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不敢肯定,但在印像中「棟篤笑」這個詞 彙是黃子華發明的。說是「發明」,其實也不盡是,「棟篤笑」可算是英文「Stand Up Comedy」的翻譯。這個翻譯很「廣東話」,不少香港人都覺得譯很傳神。雖然這一詞源自西方,但跟中國人的相聲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只是在這個「求新」和「求創意」的年代,年青人較接受一些易明和生動的名詞。
剛剛到「香港藝穗會」看完一場「棟篤笑」表演。表演場地很小,全場滿座也只不過百多人。在商業掛帥的香港,表演者如果不是不吃人間煙火的小眾,絕不會願意「屈就」在一個小場地裡表演。願意的原因也許只有一個,就是表演者沒有名氣,但名氣和場地大小跟表演的質素並沒有必然關係。
剛看完的「棟篤笑」題目叫《發牢騷之娛樂大杭戰》,表演者是沒有名氣的黃湛深,他的名字和已故的黃霑的原名有著相同的發音,只是霑叔的是森林的「森」。跟阿Sam(黃湛深的洋名)的淵緣是因為我五年前拍的電影《等候董建華發落》。該片可算(要說「可算」,是因為片中女主角艾敬之前曾演過一部叫《五個女子和一根繩》的電影)是一部由全新人演出的電影,當時我選用了剛在「香港演藝學院」畢業的阿Sam演其中一個少年犯,之後也找過他在我的電影中演出過,而他每有舞台演出都會找我去看。
看著阿Sam表演得不錯的《發牢騷》,使我想起二十年前黃子華的首個「棟篤笑」演出。當時還未成名的子華也只是在「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一個只能容下不足二百觀眾的小劇場表演,我是那次表演的幕後工作人員之一。
其實子華並不是香港首個「棟篤笑」表演者,之前邵國華也曾在「香港藝穗會」做過類似演出,只是當時並沒有「棟篤笑」一詞。
邵國華,人稱邵華仔,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文化人。這麼多年來,他當過編輯,和倪震創辦過年青人雜誌《YES》,寫過電影劇本,演過電影,當過主角,患過舌癌,現時是電台節目主持人。當邵華仔還是「文化人」的時候,很崇拜活地•亞倫(Woody Allen),也是因為活地•亞倫,他才興起搞「棟篤笑」的念頭,因為活地•亞倫當導演前,曾是一個出色的「棟篤笑」表演者(Stand Up Comedian)。「Stand Up Comedy」是美國流行文化的一部份,未有黃子華的「棟篤笑」之前,不少人都覺得「Stand Up Comedy」是很新和很「西方」的東西,也不知道原來站在沒有任何佈景和擺設的舞台上講笑話可以成名和賺錢,又以為做「棟篤笑」和看「棟篤笑」的都是知識份子。當然,那些人都是未看過或不知道相聲的人;他們也不知道其實不少「Stand Up Comedy」的內容和話題都很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