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飛的生平

2006-10-14 10:28 pm
我想要丘飛的生平


Thx

回答 (4)

2006-10-14 10:48 pm
✔ 最佳答案
民族英雄岳飛



民族英雄岳飛:字鵬舉(西元1103年——1142年), 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縣)人,南宋抗金名將,中華民族一代英傑。
岳飛,字鵬舉,未朝著名的抗金將領,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民族英雄。宋微宗崇寧二年(西元1103年),岳飛生於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縣)永和鄉孝悌裏的一個貧苦農家。

岳飛童年時,家境清貧,少時便同父母一起下地耕作,當過地主家的佃客。岳飛生性剛直,深沉寬厚,勤奮好學,苦練武功,曾求師於本地箭師周侗和槍手陳廣,成為“一縣無敵”。他還特別愛讀《左氏春秋傳》和孫、吳兵法,讀起來常通宵不寐。  

宋高宗趙構即位後,岳飛經人介紹參加了趙構統帥的軍隊,因作戰勇敢,升為秉義郎(從八品的武官)。靖康二年(西元1127年),岳飛在澶州(河南濮陽附近)和曹州山東曹縣西北兩次小勝金軍。因趙構重用黃潛善、汪伯彥等人,企圖避地東南,岳飛不顧自己位卑言輕,上書趙構,反對南逃,力請趙構返回終京,親率六軍北渡黃河。這觸怒了趙構及黃、汪等人,以“小臣越職,非所宜言”的罪名被革職。三個月後,岳飛投奔河北路招撫使張所,不久升為統制,隨都統制王彥渡河收復新鄉,在太行山刺殺金將。旋歸宗澤,為留守司統制。宗澤死後,從杜充南礦。

建炎三年(西元1129年)冬,金牙術率軍大舉南侵,攻入建康(今南京)。建炎四年,岳飛率軍北進,在清水亭、靜安等地襲擊北撤金軍,連連獲勝,金幾術險被活捉。並一舉收復建康,升為通泰鎮撫使兼知泰州。接著,他受命領兵救援楚州(今江蘇淮安),在承州三次大敗金軍。岳飛的部隊軍紀嚴明,英勇善戰,稱“岳家軍”,深得百姓愛戴。紹興四年(西元1134年),岳家軍大破偽齊劉豫軍隊,收復了襄陽府及唐、鄧、隨、郢州、信陽六郡,岳飛被提升為清遠軍節度使,湖北路荊襄潭州制置使,兼管襄陽府路,不久進封武展郡開國候,時年三十二歲。是年冬,金齊聯軍攻陷滁州,進逼廬州(今安徽合肥)。廬州告急,岳飛接旨率軍東下,又一次大敗金軍。  

紹興八年(西元1138年),秦檜以宰相身分接受了金朝的議和詔書,向金稱臣,每年進貢銀子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岳 飛向朝廷再次申述他一貫反對“和議”堅持抗敵的主張,堅決表 示願制定方略,收復河東、河北,直搗燕雲,為國復仇。趙構為 了取得武臣對和議的支持,授於劉光世、張俊、韓世忠三大將新 的封號和官爵,提升岳飛為開府議同三司。岳飛連上四奏,表示不受,並指出,現今的形勢只可引以為危而不可引以為安,只足 以使人憂慮而不足以使人祝賀,應加緊訓練士兵,以備不測,要求朝廷追回成命,以便“保全臣節”。岳飛屢次反對“議和”,引起趙構的不滿和秦檜的痛恨。

紹興十年,金撕毀“和議”,大舉伐宋。岳飛接到趙構“乘機取 勝”的親筆詔書,立刻調兵遣將,挺進中原,在河南郾城,大破 兀術的“鐵浮圖”和“拐子馬”,金軍全線崩潰。此後,又乘勝進軍朱仙鎮,以猛將帶領背嵬軍騎兵五百名出擊,殺敵金軍。朱仙鎮之捷,更增強了岳飛乘勝渡河收復河北的決心,他再次上書趙構,要求深入敵境,復取舊疆,報亡國之恥。北方忠義軍紛紛來歸,士氣高漲,以“直抵黃龍府”相激勵。趙構、秦檜一天之內用金字 牌發出十二道詔書,催岳飛班師。岳飛明憤地說“十年之力,廢 於一旦”,“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被迫下令撤軍。岳飛在撤軍前,故意放出風聲,說明天渡河,幾術害怕城內百姓作岳家軍內應,連夜棄城,北逃一百餘裏。岳家軍班師後,金兵乘機奪佔了鄭州、顧昌、陳州、蔡州等地。

岳飛回到臨安(今浙江杭州)後,兵權被奪。紹興十一年 (西元1141年)七月,秦繪竣使右滿議大夫萬侯桌首先發難,上 書指責岳飛“爵高祿厚,志滿意得,平昔功名的志向,日漸頹情”。這年八月,岳飛的樞密副使之職被免,改任萬壽觀使的閒職。之 後,秦忙唆使岳飛手下的副統制王俊出面誣告,說岳飛部將張憲 準備謀反。十月,朝廷張榜,說張憲一案“其謀牽連岳飛,遂逮捕歸案,設召獄審問”,並將岳飛及兒子岳雲逮捕入獄。十二月,趙構下旨:“岳飛特賜死,張憲、岳雲並依軍法施行。”當天,大理 寺執法官遵旨作最後處決,逼岳飛在供狀上畫押。一生光明磊落 的岳飛在供狀上寫下八個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即服毒酒身亡,時年僅三十九歲。

岳飛一生出入疆場,英勇抗擊侵掠,堅決反對國族壓迫,其愛國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為歷代人們所敬仰,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2006-10-15 12:03 am
岳飛(1103年—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安陽市湯陰縣)永和鄉孝悌里人,追謚岳武穆王,為中國南宋時期的名將。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岳飛雕像,武漢黃鶴樓後 目錄 [隱藏] 1 生平 1.1 被處死的原因 2 文學中的岳飛 2.1 孝道2.2 軍事2.3 政治 3 其他 3.1 詩詞3.2 軍事、武術3.3 書法 4 紀念5 參看6 注釋
[編輯]
生平 岳飛幼年喪父,由母親養育成人。傳說其母透過在他的背上刺「盡忠報國」[1]四個字,讓他銘記國仇家恨。曾經拜周侗為師學習武藝。
1124年21歲從軍為宗澤部下,屢建戰功,嘗以八百岳家軍大破五萬金兵,聲名大噪。歷官御前忠武統軍、鄂州駐荅諸軍都統制使、河陽等三鎮節度使。
1126年靖康之變,金兵攻破開封,北宋覆亡。1134年(紹興四年) ,岳飛首次伐金,收復襄陽、信陽等六郡。1135年,鎮守武昌,1136年(紹興六年)再次北伐,佔伊陽、洛陽,後因孤軍作戰而被迫撤回武昌。岳飛在這次北伐中壯志未酬,於武昌寫下《滿江紅》。
1140年(紹興十年)春,金兀朮南侵,岳飛出兵大破金兵,收復鄭州、洛陽,兵臨朱仙鎮(今河南開封南20公里),直迫金國首府汴京。岳家軍士氣高昂,高喊「直搗黃龍」。主和派秦檜向宋高宗獻計,連發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岳飛退兵前,長嘆:「十年之功,毀於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 結果岳飛的北伐因為政治原因而失敗。之後岳飛父子被秦檜以謀反罪名予以逮捕審訊,由於找不到證據而無審訊結果,最終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秦檜支吾其詞「其事體莫須有(也許有)」),於紹興十一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除夕之夜,在杭州大理寺風波亭被賜死。
至紹興三十二年(1153年),宋孝宗即位,準備北伐,便下詔平反岳飛,追封鄂王,諡武穆,忠武,改葬在西湖棲霞嶺,即杭州西湖畔「宋岳鄂王墓」,並立廟祀於湖北武昌,額名忠烈,修宋史列誌傳記。
[編輯]
被處死的原因 岳飛父子被宋高宗處死的原因有多種說法:
宋高宗擔心如果岳飛取勝,可迎徽欽二帝回朝,宋高宗天子地位可能不保。但也有人認為宋高宗並不擔心此事。徽宗當時已死,而高宗和金國紹興議和時屢次強調要迎欽宗回宋。後來由於金國的反悔欽宗才未被釋放。欽宗本人在執政時就已心生退意,高宗並不懼怕失去權利。為討好金人,以利和談。秦檜是金國奸細。此說被大多數人認為是無稽之談。岳飛由於深受重用而干涉高宗立嗣的問題。高宗本人無後,而岳飛屢次上書建議高宗為社稷安定著想早日立嗣,犯了高宗的忌諱。岳飛用十二道金牌才被召回更顯得擁兵自重。所謂「莫須有」罪名是指其擁兵干涉立嗣,不需要證實其謀反罪名就可處死。一種大膽的猜測,岳飛可能是宋徽宗流落民間的兒子,趙構的兄弟。趙構因發現此事,才在短短的一年裡由高度信任岳飛轉而指示秦檜以「莫須有」罪名殺害岳飛。 [編輯]
文學中的岳飛 岳飛充滿傳奇色彩的悲劇故事成為後世文學作品的重要素材,也是元代到清代,甚至辛亥革命時漢族反抗異族政權的民族主義鬥爭的精神旗幟。這些帶有濃厚主觀色彩甚至民族偏見的作品已經將他「符號化」,以至於他真實生平反而無人問津。
[編輯]
孝道 在所有的故事中,岳飛被同時描繪為一個文武雙全的完美軍人與恪守儒家道德規範的模範。這些故事有的強調他與生具來的民族主義精神,如(岳母刺字),其母通過在他的背上刺「盡忠報國」四個字,讓他銘記國仇家恨。這個民間杜撰的故事也體現了他的「孝道」,在「家國同構」的中國古代社會有特殊寓意。
[編輯]
軍事 有的故事強調他的軍事天才,在《岳家軍》等民間文學作品中,岳家軍餓死不搶糧,凍死不拆屋,令行禁止,甚至讓敵人也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感嘆。他出師百戰百勝,朱仙鎮大捷,將金兵打得一敗塗地。幾乎所有的作品都著重描繪了他的個人悲劇,並把它和民族命運相聯繫。.
[編輯]
政治 這些描寫的共同范式如下:在戰局順利,本可直搗金國黃龍府的情況下,岳飛被南宋皇帝趙構十二道金牌招回,又被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這些描寫體現了中國社會不自覺的「泛道德化」傾向,即用道德標準評價政治事件,把政治矛盾描繪為政治人物「忠」,「奸」的道德衝突。
值得一提的是,岳飛被誣陷至死而寧死不反,體現了儒家的忠君之道,也同時為這些作品所肯定。在明代話本《黃龍府》中,作者採取了反歷史主義的立場,將歷史改寫為岳飛打敗金朝軍隊,「直搗黃龍」。關於冤屈與忠誠的類似的命題也可以在《水滸傳》這樣的作品中被發現。
[編輯]
其他 [編輯]
詩詞 如同很多中國古代的將領和政治家一樣,岳飛也以文才傳世。慷慨激昂,膾炙人口的《滿江紅》「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為全世界華人所熟知。但這首著名的詞是否為他所作在文學界尚有爭議,事實上,因其中很多的「身後之語」,故後人出於政治或其他目的偽托的可能性很大。
岳飛另有一首《小重山》,寫出了他憂心憂國卻在朝中孤立無援的心境.
[編輯]
軍事、武術 除詩詞外,據說有岳武穆兵書,有岳家拳,岳家槍傳世。且被心意六合拳派尊為祖師。
[編輯]
書法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岳飛的書法也令人稱道,「還我河山」四個字氣勢磅礴,現為杭州岳廟匾額。
[編輯]
紀念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岳墳 下列各地建有岳飛廟:
菜園鄉程崗村岳飛廟——河南湯陰城東15公里。朱仙鎮岳飛廟——河南開封南20公里。杭州岳墳——浙江杭州西湖棲霞嶺南麓,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紅衛兵搗毀,因為岳飛是「地主階級代表人物」。改革開放後修復。武漢武昌黃鶴樓後有岳飛塑像、石碑,紀念岳飛鎮守武昌。中華民國臺灣臺北市林森公園內,設有岳飛銅像紀念之。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林森公園岳飛像 [編輯]
參看 說岳全傳中國人物新論第四篇《岳飛死因之分析》(簡體) [編輯]
注釋 ↑ 有關岳飛背後的字是否為其母所刺,到現在還有爭議;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岳飛背後的字應是「盡忠報國」而非「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傳亦有記載),多數研究認為現今不少人認知的「精忠報國」,應是受到宋高宗御賜「精忠岳飛」四字,並由岳家軍以之為旗幟與金兵作戰的誤導。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0/Wikiquote-logo-zh.png/60px-Wikiquote-logo-zh.png
您可以在維基語錄中收錄了與此條目相關的摘錄: 岳飛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2%B3%E9%A3%9E&variant=zh-tw" 頁面分類: 軍事學家 | 宋朝軍事人物 | 河南人 | 1103年出生 | 1142年逝世
2006-10-14 11:41 pm
岳飛(1103年—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安陽市湯陰縣)永和鄉孝悌里人,追謚岳武穆王,為中國南宋時期的名將。

生平
岳飛幼年喪父,由母親養育成人。傳說其母透過在他的背上刺「盡忠報國」[1]四個字,讓他銘記國仇家恨。曾經拜周侗為師學習武藝。

1124年21歲從軍為宗澤部下,屢建戰功,嘗以八百岳家軍大破五萬金兵,聲名大噪。歷官御前忠武統軍、鄂州駐荅諸軍都統制使、河陽等三鎮節度使。

1126年靖康之變,金兵攻破開封,北宋覆亡。1134年(紹興四年) ,岳飛首次伐金,收復襄陽、信陽等六郡。1135年,鎮守武昌,1136年(紹興六年)再次北伐,佔伊陽、洛陽,後因孤軍作戰而被迫撤回武昌。岳飛在這次北伐中壯志未酬,於武昌寫下《滿江紅》。

1140年(紹興十年)春,金兀朮南侵,岳飛出兵大破金兵,收復鄭州、洛陽,兵臨朱仙鎮(今河南開封南20公里),直迫金國首府汴京。岳家軍士氣高昂,高喊「直搗黃龍」。主和派秦檜向宋高宗獻計,連發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岳飛退兵前,長嘆:「十年之功,毀於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 結果岳飛的北伐因為政治原因而失敗。之後岳飛父子被秦檜以謀反罪名予以逮捕審訊,由於找不到證據而無審訊結果,最終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秦檜支吾其詞「其事體莫須有(也許有)」),於紹興十一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除夕之夜,在杭州大理寺風波亭被賜死。

至紹興三十二年(1153年),宋孝宗即位,準備北伐,便下詔平反岳飛,追封鄂王,諡武穆,忠武,改葬在西湖棲霞嶺,即杭州西湖畔「宋岳鄂王墓」,並立廟祀於湖北武昌,額名忠烈,修宋史列誌傳記。

[編輯]
被處死的原因
岳飛父子被宋高宗處死的原因有多種說法:

宋高宗擔心如果岳飛取勝,可迎徽欽二帝回朝,宋高宗天子地位可能不保。但也有人認為宋高宗並不擔心此事。徽宗當時已死,而高宗和金國紹興議和時屢次強調要迎欽宗回宋。後來由於金國的反悔欽宗才未被釋放。欽宗本人在執政時就已心生退意,高宗並不懼怕失去權利。
為討好金人,以利和談。
秦檜是金國奸細。此說被大多數人認為是無稽之談。
岳飛由於深受重用而干涉高宗立嗣的問題。高宗本人無後,而岳飛屢次上書建議高宗為社稷安定著想早日立嗣,犯了高宗的忌諱。岳飛用十二道金牌才被召回更顯得擁兵自重。所謂「莫須有」罪名是指其擁兵干涉立嗣,不需要證實其謀反罪名就可處死。
一種大膽的猜測,岳飛可能是宋徽宗流落民間的兒子,趙構的兄弟。趙構因發現此事,才在短短的一年裡由高度信任岳飛轉而指示秦檜以「莫須有」罪名殺害岳飛。

名字由來
傳說,岳飛出世時,有一隻大鳥從岳家屋頂飛過,還叫了幾聲。岳飛的父親感到幾分驚訝,滿懷希望地給剛出生的嬰兒取名為「飛」,字「鵬舉」,寄望他將來像大鵬鳥一樣展翅高飛,前程萬里。

學 槍
岳飛的外祖父一心要把他培養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在岳飛十一歲時,為他請了全縣有名的刀槍手陳廣做老師。陳廣教岳飛掄刀使槍,十分盡心。岳飛天資聰穎,又肯虛心求教,刻苦用功,不久,他的槍技就超過了師傅,成為「一縣無敵」的槍手。

學文
宋代的農村從十月到十二月農閒時期會請來窮書生教孩子們念書識字,稱為「冬學」。岳飛也上過這類學校。他如饑似渴地學習文化知識,常在燭光下通宵苦讀。由於家貧,不可能常買蠟燭,他就撿拾枯枝點燈,堅持夜讀。難怪岳飛的文化水平相當高,從詩詞散文,到書法藝術,岳飛的造詣絕不比同時代的文人遜色,從而使他成為一代文武雙全的英雄。

岳母刺字
北宋滅亡,中原慘遭浩劫,岳飛的家鄉相州也遭到金軍的蹂躪。女真族的鐵騎所過之處,老弱遭殺戮,婦女被擄掠,男子被強迫剃掉頭髮充當苦力。岳飛懷著深深的民族仇恨,時刻想奔赴戰場,收復失土。但是父親死後,母親年老,使他猶豫不決。岳母深明大義,勉勵兒子「從戎報國」,於是岳飛決定奔赴抗金戰場,臨行前,岳母請人在岳飛背上刺了「盡忠報國」四個大字。岳飛記取母親教誨,從此南征北戰,不曾返回故鄉。
2006-10-14 10:33 pm
岳飛(1103年—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安陽市湯陰縣)永和鄉孝悌里人,追謚岳武穆王,為中國南宋時期的名將。

生平
岳飛幼年喪父,由母親養育成人。傳說其母透過在他的背上刺「盡忠報國」[1]四個字,讓他銘記國仇家恨。曾經拜周侗為師學習武藝。

1124年21歲從軍為宗澤部下,屢建戰功,嘗以八百岳家軍大破五萬金兵,聲名大噪。歷官御前忠武統軍、鄂州駐荅諸軍都統制使、河陽等三鎮節度使。

1126年靖康之變,金兵攻破開封,北宋覆亡。1134年(紹興四年) ,岳飛首次伐金,收復襄陽、信陽等六郡。1135年,鎮守武昌,1136年(紹興六年)再次北伐,佔伊陽、洛陽,後因孤軍作戰而被迫撤回武昌。岳飛在這次北伐中壯志未酬,於武昌寫下《滿江紅》。

1140年(紹興十年)春,金兀朮南侵,岳飛出兵大破金兵,收復鄭州、洛陽,兵臨朱仙鎮(今河南開封南20公里),直迫金國首府汴京。岳家軍士氣高昂,高喊「直搗黃龍」。主和派秦檜向宋高宗獻計,連發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岳飛退兵前,長嘆:「十年之功,毀於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 結果岳飛的北伐因為政治原因而失敗。之後岳飛父子被秦檜以謀反罪名予以逮捕審訊,由於找不到證據而無審訊結果,最終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秦檜支吾其詞「其事體莫須有(也許有)」),於紹興十一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除夕之夜,在杭州大理寺風波亭被賜死。

至紹興三十二年(1153年),宋孝宗即位,準備北伐,便下詔平反岳飛,追封鄂王,諡武穆,忠武,改葬在西湖棲霞嶺,即杭州西湖畔「宋岳鄂王墓」,並立廟祀於湖北武昌,額名忠烈,修宋史列誌傳記。


被處死的原因
岳飛父子被宋高宗處死的原因有多種說法:

宋高宗擔心如果岳飛取勝,可迎徽欽二帝回朝,宋高宗天子地位可能不保。但也有人認為宋高宗並不擔心此事。徽宗當時已死,而高宗和金國紹興議和時屢次強調要迎欽宗回宋。後來由於金國的反悔欽宗才未被釋放。欽宗本人在執政時就已心生退意,高宗並不懼怕失去權利。
為討好金人,以利和談。
秦檜是金國奸細。此說被大多數人認為是無稽之談。
岳飛由於深受重用而干涉高宗立嗣的問題。高宗本人無後,而岳飛屢次上書建議高宗為社稷安定著想早日立嗣,犯了高宗的忌諱。岳飛用十二道金牌才被召回更顯得擁兵自重。所謂「莫須有」罪名是指其擁兵干涉立嗣,不需要證實其謀反罪名就可處死。
一種大膽的猜測,岳飛可能是宋徽宗流落民間的兒子,趙構的兄弟。趙構因發現此事,才在短短的一年裡由高度信任岳飛轉而指示秦檜以「莫須有」罪名殺害岳飛。


收錄日期: 2021-04-27 21:15:2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14000051KK0269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