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同儒家點睇天人合一?

2006-10-15 11:15 pm
如題!
謝!

回答 (1)

2006-10-15 11:52 pm
✔ 最佳答案
二、孔孟的天人合一觀
周人繫天命於人事的思想為孔子所繼承,孔子雖曾有「天道自然」之想法,如其稱:「天何言哉?四時行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但更多地還是強調「天」道德意志的特性,如:
「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論語 .述而》,「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論語.子罕》,「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論語.顏淵》,「獲罪於天,無所禱也」《論語.八佾》,「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論語.季氏》等說法,無不視「天」為具道德意志的最高主宰,或許正由於此因素,故「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從而以實踐層面踐仁達仁,因此,孔子不輕言天,誠如子貢所言:「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天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論語.公冶長》。


不過,儘管孔子曾云「知天命」、「不逾矩」《論語.為政》,但嚴格而論,他當時尚未明確提出「天人合一」此一命題,在中國思想史上,第一次從「天人合一」層面,明確論述天人關係者應為思孟學派,子思(孔子之孫)稱:「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中庸》,即是明白指出,道由性出,性由天授,人道與天道合一,合為同一道德本性.

孟子也持同樣見解,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要如何做到「順命」而非「非命」?前提應是知「天命」,知天命之方法是盡心,「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至於為何盡心便能知性、知性便能知天?
因為,「誠者天之道」,而「思誠者人之道」,道的內涵是「誠」、是「善」、是「仁義禮智」,且「仁義禮智根於心」,所以能盡心便能知人性善,能知人性善也便能知天道「誠」.
孟子由義理之天來說明天人合一思想,其後為宋明理學家所光大,如張載「天良能本吾良能」《正蒙.誠明》,天與人合一,都合在於性本善良之上,換言之,先秦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觀,並非是宇宙論、本體論上的思辨,而是落實到現實人生,為「人」的價值理想尋求一種基礎和源泉,亦是一種對「人道」觀念的看重,因之會形成對善觀念的確立,與對善行為的實踐.

三、老子的天人合一觀
老子書中,直接論及天人合一之說法,主要係在於第二十五章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及第十六章的「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老子在此明確指出人應該效法天地自然之道,河上公注道法自然為「道法自然,無所法也」,由此可見,老子的天人合一觀,基本上是依本性自然的天道觀,這應是老子哲學最基本之價值取向。

基本上,老子若與孔孟相較,老子推崇天道,而較貶抑人道,筆者以為,老子所稱之「道」,應係指「天道」而言,論者常以為「天道」即顯示人事吉凶的自然現象,是人們出於農業生產需要對天體運行和時序變化的觀察所得,或認為只是對天體運行自然規律直觀經驗性之認識,因而僅具有初步的哲學意義,實際上,它是從「天象」和「天命」範疇衍展出來之概念。

天象是對宇宙的表象性認識,而天道側重於天象內部之關聯性,如「盈而蕩,天之道也」,《左傳.莊公四年》,「盈必毀,天之道也」《哀公一年》,就已揭櫫天體運行之至極而反的道理,故《國語.越語下》稱「天道盈而不溢」;如果說「天象」和「天道」所體線的是天的客觀意志,那麼,「天命」所表達的則是天的主觀性,應是屬於具有神格的神意論,依大陸學者張增田的看法,「天道」是在「天象」和「天命」觀念基礎上,並與「天地」相關聯的一個綜合性概念,它以天體運行之過程、方式和規律為基本內涵,同時具有「天象」與「天命」的主要內容,比之「天象」的具體性,它較具抽象性;較之「天命」的神格性,它則較具哲學性,相對於「天地」之廣泛性,它又係具有概括性的概念;與先秦儒家相較,孔孟鮮言「天道」,墨家不講「天道」;由此可知,先秦儒家與老子比較而言,老子思想較揚顯出與天道密切之關係,換言之,老子之「道」,應是據於「天道」進一步抽象所得,筆者相當同意此種論點。

老子對世界本源上的想法,係從「天地」上溯至「道」,其消解了意志之天,作為之天,而直視「天」僅為「自然之天」,因此將天道中的「天」抽去,使之成為一純邏輯上的「道」,由此看來,孔子與老子對「天」的觀念是不相同的,當然,如此的思路方式,必然會導致對孔孟天人關係的改變,在《老子》第二十五章中對人、地、天、道的遞進性,即可看出端倪。
老子天人合一觀的另一項重要內涵,即是人能復命、體道、返樸歸真,原因或許在於人類社會在演進的過程中,太過於爭強奪勝,其結果卻是「強梁者不得死」(第四十二章)「柔弱勝剛強」(第三十六章),故此老子才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如此能「與道同體」,亦能安身立命;而孔子的法天,則是為著 成為 君子、聖賢。

資料來源:tienti.info/datacenter/pdf/journal021214.pdf


收錄日期: 2021-04-12 22:58:2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15000051KK0312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