筲箕灣既特色街道有咩,,,,

2006-10-16 2:58 pm
請講由來,,,現在既情況,,,以前做d咩

回答 (2)

2006-10-16 3:12 pm
✔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4/42/SKWstreet1.jpg/300px-SKWstreet1.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筲箕灣道
筲箕灣位於香港島的中心北岸之東,是香港最早期被開發的地區之一。自開埠以前,已經有漁民在此海灣居住。地區行政上,筲箕灣屬於東區。
地理位置
筲箕灣位於鰂魚涌以東,柴灣以西。東至香港海防博物館、鯉魚門渡假村及大潭道,西面普遍以英皇道結束及筲箕灣道開始之處作為分界線。值得留意的是,雖然鯉魚門度假村及鯉魚門炮台位於筲箕灣,但香港人一般指的鯉魚門是位於觀塘區油塘。
而海晏街以西的筲箕灣西部,一般被稱為西灣河區,但太安樓以北的新填海區,一般稱之為鯉景灣;東區走廊以北的筲箕灣北部,一般被稱為愛秩序灣;阿公岩道一帶的筲箕灣東部,一般被稱為阿公岩。
[編輯]

地名起源
筲箕灣本來是一個海灣,因為水域很圓,像一個大筲箕,因而為名。不過,坊間亦有兩個傳說是與筲箕灣的地名起源有關。第一個傳說指於南宋末年,有一個叫張進的人隨海軍船艦到九龍半島一帶,經過現時的筲箕灣時,他不小心將他祖先給他的家傳之寶筲箕跌到海中,所以這個海灣就稱為筲箕灣。而另一個傳說則是於清朝初期,有一個叫朱蒂的漁民,結婚後不久丈夫就去世,並誕下一個遺腹子,取名作阿蝦。他雖然是一個好孩子,但後來因感染了天花而變盲。到了阿蝦15歲時,母親亦感染重病。為了養活母親,他便用筲箕於現時的筲箕灣行乞為生。後來有一日天氣異常惡劣,阿蝦被海浪沖走,只留下筲箕於岸邊。為紀念阿蝦的事跡,當地居民將這個海灣改名為筲箕灣。然而,由於筲箕灣這個地名,早於明朝萬曆年間編寫的航海圖《粵大記》中出現,故第二個傳說的可信性有限。
此外,筲箕灣亦曾被稱為餓人灣。傳說明朝時期,有一隊商船因颱風而被逼於現時的筲箕灣登陸。當他們找尋食物時,但卻無法找到,連當地居民也無法找到。結果他們在離開前都無法充饑,因此而戲謔這個海灣為餓人灣。
[編輯]

歷史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6/6e/SKWfishmarket1.jpg/300px-SKWfishmarket1.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筲箕灣魚類批發市場
早期香港漁民主要集中於柴灣一帶。十八世紀中葉,有漁民發現筲箕灣為避風良港,所以陸續吸引漁船停泊於筲箕灣。同時亦有一些來自惠州的客家人於筲箕灣山頭開採花崗岩,並在岸邊建簡陋房屋。據1841年人口普查,筲箕灣人口約200人,佔香港島人口(4350人)約5%,大部份居於艇中。其後海盜問題嚴重,1860年港督麥當奴決定整頓該區,拆毀凌亂蓋搭的房屋,重新建屋辟路,並設立派出所方便警察打擊海盜。
1911年,筲箕灣人口增至7000人。1920年代筲箕灣出現一些小型工業,為筲箕灣成為工業區開始。而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批中國大陸的難民踴入筲箕灣,建立了13條山村。山村多以簡陋的鐵皮屋組成,衞生環境普遍差劣。
一直到了1960年代,香港政府大規模整頓開發筲箕灣,興建大量公共房屋(如:1964年落成的明華大廈等),並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而於1967年起,政府開始清拆山上的簡陋房屋,但進度一直緩慢。直至1983年,筲箕灣山邊的聖十字徑發生大火,燒毀不少居民的家園,亦使政府決心整頓,開始全面清拆所有木屋及石屋,並在原址開山,興建耀東邨、興東邨等公共屋苑。這些改變,令筲箕灣變成今日的面貌。
[編輯]

交通發展
由於舊時港島道路網絡並不發達,加上筲箕灣距離中環、灣仔等地甚遠,故交通非常不便。區內一直都靠英皇道連接對外,同時位於柴灣的居民亦依靠柴灣道經筲箕灣前往港島心臟地段(即中環、灣仔和銅鑼灣)。直到1904年,香港電車將筲箕灣與當時香港政府行政中心維多利亞城(今中環一帶)連繫起來。
直到二次大戰後港島人口劇增,筲箕灣一帶才多了人居住,同時工廠大廈亦多選在筲箕灣設立,所以亦有巴士線2號線的開辦。隨著筲箕灣不斷發展,車流逐漸增多,引致路面非常擠塞。於八十年代興建地鐵時尤為惡劣。當時小輪公司甚至要開辦渡輪,由筲箕灣開往中環疏導人潮。這個情況直至八十年代中期地鐵及東區走廊相繼建成後,才得以大大改善。
[編輯]

著名地點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f/f4/SKWmuseum.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香港海防博物館


筲箕灣東大街
筲箕灣譚公廟
香港海防博物館
香港電影資料館
鯉魚門度假村
港島東體育館
鰂魚涌公園
[編輯]

公共房屋

明華大廈
興東邨
耀東邨
康東邨
愛東邨
東熹苑
東霖苑
東欣苑
東駿苑
東盛苑
東旭苑
東濤苑
[編輯]

交通
[編輯]

主要交通幹道

東區走廊
筲箕灣道
柴灣道
[編輯]

公共運輸

地鐵

港島綫:西灣河、筲箕灣
電車
巴士

新巴:2、2A、2X、9、14、81、82、720、720A、M722
城巴:77、85、99、529
過海隧道巴士:102、106、110、606、682、694
機場巴士:A12
小巴

綠色專線小巴

18、20、32、50、65、66、66A
紅色公共小巴

銅鑼灣 — 筲箕灣
筲箕灣 — 柴灣
筲箕灣 — 石澳

以上只列出全日行走的巴士及小巴路線
參看

東區 (香港)
鰂魚涌
西灣河
鯉景灣
愛秩序灣
阿公岩
杏花邨
柴灣










編輯
香港電車總站






堅尼地城 | 屈地街 | 上環街市 | 跑馬地 | 銅鑼灣 | 北角 | 筲箕灣






香港昔日海灣(參見現存海灣)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b/Flag_of_Hong_Kong.svg/50px-Flag_of_Hong_Kong.svg.png


香港島:灣仔 | 銅鑼灣 | 採石灣 | 筲箕灣 | 愛秩序灣 | 白沙灣 | 柴灣 | 小西灣 | 鋼線灣 | 瀑布灣 | 雞籠灣 | 石排灣
九龍:荔枝角灣 | 長沙灣 | 紅磡灣 | 土瓜灣 | 牛池灣 | 觀塘
新界:牛頭灣 | 小蠔灣 | 打水灣 | 竹篙灣 | 鑊底灣 | 荃灣 | 醉酒灣 | 沙田海 | 船灣 | 南風灣 | 爛泥灣
2006-10-16 11:32 pm
筲箕灣原是水上人聚居地方,現在經大規模填海後已發展成大型社區,如:愛秩序灣,及半山耀東村的落成等,使此區人口不斷彭漲。

東大街就是筲箕灣最具特色的街道,由筲箕灣電車總站一直伸延至愛秩序灣,是一條挺長的大街。

以前這條大街兩旁佈滿了舊式的唐樓,給人荒涼寂靜的感覺,如今唐樓均變成新式大廈,生氣秧然的,與過去截然不同。

街內有一間天后古廟,每逢舉行觀音「開富」的時日,便會有很多善眾到臨這裡通宵排隊輪候向觀音「借富」, 至今每於這些日子來臨仍然熱鬧非常。

在天后古廟的右前方,有一家全港聞名的手打魚蛋麵店舖,在同一地點同名的店舖如今已擴展有三間;當中兩間以魚蛋粉命名,魚蛋及牛腩的質素保持始終如一,常有不少名人明星冒名而來捧場;而另外的一間以大排檔命名,其與命名魚蛋粉的店舖並鄰,但此店質素口碑不如兩間命名魚蛋粉的店舖,道聽途說做成此局面的,皆因兩兄弟鬧番致今發展各異。

從前一家又一家的玩具店,堆滿不少模型玩具的,現今已改為時裝店,及開設出不少中西地道及外地不同形式的食店,亦有全港聞名的甜品屋等,儼如一條食街。

街內過往有一家小食店,那裡的沙嗲墨魚丸,味道有甜有辣,十分美味可口,遺憾是如今已倒閉了。

街頭近筲箕灣電車總站建有一所市政街市大樓,諷刺的是鄰街是一條由早到晚均熱鬧非常的露天街市,跟那新式街市大樓門堪羅雀的景象相映成趣。

街道中央有一個小公園,這公園表面沒什麼特別,只有木椅、樹叢,過往有一位老伯每天都在兜售金絲貓(一種好像蜘蛛的昆蟲),總會有許多小朋友到這裡圍觀,參與這殘忍的玩意兒~~每當兩隻小昆蟲被放在一起,雙方就會廝殺,其中一隻必要殺掉對方,並把對方吃掉,然後尾部脹大,變得更強……現在賣金絲貓的老伯已不再擺賣了。

在街尾步行約三數分鐘後,通過橋底可達一間譚公廟,經過一番修葺後,惜缺乏原有傳統古廟的風味和格局!

在此再步行約十分鐘可達海防博物館, 於2000年7月25日正式開放予市民參觀,為鯉魚門炮台的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

2006-10-16 15:34:38 補充:
自己曾住筲簊灣區


收錄日期: 2021-04-12 18:18:3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16000051KK0061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