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唔肯落台既原因

2006-10-14 9:11 pm
可否從不同角度講講陳水扁不願下台的原因~
(詳細者俾分)

回答 (7)

2006-10-14 9:20 pm
✔ 最佳答案
台灣實行總統制,主要行政權力都集中在總統及由他委任的行政院長身上。議會要監察總統,會遇到一連串障礙。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2條,總統罷免案須由四分之一的立委提出,並須獲三分二支持方能通過。在台灣現時政治形勢下,這規定使罷免總統成為不可能的任務。今年6月提出的罷免案亦已遭否決,即使罷免案通過,新上任的總統亦只有不足4年的餘下任期,只能領導一個難有作為的看守政府。

倒閣成為了倒扁人士餘下的出路。根據增修條文第3條,倒閣案需由三分之一立委連署、逾半立委支持即可通過。可是縱然倒閣成事機會高,立法院卻須解散重選,而再任命新行政院長的權力仍舊在總統手上。倒閣案充其量只能警告總統,實際上不能動總統的分毫。

政治社會學大師林茲(Juan Linz)曾指出,縱然總統制深受新興民主政權歡迎,它卻是不利於民主發展的制度。

1. 由於總統與議會均有選票支持,總統容易挾民意以自重,推行自己的政治議程並扺抗議會及外界的監察。在拉美地區曾出現的極端情,總統甚至會尋求軍方的支持,藉民意之名推翻民主。

2. 總統選舉是一個全勝全輸的遊戲。這制度鼓勵兩極分化的對抗,而不利於社會利益的協調。可是新興民主國卻因過去的極權管治,社會往往已充滿傷痕且高度分化,未必受得起兩極化的衝擊。

3. 行政架構的穩定似是總統制的優點,這卻是行政管治個人化的結果。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總統的轉換很容易令政治產生突變,再者,這種穩定性削弱了政權在面對危機時的靈活性。

●引致總統制的社會條件

採用總統制還是議會制,是憲制選擇的問題。可是這種選擇的原因,並不僅是憲制的問題。一個政體的憲制可以隨時間改變,其改變或保留則須由憲制外的社會因素去解釋。台灣在民主化過程中,也有機會摒棄兩蔣留下的總統制,為何他們在這些變動中抱總統制不放﹖
2006-10-17 12:48 am
從以下四點足以令到台灣民眾叫陳水扁下台

01 : 2005年08月高捷外勞弊案爆發,由於前總統府秘書長陳哲男被指控接受廠商招待出國,第一家庭和總統府的清廉也開始遭到懷疑,立法委員邱毅更在之後不斷爆料有關總統府及第一家庭的弊案和醜聞。於是這些成為了台灣媒體長期以來追隨的焦點。

02 : 2006年05月25日,陳水扁的女婿趙建銘,由於涉及台灣土地開發公司的內線交易案,遭臺北地院裁定收押禁見。這使得民進黨和陳水扁總統的聲望受到重大的打擊。而總統夫人吳淑珍也被指控收受太平洋SOGO崇光百貨禮券及炒股、投資基金,但仍然沒有確實的證據。

03 : 在兩岸和外交政策方面,雖然陳水扁一直被公認為是台獨色彩濃厚的一名政治人物,但在他的520就職演說中,陳水扁提出了「四不一沒有」的承諾,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兩岸因他的當選而造成的緊張關係。一年之後,他又提出了「一邊一國」,由於中國大陸方面不承認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因此中國大陸對陳水扁提出的這些宣示極為反感。不過,他自己也曾說過,對於在他總統任期內要把中華民國的國號改為台灣共和國,「我不能夠騙自己,也不能夠騙別人,我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04 : 三一九槍擊事件是發生在2004年03月19日對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和副總統呂秀蓮的槍擊事件。這起事件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泛藍更宣稱整個事件是綠營為選舉獲勝而製造的「陰謀論」。這不僅僅是因為該起事件是臺灣所發生的第一起針對中華民國總統的槍擊事件,更是因為該事件發生在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投票日的前一天,所以引起的政治效應巨大。
2006-10-16 6:29 am
振振有辭, 振振無辭都好啦.
阿扁的任期到2008年.
參考: 無謂多講
2006-10-15 6:51 am
很多人說是因為他要保住他的貪腐伙團,只要他還是總統,便仍能保住他們,所以他不能下台。

也有很多人說按照台灣法律,總統享有很多特權,如不被調查。只要他還是總統,他的醜行便不會被通通揭發出來,所以他更不能下台。

但我想,以上的全都不是他不下台的原因,因為起碼這些都不是他不下台的主要原因。他不台的最主要原因是他至今還有一班對他不離不棄的fans為他護航,試問他又何須下台。

這便是民主政治,他可以振振有辭地說他只是貫徹民主精神罷了﹗
2006-10-14 9:36 pm
Because he 唔落台就會繼續有人工
2006-10-14 9:18 pm
佢一落台就要俾人審佢貪污,
而總統有豁免審訊ge權利,
所以佢5落台
2006-10-14 9:17 pm
陳水扁不願下台的原因是因為他說他是由人民選出來的,人民一定不會讓他下台,其實陳水扁很不現實。

收錄日期: 2021-04-12 17:45:3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14000051KK0223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