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革命與孫中山的關係'''

2006-10-16 5:33 pm
關於革命與孫中山的關係'''

回答 (1)

2006-10-16 5:40 pm
✔ 最佳答案
辛亥革命是指一場發生在清宣統三年(1911年),旨在推翻清朝君主政體,建立共和政體的革命。辛亥革命成功顛覆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帝制,開啟了民主共和新紀元。在中國農曆的干支紀年法中,1911年為辛亥年,故稱爲辛亥革命。

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由1911年10月10日爆發武昌起義,至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這一段時間的歷史。辛亥革命另一種廣義的用法,指自清末開始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滿清統治結束為止。

國情
1840年發生的鴉片戰爭,一般認為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中國長期的閉關自守終於被迫劃上句號。國內部分官員及知識分子開始明白不變革並不足以應付中國千年未逢的挑戰。1860年代至1890年代(同治至光緒初年)的洋務運動,是一場由清室自發的改革。其重點為改良生產技術,透過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和生產方式,試圖以興辦工商業來加強中國的國力。然而中國在1894年的甲午戰爭再敗於日本,顯示只限於技術層面的洋務運動,並未能根本改變中國的落後。


康有為,維新派成員之一自1895年的公車上書,國內開始出現民間問政的風氣,在知識份子中普遍出現要求更深層的改革。當中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物成為維新派,主張在體制內的改良,提倡效法日本及俄國,在皇權之下大幅改變政治及社會制度。維新得到光緒皇帝的支持,而得以在1898年開展戊戌變法。但是進行103天以後,因清室內保守勢力發動政變而告流產。部份維新人物流亡海外後,主張繼續維持皇室;實行類似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將政治實權逐漸交出至民選政府,主張這種變革方法的當時被稱為「保皇黨」或「立憲派」。

在義和團事件及八國聯軍的打擊下,在民主形勢推動下,以慈禧為首的清政府開始推行康梁在戊戌變法中所提出的改革方案。其中影響最大的政策,是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廢除了延續一千三百年的科舉制度,開始興辦新式學堂。到辛亥革命前,全國已經有6萬多所新式學堂。廢除科舉後,大量以參加科舉謀求官職的傳統文人失去了出路。

此外,清政府於1906年9月1日宣佈「預備仿行憲政」,頒佈《欽定憲法大綱》。即立憲運動。

其後各省選出了以地方士紳為主要成分的諮議局代表,這些各省的實權人物,要求清政府加速推行制憲,成立內閣,但屢為清政府所阻。而宣統三年(1911年)5月所成立的內閣竟然是以慶親王奕劻為總理大臣,13名內閣成員有9名是滿族,7名是皇族的皇族內閣,更使立憲派人士大為失望。也因此種下在武昌起義之後,各省的士紳由支持立憲轉而附和和支持革命。

[編輯]
編練新軍

正在訓練中的北洋新軍清朝末年,以八旗、漢人綠營爲主的舊式軍隊已失去戰鬥力。平定太平天國時主要倚靠的是已是地方武力。甲午戰爭後,因舊式軍隊已落伍,加上為免兵權旁落,清政府於1901年年起決定對陸軍進行全面改革,計劃在全國練新式陸軍36鎮,以取代八旗、綠營及地方的防營。當中北洋新軍6 鎮直屬朝廷,由袁世凱所編練的「新建陸軍」擴編。其餘各省亦由地方巡撫、總督負責編練新軍。爲了培養新軍的軍官,各地開辦了許多新軍學堂。部份地方的新軍(如張之洞主持的湖南)大量起用為留學生為軍官;相反北洋新軍中留學生極少。

[編輯]
反滿思潮
滿漢問題,在清初長期的盛世、文字獄的壓抑以及薙髮制度的影響之下,到了清中葉的思想中,已經幾乎不成問題,絕大多數的漢人對於統治者為滿人一事已不甚在意。但隨著清朝統治的日漸衰弱,首先在太平天國革命中,開始再度引出了滿漢問題。到了1890年代以後,排滿思想更是再度大興,明末遺老的著作成為當時人的重要思想資源,例如原本並不著名的王夫之的著作在清末重新被發現,成為當時知識分子們的重要讀物。許多革命人士更是藉反滿思潮來鼓吹革命,最著名的反滿宣傳著作如鄒容的《革命軍》等,對於年輕的革命參與者們造成很大的影響。雖然一些革命家如孫中山在種族革命之外,所強調的是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改革,但清末革命最主要源動力仍是排滿反滿的思潮。

但在推翻滿清後,口號也迅速地從「打倒韃虜」改為「五族共和」,以求統一分崩離析的中國。

[編輯]
革命組織
革命的主要組織有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以及後來成立的中國同盟會。除此以外,還有共進會,文學社,同盟會中的丈夫團等。

興中會主要在華南一帶開展活動,光復會在江蘇,浙江,上海一帶開展活動,華興會主要在湖南開展活動,共進會在長江流域開展活動,而後來成立的同盟會是全國革命力量的一個鬆散同盟,同盟會會員還在各地建立了各種同盟會的外圍組織。

革命的領導者主要有孫中山、黃興、宋教仁、蔡元培、趙聲、章炳麟、陶成章等。

[編輯]
政治主張
革命者的主要政治主張有推翻滿清統治,恢復漢人江山,建立共和體制等。成立於1894年11月24日的興中會的宗旨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成立於1904年2月15日的華興會的政治主張是「驅逐韃虜,復興中華」。1905年8月20日成立的中國同盟會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綱領,其中「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被認為是民族主義,「創立民國」被認為是民權主義,「平均地權」被認為是民生主義。

但是革命黨在宣傳政治主張時,更多地是宣傳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內容,這樣能夠煽動起民眾的反滿情緒,更重要地是能最大程度上的團結各種力量。至於清朝覆滅後,採取什麼樣的政治制度,進行什麼樣的社會改革,當時的人都認為等取得成功以後再考慮。

[編輯]
發展歷史
1890年代,不少人開始主張以暴力革命徹底推翻由滿人成立的皇朝及帝制,建立類似法國及美國的共和政體。最早主張革命的人多數集中在海外,以留學生、華僑青年為多。最早期的革命團體亦是在海外成立,當中由楊衢雲為骨幹的輔仁文社在1890年左右即成立於香港。而孫中山亦於1894年11月24日在檀香山首次組織興中會,為革命籌措經費。二者後來在1895年1月在香港合併,繼續稱之為興中會,並且於同年10月26日首次在廣州發動武裝暴動起義,但並未取得成功。孫、楊二人亦因此而被通緝,並被香港當局禁止入境。孫中山於次年在倫敦為清廷所綁架,事件成為國際新聞,孫亦因而聞名國際。楊衢雲則在1901年被清吏在香港刺殺。

1900年,中國北部爆發義和團事件。清朝皇室在事件中的拙劣舉措使其威信大幅下降。1901年的辛丑條約簽訂後,國內的知識份子更感受到中國正面對前所未有的危機。自甲午戰爭起,中國派往海外留學的學生大量增加,當中以日本為數最多,1904年時一度達到二萬多人,不少為官費留學。革命的思想在留學生中廣為散播,主張革命的學生成立各種團體,發行刊物鼓吹民主革命。當中章炳麟、鄒容、陳天華等在日本非常活躍。後來不少留學生歸國,成為國內革命組織的骨幹。

1903年日俄在中國東北開戰,滿清政府劃出部份國土讓兩國交戰而自稱保持中立;皇室內更有人稱滿清的國土,「寧贈友邦,不予家奴」,令革命救亡的呼聲更高。各種革命團體亦於此時紛紛在國內出現。最主要有黃興領導的華興會(1904年在長沙成立,成員有黃興、劉揆一、宋教仁等,以湖南青年為主), 以及陶成章、蔡元培領導的光復會(1904年10月在上海成立,為會長,成員包括秋瑾、章炳麟等,以江浙青年為主);此外有更多各式各樣的革命小團體,如江蘇的勵志學會、強國會,四川的公強會,福建的益聞會、漢族獨立會,江西的易知社,安徽的岳王會,廣州的群智社等等。這些革命團體不一定互相隸屬,而且多數帶有地方色彩。但大致上他們都有相同的目標:謀求推翻滿清、恢復漢人原來的江山;建立類似美國的共和制國家。當中推翻滿清的訴求著重滿漢之分;而要求恢復的江山亦只限以漢人為主的十八省,東北三省、新疆、西藏及內外蒙都被排除。排滿的態度正與中國各地方地下幫會「反清」傳統相通。故此不少革命組織都有藉助秘密會黨的勢力進行革命。例如華興會與哥老會,光復會與青幫,興中會與三合會皆有密切關係;而孫中山亦為洪門致公堂的會員。

孫中山在1905年夏,在日本成功聯合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在8月20日於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並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綱領,在《民報》(原名《二十世紀之支那》,為華興會機關刊物,同盟會成立後易名民報)上闡述了這一觀點。同盟會積極宣傳他們的思想,大力推動群眾的覺醒。《民報》在章炳麟、陶成章等主編下,由胡漢民、汪精衞等執筆,與主張保皇、由康有為、梁啟超執筆的《新民叢報》展開激烈論戰,成為革命思想的重要陣地。同盟會雖在1907年曾一度出再次分裂(孫中山因未經眾議收受日本政府資助,光復會退出。孫中山與汪精衞、胡漢民等於南洋另組總部;黃興則繼續支持孫中山),但是在革命中仍起極為重要的作用。

1906年2月,日知會召開成立大會,由劉靜庵主持,到會的還有孫武、張難先、何季達、馮牧民等百餘人。日知會的前身是武昌美國聖公會下設的一個閱報室,日知會,注重在學生、新軍和會黨中灌輸新知識和革命思想。後來日知會成爲同盟會湖北分會的機關。

1906年起,陳去病等人在江南先後組織成立黃社、神交社、匡社等文學團體,1909年又組織成立南社,通過文學創作傳播新思想。

1907年七月,在東京的部分同盟會會員主張在長江流域發動革命。劉揆一、焦達峰、張伯祥、孫武等人在東京成立共進會。共進會性質及綱領與同盟會幾乎相同,但不直接隸屬同盟會。共進會是武昌起義的領導組織之一。

收錄日期: 2021-04-29 00:35:4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16000051KK0073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