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魯迅的趣事?

2006-10-15 2:38 am
咩都得!!!!最好愈多愈好@@@@
唔該晒>.

回答 (2)

2006-10-15 2:45 am
✔ 最佳答案
一次魯迅問內山完造,日本小孩子是不是一生下來就吃母乳? 內山說:「因地而異吧。先吃一種叫作『五香』的東西,然後才吃母乳。」

  「原來如此。這種習慣跟我的故鄉的習慣很相像呢。」於是魯迅談起了紹興的風俗。

  在家鄉,小孩子生下來,吃奶以前要先讓他依次嘗醋、鹽、黃蓮、鉤藤和糖五種東西。醋是酸味,鹽是鹹味,黃蓮是苦味,釣藤是人生的刺(荊棘),代表痛苦,最後才能嘗到人生的甜味。

  「從這件事也可看出中國人對小孩子成長的希望。」魯迅意味深長的說。

   ──〔日〕內山完造:
      《憶魯迅先生》













~~~~~~~~~~~~~~~~~~~~~~~~~~~~~~~~~~~~~~~~~~~~~~~~~~~~~~~~~~~~~~~~~~
魯迅小時侯天資很高,家人給他起了個外號,叫「胡羊尾巴」,意思是短小靈活,敏捷利落。

  那時,私塾先生常用對課來教學生練習做詩。有一天, 塾師壽鏡吾先生出了個「獨角獸」。同學們各顯神通,有的對「一頭蛇」,有的「三角蟾」,也有的對「八腳蟲」、「九頭鳥」;魯迅卻別出心裁的對了個「比目魚」。壽先生禁不住連連稱好,說「獨」不是數位,但是有單的意思,「比」也不是數位,卻有雙的意思。可見他是用心對出來的。魯迅的對課本上,全是老師批註的紅圈圈。

       ──周建人:
   《太師母談魯迅先生》












~~~~~~~~~~~~~~~~~~~~~~~~~~~~~~~~~~~~~~~~~~~~~~~~~~~~~~~~~~~~~~~~~~~~~~

魯迅在礦路學堂求學時年僅18歲,是學堂中年齡最小成績卻最好的學生。

  礦路學堂上、下午各上兩小時課,開設的礦物學、地質學大多是紙上談兵,教師也不做什麼講解,只是抄抄書。
魯迅在課後從不復習功課,倒是成天讀小說,《紅樓夢》幾乎都能背下來了。當時學堂規定每星期做一次作文,第一名獎勵一枚三等銀牌;月考第一名也獎一枚三等銀牌。四枚三等銀牌可以換一枚二等銀牌,四枚二等銀牌可以換一枚三等金牌。

  魯迅是班上唯一得過這種金牌的人。

       ──張協和:
    《憶魯迅先生在南京
        礦路學堂》









~~~~~~~~~~~~~~~~~~~~~~~~~~~~~~~~~~~~~~~~~~~~~~~~~~~~~~~~~~~~~~~~~


據說魯迅在北京紹興會館的時候,曾經將壁虎養在一個小盒子裡,天天拿東西餵它。壁虎俗稱五毒之一,但魯迅卻說壁虎無毒。「有毒是人們冤枉牠的。」魯迅還常常這樣為壁虎辯護。

  不過更有意思的是魯迅還和豬決鬥過。那是在廈門的時候,那裡相思樹鬱鬱蔥蔥,隨處可見。有一天,魯迅看見一頭豬在啃相思樹的葉子,心下不平。於是就決定和豬決鬥了。恰好被走來的一個同事看到,他笑著問:「哈哈,你怎麼同豬決鬥起來了?」魯迅神祕的說:「老兄,這話不便告訴你。」原來此時魯迅跟許廣平正在兩地相思。

  ──章衣萍:《憶魯迅》













~~~~~~~~~~~~~~~~~~~~~~~~~~~~~~~~~~~~~~~~~~~~~~~~~~~~~~~~~~~~~~~~~~~~~
魯迅在教育部任職的時候,天天坐黃包車上班。在別人眼裡,教育部是「衙門」,魯迅也算個「官」。於是,想當然的認為他有一種「官」的冷漠和自私。

  大雪初晴的一天,魯迅的包車夫照例拉他出門。由於天寒路滑,車夫把魯迅摔倒了。車夫的腿摔傷了,魯迅的門牙被撞掉,滿口是血。

  回到家,大家看到他的樣子都十分驚慌,沒想到魯迅依舊談笑風生,說:「世道真是變壞了,靠腿吃飯的跌傷了腿,靠嘴吃飯的撞壞了嘴。」
魯迅這句話,弄的大家哭笑不得。

       ──吳克剛:  《憶魯迅並及愛羅先珂》














~~~~~~~~~~~~~~~~~~~~~~~~~~~~~~~~~~~~~~~~~~~~~~~~~~~~~~~~~~~~~~~~~

一次吃飯,魯迅三弟周建人的女兒周曄看看爸爸的鼻子,又看看伯父的鼻子說:「大爹,你和爸爸的相貌很像,可是有一點不同。」
「什麼不同呢?」魯迅笑著問。

  「爸爸的鼻子高聳而直,而你的卻扁平得很呢!」周曄像是有什麼重大發現。魯迅笑得更深了:

  「你不知道,小時候我的鼻子和你爸爸的一樣的。後來,碰了幾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周曄想肯定是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週都是黑洞洞的,因為太黑暗了,所以人就容易碰壁。」魯迅說。

  「哦!」周曄恍然大悟。大家卻大笑起來。















~~~~~~~~~~~~~~~~~~~~~~~~~~~~~~~~~~~~~~~~~~~~~~~~~~~~~~~~~~~~~~~~~~~

魯迅有一次穿著普通的到一家高級飯店去拜訪美國女作家史沫特萊。飯店的看門人打量了魯迅一眼說:「走後門去!」

  當魯迅從後門進去走到電梯前,開電梯的向魯迅擺擺頭:「走樓梯上去!」
魯迅沒說什麼,便爬樓上去拜訪了朋友。

  據說史沫特萊有個習慣:送客只送到自己房門。這一點服務人員已司空見慣。結果那天,史沫特萊不但把魯迅恭敬的送出房門,還送上電梯、陪下電梯,一直送到正門口,目送魯迅遠去。

  結果弄得剛才那位看門人和開電梯的心懷疑懼,不知道魯迅到底什麼來頭。
         
       ──曹靖華:        
《憶當年,穿著細事且莫等閒看!》
2006-10-15 4:06 am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豫山,後改字為豫才,1898年去南京求學時改名周樹人,「魯迅」是他的筆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政治評論家、翻譯家,新文化運動的重要領導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旗手。歷任北京大學講師、北京女子師範高等學校、廈門大學、廣州中山大學教授。

生平

魯迅的遷居路線大致為:紹興—南京—仙台—東京-紹興-北平—廈門—廣州—上海。

紹興17年
少年的魯迅居住在紹興城區。12歲到17歲時,魯迅在紹興的三味書屋學習。童年的百草園、鹹亨酒店、外婆家一帶的農村等地,給了魯迅十分深刻的印象,也是之後創作《呐喊》和《彷徨》兩部小說集的素材來源。魯迅13歲那年,祖父因為科舉案下獄,父親重病在床,家道開始衰落。魯迅開始出入於藥店和當鋪,飽受侮辱。16歲時父親病逝。家境更加艱苦。

南京4年
1898年,魯迅到南京南京考入江南水師學堂,1899年轉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路鐵路學堂,1901年畢業,頗受進化論思想影響,愛讀新思想的書,尤其是翻譯的小說。

浙江3年
回國擔任浙江兩級師範學堂生理學化學教員、紹興中學堂教員兼監學、紹興師範學校校長等職務。 1911年寫出第一篇小說《懷舊》(文言寫作)。

在北京,1912-1926
1912年受蔡元培之邀到北京教育部任簽事.經歷一段思想苦悶時期,對國民黨、社會改革頗感失望,沉迷於收集研究拓本之中,校編謝承《後漢書》、《嵇康集》。後受錢玄同影響,重新投身新文化運動,在北京女子師範高等學校任教授、北京大學任講師。1918年,他首次用“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用現代體式創作的短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1921年12月,他還生動地塑造了阿Q形象,發表中篇小說《阿Q正傳》。

在廈門和廣州
1926年8月,魯迅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抗議三•一八慘案,被北洋軍閥政府通緝,於是南下廈門大學任文科教授。

1927年1月16日,魯迅離開廈門經香港,於19日到廣州中山大學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 並與自己的學生許廣平同居。

上海10年
1927年10月到達上海,10年之久,他一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區的越界築路區域(所謂“半租界”,今天虹口區北部魯迅公園一帶),那裏有特殊的政治環境,以及他不少的日本朋友。1930年起先後加入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左翼作家聯盟,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但魯迅與左聯領導有很多思想上的衝突,這或許是把他定位為自由作家的論據之一。1927年到1936年間,魯迅創作了很多回憶性的散文與大量思想性的雜文。

魯迅在上海期間,和宋慶齡、陳賡有交往。魯迅所主持的文學團體和郭沫若、郁達夫主持的文學團體有矛盾。 魯迅扶植獎掖文學青年,包括柔石、白莽、蕭軍、蕭紅等,也和化名狄克的張春橋進行過論戰。

自1931年起,魯迅大力倡導木刻版畫,由此開始了中國創作版畫的歷史。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因肺結核病而逝世。在上海為他舉行隆重的悼念活動。民眾代表在其靈柩上覆蓋寫有“民族魂”的白旗。

家庭
1906年,25歲的魯迅從日本回國,遵照母親的意見而與28歲的朱安結婚。1927年10月8日,魯迅在廣州與許廣平結婚。1929年,兒子周海嬰在上海出世。 魯迅有兩個弟弟:周作人(1885-1967)、周建人(1888-1984)。

周海嬰之子為周令飛。周令飛在1980年代時與來自臺灣的女同學張純華相戀並移居臺灣。他的女兒周璟馨(即魯迅的曾孫女)曾參加臺灣綜藝節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並成為熱點人物。

魯迅與周恩來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學始祖周敦頤。

成就
魯迅一生寫了許多小說,散文和雜文,其中不少為經典之作。小說代表作有《阿Q正傳》、《祝福》、《孔乙己》,小說集有《吶喊》、《彷徨》等,散文代表作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雜文的數量極多,代表作有《二心集》、《華蓋集》等。

魯迅在學術上也有很高的造詣,著有《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等。

魯迅是一位著名作家。他在文學上的卓越貢獻,已被文學界與普通民眾所公認,他對中國人的國民性、中國社會的弊端予以深刻的闡釋。他的小說倍受推崇,散文詩《野草》被認為是中國20世紀文學的顛峰之作。但在反映其政治傾向的許多雜文思想價值上頗受爭議,大多數人認為他文筆犀利、思想深刻,是“新文學”的奠基人。也有不少人認為他是個淺薄的激進主義者,主要是認為他睚眥必報,喜好爭論,如果他能活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後,他未見得會受到中國共產黨的繼續追捧。他也是現代中國大陸很多民族主義者的膜拜對象。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前,他在中國大陸是一位受意識形態保護的作家。現在大陸學術界對他的評論已經自由化。

由於魯迅生前反對國民黨的官僚腐化、血腥治國,因而受到國民政府的嚴重打壓。1949年後,魯迅在臺灣也一直被當作國民黨的反面教材加以貶低,就像林語堂、梁實秋在大陸受到貶低一樣。反之,毛澤東早在延安時期就對魯迅有高度評價,說“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魯迅的方向就是新文化的方向”,並將中共在延安創辦的文學院取名魯迅文學院,後改為魯迅藝術文學院。在共產黨掌權後,魯迅的形象被嚴重政治化,其文學地位也被高估。他逝世後,兩岸政府對他的不同的政治化評價,使當代對魯迅的真實思想需要重新澄清。

國內比較重要的當代魯迅研究學者有王瑤、錢理群、李歐梵、王富仁、陳漱渝、汪暉、張夢陽、徐麟、王乾坤等。

魯迅曾用筆名
幹凡、飛迅、直庚、樹俟、獨洛、敖隼、旁斡預、L.S.、丁璫、丁萌、士繇、E.L.、及鋒、之達、子明、豐瑜、元艮、元期、不堂、中頭、中拉、長庚、公汗、風聲、巴人、龍剛、且介、且文、史賚、史癖、白舌、白道、令飛、飛斐、冬華、樂文、樂賁、樂雯、品音、記者、動軒、仲度、華圉、自樹、許遐、許霞、迅行、葦索、杜斐、何干、一尊、余銘、譯者、張沛、阿二、阿法、苗挺、直入、明瑟、羅憮、佩韋、周樹、周悼、庚辰、庚言、孟弧、封余、荀繼、茹蓴、樹人、候堂、獨立、薑珂、洛文、神飛、敖者、莫朕、桃椎、索士、索子、曉角、翁隼、唐俟、旅隼、朔爾、家幹、家斡、宴教、冥昭、焉于、黃棘、夢文、雪之、常庚、曼雪、崇巽、符靈、康郁、隋文、越丁、越山、越僑、越容、楮冠、魯迅、尊古、遊光、遐觀、編者、虞明、豫才、燕客、霍沖、孺牛、小孩子、豐之余、韋士繇、鄧當世、白在宣、華約瑟、齊物論、杜德機、何家幹、何家斡、即魯迅、張承祿、張祿如、周玉才、周動軒、周樹人、周樟壽、周豫才、宓子章、趙令儀、某生者、倪朔爾、欒廷石、唐豐瑜、唐元期、黃凱音、戛劍生、康伯度、隋洛文、葛何德、董季荷、敬一尊、朝花社、編輯者、編纂者、纂述者、ELEF、旅滬記者、宴之教者、楮冠病叟、中國教育社、奔流社同人、譯文社同人、鐵木藝術社、旅滬一記者、朝花社同人、上海三閒書屋。

主要作品
魯迅:魯迅全集
論文和講義:墳(論文集) | 中國小說史略(講義) | 漢文學史綱要(講義)
雜文集:熱風 | 華蓋集 | 華蓋集續編 | 而已集 | 三閑集 | 二心集 | 南腔北調集
雜文集:偽自由書 | 准風月談 | 花邊文學 | 且介亭雜文 | 且介亭雜文二集 | 且介亭雜文末編
短篇文集:吶喊(小說集) | 彷徨(小說集)| 野草(散文詩集) | 朝花夕拾(回憶錄集) | 故事新編(小說集)
詩文集:集外集 | 集外集拾遺
其他:集外集拾遺補篇 | 古籍序跋集 | 譯文序跋集 | 兩地書

紀念
紀念魯迅的方式通常以紀念地、發行紀念品以及舉行各種公開紀念活動為主。

紀念地
當今大多數魯迅曾居住過的地方(紹興、廈門、廣州、北京和上海等地)都保留了魯迅故居,並建有魯迅紀念館。上海的魯迅公園內有魯迅墓。

2004年10月22日,日本仙台市和東北大學開展了“紀念魯迅仙台留學100周年市民之會”活動,魯迅的後人和藤野嚴九郎的後人都參加了該紀念活動。仙台市立有魯迅紀念碑,並保留了當年魯迅曾下宿過的木屋。東北大學也設立了“魯迅獎”和“魯迅紀念獎”。

紀念郵票
1946年10月19日旅大解放區郵政管理局發行《魯迅逝世十周年紀念》郵票,全套3枚,用偽滿郵政的四版、五版普通郵票加蓋“魯迅逝世十周年”和暫作面值製作而成。
1951年10月19日發行的紀11《魯迅逝世十五周年》的兩枚一套的郵票。
1962年2月26日發行的紀91《魯迅誕生八十周年》郵票全套一枚
1966年12月31日發行的紀122《紀念我們的文化革命先驅魯迅》郵票全套3枚。
1976年10月19日發行的J11《紀念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魯迅》郵票全套3枚。
1987年發行《魯迅誕辰一百周年》的J67號紀念郵票,由茅盾題字。
其他
水星上有一座環形山是以魯迅的名字命名的。


收錄日期: 2021-04-23 18:56:5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14000051KK0443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