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之初,黃老學派的「清靜無為」思想成了治政之主導思想。黃老學派亦即道家學派,該派把黃帝、老子尊奉為創始人,主張「無為而治」的統治術,認為治政者只要政治措施簡單,不多生事端,老百姓就能安靜下來而不會起來造反。高祖時就已推行「無為而治」,惠帝繼之。到了文帝及其子景帝執政期間,進一步大力執行「與民休息」、「無為而治」之政策。
無為而治
莊子主張「無為而治」,反對用任何手段治理百姓,其政治原則是純任自然,返樸歸真,順乎民情,行不言之教,使教化普及,人民無欲而天下足,無為而萬物化。莊子又認為「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自已應先安立己道,然後才去扶助別人建立道德。治理天下時應心情淡泊,順應本性,無所偏私,天下自然太平。同時,由於古今情勢不同,禮義法度隨時會變,所以仁義是先王暫時的治理工具,不可執守久居。
與民休息
與即給與、幫助;休息即休養生息。「與民休息」意謂在保證王朝統治的前提下,盡量讓百姓休養生息,鼓勵生產,輕徭薄賦,不向外開拓。
秦亡後,由於久經戰亂,社會蕭條,人民困苦;西漢立國,為使國力慢慢回復,故採取一系列措施,以改善情況。高祖時,曾下令解散大量軍隊, 讓兵士回鄉務農;提倡「重農抑商」,不妄作邊釁,不擾農時,讓農民有時間從事生產;又減免賦稅徭役,減輕人民負擔;他還令富豪遷徙,杜絕土地兼併。
文帝即位,繼續推行高祖時的與民休息政策,他先廢除連坐法,又把賦稅由高祖時的十五稅一減為三十稅一,甚至曾一度全免,丁男徭役則由一年一次改為三年一次。而文帝亦以身作則,生活十分樸素。至其子景帝登位,秉承傳統,繼續採取與民休息政策,他正式把三十稅一定為制度,又興辦水利,使社會進一步安定、繁榮。
由是漢初與民休息,社會經濟逐漸復甦,百姓人心樂足,出現了錢幣久久不用數不盡,糧食年年屯積吃不完的豐裕景象。
http://www.china10k. com/Trad/history/2/2 2/22z/22z06/22z0609. htm
http://www.chicultur e.net/0302/html/c01/ 0302c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