太陽的強烈幅射,反而對環境有好處。)
懸浮物通常以顆粒的大小來區分,而當中的可吸入懸浮粒子則可影響人體。這些可吸入懸浮粒子還可以再細分為PM10和PM2.5兩類:

PM10﹝即直徑小於10微米﹞的顆粒,這種顆粒不能被身體的防禦機制阻擋,可以直達肺部,所以十分危險;
PM2.5的顆粒比PM10的更危險,因為它的顆粒小於2.5微米,可以穿透肺泡到達血液。
直徑約為0.1mm的粉塵有超過50%會沉積在肺部,含矽的粉塵更會對人體造成永久傷害,例如引致矽肺病。
香煙塵是常見的懸浮微粒,因粒徑小(在0.001-0.1mm之間)、擴散力強,在靜止空氣中幾乎可以不沉落,不僅即時可見污染惡果,長期吸入更可以導致肺癌。

其他常見的懸浮粒子:

矽Silicon、鋁aluminum、鈣calcium、錳manganese、鐵iron (來源: 泥土/地殼和建築活動)
釩Vanadium、鎳nickel (來源: 以油作為燃料的燃燒工序)
鎘cadmium 、碳氫化合物hydrocarbons (來源: 焚化)
碳、鉛lead、溴bromine、 碳氫化合物 (來源: 汽車廢氣)
鈉Sodium、氯chloride、鎂、鉀potassium (來源:海洋)
硝酸鹽Nitrate、硫酸鹽sulphate、銨 ammonium (來源: 次生污染形成物)
空氣污染可嚴重影響個人健康、生態系統和社會。

個人健康: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氣體和懸浮粒子可刺激呼吸系統、眼睛,做成不適;高濃度時可引發心臟病及呼吸系統疾病。
一氧化碳與身體血紅蛋白結合,形成不易分解的碳氧血紅蛋白,影響血液運送氧氣的能力。
鉛影響人的神經系統,令兒童智力發展遲緩。
二氧化氮在陽光下與空氣中的碳氫化合物產生化學作用,形成對流層臭氧和硝酸過氧化乙醘﹝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成份﹞
碳氫化合物,尤其是多環性芳香化合物可致癌。
氟氯碳化物會破壞臭氧層,導致更多紫外線抵達地面,增加患癌的機會。
生態系統:
煙塵等粒子覆蓋植物的葉片,阻礙植物吸收陽光,因此降低光合作用的效率。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溶於空氣中的水份,形成酸雨、酸霧、酸雪,或直接溶於水體﹝湖泊、溪澗﹞,降低水土酸鹼度,使植物和水中生物死亡。
二氧化硫能直接殺死地衣。
社會:
酸雨侵蝕金屬及大理石建築、雕像,毀壞戶外文物、藝術品。
酸雨降低土壤酸鹼度,降低農產品收成。
光化學煙霧降低能見度,影響旅遊業及對空中交通造成危險。
因空氣污染而致病的人口造成醫療負擔。
污染物的測量
一般用μg/m3﹝微克 /每立方米﹞作為單位;也有用PPM(parts per million,百萬分率)作為單位。

一般常見單一污染物測量:

可吸入懸浮粒子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臭氧
碳氫化合物
可構成懸浮微粒的化學物質: 鋇barium、銅copper、鈹beryllium、汞mercury、鉻chromium、砷 arsenic 和 氟化物 fluoride
但政府絕少公佈含量。
如何以個人的行動去減低空氣污染
盡量騎乘自行車取代機車
使用環保電池
減少使用含氣溶膠的產品如噴髮劑。
候車時關掉引擎,減少汽車廢氣。
避免使用含氟氯碳化物的產品。
替汽車安裝催化轉化器(catalytic converter),把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及二氧化氮轉化為水、二氧化碳和氮氣。
使用無鉛汽油和超低含硫量柴油,避免鉛化合物和二氧化硫的產生。
盡量使用公共運輸工具。
2006-10-17 2:55 am
所謂空氣污染,即指空氣中含有一種或多種污染物,其存在的量、性質及時間會傷害到人類、植物及動物的生命,損害財物,或干擾舒適的生活環境,如臭味的存在。換言之,只要是某一種物質其存在的量、性質及時間足夠對人類或其他生物、財物產生影響者,我們就可以稱其為空氣污染物;而其存在造成之現象,就是空氣污染。 在了解何種物質進入空氣中會造成污染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乾淨空氣的組成。乾淨空氣的組成如表一所示:通常我們所謂的「空氣污染物」如二氧化氮、臭氧。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物質,在乾淨空氣中之含量均極微少;但在受到污染的情形下,這些特定物質中的某些種類會大量增加。換言之,某些物質在空氣中不正常的增量就產生空氣污染的情形。

空氣污染的來源成因
空氣污染的產生大致可分為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由於大自然本身具有自淨作用,因此真正會造成大氣環境迫受嚴重破壞的原因應該是由於人類活動範圍、活動種類的擴大與改變。以前人類總是走路、用動物拉車,後有自行車,而後才有摩托車、汽車飛機輪船等,以致使用了大量能源,再加上科學發達、工業發展,生產程序更加複雜,原料、半成品、成品在運送、貯存、生產及使用過程中排放到大氣中,其中有許多是自然能力很難分解或稀釋的化學物質。以消耗能源來看,根據統計資料顯示燃燒l公升重油約需要11800公升的空氣,然後會排出二氧化碳1500公升、水蒸氣1200公升、二氧化硫6.3公升以及氮氧化物1.9公升,實在是相當龐大的數字。 人為因素依性質可分為固定空氣污染源及移動空氣污染源,前者如工廠、 住戶使用燃料、露天燃燒等,後者如汽機車、輪船、飛機等交通工具之排氣。如果依污染物的種類來看,懸浮微粒產生的來源包括交通工具(汽機車、飛機 、火車、輪船等)、燃燒不同燃料的固定污染源(燃料包括煤、燃料油、天然 氣、木材等)、火災(森林大火)。以及由於機械力如輪胎和馬路之摩擦、土木營造施工、礦石開挖生產等。而一氧化碳主要是由燃料燃燒所造成,在市區則主要來自汽機車之排放,但其他污染源的燃燒過程也有可能排放,如燒稻草、垃圾等幾種主要空氣污染物的來源。硫氧化物主要來自固定污染源的燃燒過程,其他因素所佔比例較小(如硫酸工廠、煉鋼工廠);硫的來源則因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中原本就含硫,所以在燃燒中與氧化合生成。氮氧化物的兩個主要來源是交通工具(汽車)和工廠,它的起因是空氣中的氮在高溫的狀態下氧化或是燃料中的合氮化物氧化而成。至於碳氫化合物的來源除了汽車外,顏 料、油漆工廠及乾洗店等使用的有機溶劑蒸發也是重大來源。

(一)替代。替代的方法很多,舉例來說如 (1)我們可以改變生活型態,使用較少能源; (2)我們可以使用較少污染的科技達到我們想要的生活水準; (3)我們可以使用其他較少污染的能源等等。

(二)減量。我們可以維持現有的生活型態,但減少從事活動的次數或規模 。譬如說開較小的車(省油)、利用大眾捷運系統(減少耗油)、利用科 技的進步使能源的消耗更有效率等。

(三)去除燃料中會產生污染的物質。如減少煤中的含硫量或汽油中約含鉛 量等。

(四)不要使污染物進入空氣中。譬如在汽車內加裝觸媒轉化器或在煙囪前 加裝洗滌塔等。

(五)去除空氣中的污染物。這個工作比較困難,因為空氣的範圍很大,要 將其收集起來,再利用如洗滌塔的設備來去除污染物,需要投入許多 成本。最好是在污染物還沒有進入大氣前先去除掉:較為經濟可行。

(六)保護受體。所謂受體,就是指前面所提到會受到空氣污染影響的物體 ,可能是人、動植物,也可能是建築物、河川湖水等。保護受體的方 式如:在建築物或雕像等的外層塗上保護膜、培育具抵抗力的植物種 類、加石灰到湖水中、以避免酸化、在空氣污染情況嚴重時通知人們 減少戶外活動並命令污染源減少排放等。 在這些項目中,有些是一般人可以從事的,有些工作則是必須由工程師、 專家或政府來進行。


收錄日期: 2021-04-18 23:29:5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16000051KK0275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