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優點是?

2006-10-16 9:48 am
若將優點和缺點比較一下,是優點多些還是缺點,那與西方國人比較又如何???

回答 (2)

2006-10-16 8:59 pm
中國人的優點是中庸之道. 熱愛和平.
2006-10-16 9:57 am
凡是在中國過一段時間的外國人,大都有如下的看法,即中國人富於人情味,欠缺公德心,但很少人能真正指出中國人這種人格形成的原因。不過我們如對以上的種種敘述有所體認的話,我們將會發現中國人這種性格是由文化價值,社會結構等因素輻輳而形成的。這何以說呢?因為中國是以家族為本位的社會,用社會學的術語說,中國社會是以原級團體(primary group)為主的。在原級團體中,人與人的關係是基於身分的,亦即是特殊取向地,這種關係與心態可一層一層的向外推,但人際之關係總是特殊地,即或無血緣或親屬關連者,亦皆以親屬身分類之。如中國人之彼此稱呼,不以名字,亦不曰先生,年長於己者稱「老兄」,年高一輩者稱「伯父」等,女性則稱「大姊」、「伯母」等。凡中國人活動範圍接觸所及,他都會不知不覺間以「親人」目之,因此亦以「親人」相待,而顯出慇懃與關懷,乃充滿一片人情味。可是,在一個人親屬或擬親屬關係圈之外的人即屬「外人」,外人則人際關係終斷,而不兔顯出無情。此我們在公共汽車裏看得最明顯,凡是親戚朋友,便熱絡地讓位爭先,而對非親戚朋友,則爭座恐後,毫不客氣。反之,左西方現代社會如美國者,以「會社」為社會之本位,會社則為「次級團體」(secondary group),在次級團體中,人與人的關係基於契約,亦即是普遍取向地,且是「非人際的」(impersonal)關係,因此人比較傾向於博愛,而於特殊的人際關係則反顯得比較淡漠而少人情味。相對於儒家思想來說,基督教有濃厚的普遍取向性,故基督教在基本上是要信徒離開家的。在中國,佛、道思相活動亦不以家為單元(主張出家),而以寺廟、宗派等「會社」為單位,儒教之不容佛道,而斥之為異端者,在此而不在彼,因為此一傾向足以破壞中國社會的整個結構。在中國社會以「原級團體」為基底而產生之人情味,在某一程度上,成為一種壓力,逼使脆弱的「次級團體」底角色的行為,受到歪曲,此所以中國的官員常枉「法」而徇「情」也。

12 (4) 形式化與面子間題

  中國人在禮教的育化與社化下,不知不覺地受了禮的支配,禮的作用在好的方面說,可以使一個人成為一道德之人。但在壞的方面,亦可以使一個人的行為變成「形式化」。禮是中國人所特別強調的,但是禮的強調並不能保證道德的實現,而常導致形式主義,薄德(W. S. A. Pott)說:「這是一奇異的矛盾:禮的原則乃是為給予生命以德性,並以防止形式主義,但事實上卻反而造成了形式主義。」

13    我們知道,禮是一通向道德的手段,但過分強調的結果卻產生了「儀式主義」,亦即手段變成了目的底本身。由於禮是一強有力的社會規範,無人敢於抗違,因為被人稱為「無禮」是一對面子極大的懲罰。不得已只好在表面上遵行以保護「面子」。這我們但需看今日紅白喜喪中,有人到殯儀館談笑風生,如參加交遊會者然。又有人參加婚禮,在交錢如儀後即各就各位,好像他來的目的就是吃飯。中國人中固大不乏內外一致,文質彬彬者,但奉行故事,有「禮」無德者亦比比皆是。禮的儀式化是有必要的,此猶之乎宗教應有儀式者然,但儀式化而過了頭,則只有儀式而無內容。中國人在嚴格的禮教之下,因格於「非禮勿視,非禮勿動,非禮勿聽」之訓,往了把自己的情感用強力壓制下去,這樣的壓制會傾向於造成形式主義。這種形式主義的作用實在保護「面子」,因為沒有禮是沒有面子的,沒有面子將很難保持自己的身分與地位,所以有些表面上看去雍容謙讓的「有斐君子」,但骨子裏則是二回事。

14 (5) 融洽自然,當下即是

   中國古典文化產生於遼闊的大地上,為一農業性文化,對土地有一種虔敬之情,同時亦把自然看做一有情體,所謂「江山如有待,天地若有情」,諾索普(F.S.C. Northrop)指出中國人把宇宙看做一「圓合地美藝底生生之流」;實亦是說把天與人交感為一,中國的畫,中國的詩皆表現出此種精神。范寬,石濤,鄭板橋,乃至今日的張大千的畫無不含有「人天渾合」的境界,而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更是把人與自然相忘於無形。中國人無真正的宗教,有之,這種天人合一的思維與情緒或可說是中國的宗教。中國人對自然始於欣賞,終於相忘。西方人對自然始於觀察,終於征服;走上二條不同的道路,而中國文化此一特性乃塑造了中國人融洽自然,「當下即是」的人格,此一人格使中國人產生渾厚,圓化,與物無爭的和平天性,以及欣賞生命,虔敬宇宙,與直觀靜省的內心生活。中國人之人格世界在這方面確是獨樹一幟,但這種人格世界在工業技術改變後的宇宙的物理結構中,已經逐漸消逝。


收錄日期: 2021-04-22 00:11:3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16000051KK0038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