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維新變法?

2006-10-14 7:12 pm
什麼是維新變法?

回答 (6)

2006-10-17 2:31 am
是中國清朝光緒年間(1898年)的一項政治改革運動。這次變法主張由光緒皇帝親自領導,進行政治體制的變革,希望中國走上君主立憲的現代化道路。無奈變法受到清朝廷內保守勢力尤其是慈禧太后的反對,最後演變成為政變,維新派人物被殺。維新運動失敗,使中國損失一批熱心於國家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將中國推上革命的道路。
2006-10-15 12:41 am
戊戌變法又名百日維新,是清朝光緒二十四年間(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的一項政治改革運動。這次變法主張由光緒皇帝親自領導,進行政治體制的變革,希望中國走上君主立憲的現代化道路。無奈變法受到清朝廷內保守勢力尤其是慈禧太后的反對,最後演變成為政變,維新派人物被殺。維新運動失敗,使中國損失一批熱心於國家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將中國推上革命的道路。





目錄[隱藏]

1 洋務運動
2 公車上書
3 變法開始
4 變法內容

4.1 教育改革
4.2 經濟建設
4.3 軍事
4.4 政治
5 戊戌政變
6 變法的影響
7 參考



[編輯]

洋務運動
1840年鴉片戰爭戰敗後,中國跟世界的關係出現前所未見的改變。接連的外憂內患,使清政府及一眾知識份子逐漸醒覺到必須要改變以自強。咸豐、同治年間開始,清政府進行洋務運動,希望能夠「師夷長技以自強」,改良生產技術。各地先後引入外國新科技,開設礦業、工廠,建設鐵路、架設電報網,培訓技術人材;在軍事上亦建立了遠東最具規模的北洋水師。
1894年至1895年發生甲午戰爭,中國被日本打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證明了洋務運動未能根本改變中國的落後。於是出現了要求從更基本層面,包括政治體制上,進行變法維新的聲音。
[編輯]

公車上書
主條目:公車上書
維新運動開始於1895年於北京發生的公車上書。當時齊集在北京參與科舉會試的十八省舉人,收到《馬關條約》中,中國割去台灣及遼東,並嚮日本賠款二萬萬兩的消息,一時間群情激動。4月,康有為、梁啟超作成上皇帝的萬言書,提出拒和、遷都及變法的主張,得到一千多人連署。5月2日,康、梁二人,十八省舉人及數千市民,集合在都察院門前要求代奏。進京參加會試的舉人是由各省派送,依漢代舉孝廉乘公家車輛赴京慣例,對進京參加會試的舉人又稱為「公車」,故稱「公車上書」。雖然公車上書在當時沒有得到直接實質的後果,但卻形成了國民問政的風氣,之後亦催生了各式各樣不同的議政團體。當中由康、梁二人發起的強學會最為聲勢浩大,更曾一度得到帝師翁同龢、南洋大臣張之洞等清朝高級官員的支持。
[編輯]

變法開始
1897年末,山東發生曹州教案,兩名德國傳教士被殺。德國乘機侵佔膠州灣(今青島),俄國同時進佔旅順大連,法國進佔廣州灣(今廣東湛江),英國進佔山東威海,並要求拓展九龍新界。列強意圖瓜分剛敗於日本的中國,在朝中再次敲響了警鐘。
光緒皇帝雖然在1887年十七歲時已在名義上親政,但實權一路仍然是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裡。面對列強瓜分的危險,光緒於1898年(戊戌年)向慈禧要求實際的權力,讓他進行朝政的改革。6月11日,光緒頒布《定國是詔》,表明變更體制的決心,這亦是百日維新的開始。之後光緒召見康有為,調任他為京章行走,作為變法的智囊。其後又用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等人,協助維新。
[編輯]

變法內容
新政內容主要涵蓋教育、軍事等多方面的政策和體制。其最終目標,是推行君主立憲制。康有為向光緒皇帝贈送康有為自己的著作《日本變政考》和《俄羅斯大彼得變政記》,還有李提摩太的《泰西新史攬要》的譯本和其他有關各國改革的書。這令光緒傾向以明治維新為改革的藍本的。
[編輯]

教育改革
這是維新派最重視的地方,細節抱括:

舉辦京師大學堂
所有書院、祠廟、義學、社學一律改為兼習中西學的學堂
各省會設高等學堂,郡城設中等學堂,州縣設小學
鼓勵私人開辦學堂
設立翻譯、醫學、農務、商學、路、礦、茶務、蠶桑速成學堂
派皇族宗室出國遊歷,挑選學生到日本遊學
廢八股、鄉會試及生童歲、科考試,改考歷史、政治、時務及四書五經,以及定期舉行經濟特科
設譯書局
頒發著書及發明給獎章程,保薦格致人才
[編輯]

經濟建設
康有為強調中國必須以工商立國,才能富國養民;另因為官辦企業多弊病,故也著重鼓勵民辦企業。

設鐵路礦務總局、農工商總局,並在各省設分局
廣泛開設農會,刊印農報,購買農具,訂立獎勵學藝、農業程序,編譯外國農學書籍,採用中西各法切實開墾
頒發製器及振興工藝給獎章程
在各地設立工廠
在各省設商務局、商會,保護商務,推廣口岸商埠
開放八旗經商的禁令,名其學習士農工商自謀生計
[編輯]

軍事

改用西洋軍事訓練
遣散老弱殘兵,削減軍餉須支,實行團練,裁減綠營,舉辦民兵
頒發興造槍砲特賞章程
籌設武備大學堂
武科停試弓箭騎劍,改試學科
[編輯]

政治

裁減冗員
設置京卿學士,以集思廣益
准許地方官與士民上書
改上海《時務報》為官報,創設京師報館
開放新聞自由
按月分類列名每年收支
康有為還有好些未發表的新政,如尊孔聖為國教,立教部、教會,以孔子紀年,制訂憲法,開國會,軍民合治,滿漢平等,皇帝親自統帥陸海軍,改年號為「維新」,斷髮易服,遷都上海等。根據康有為所講,自軍民合治以下的新政都得到了光緒的同意。
[編輯]

戊戌政變
新政一開始便遭到原來各大臣的抵制。特別是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榮祿,更是保守派的頭目。榮祿與慈禧的關係密切,不單對光緒公開抗命,還與朝中其他保守派人物向慈禧密報,要求慈禧回朝訓政。9月13日,光緒感到慈禧有異,於是命康有為迅速外出到上海,並要「設法相救」。9月16日,光緒在頤和園召見統率北洋新軍的直隸按察使袁世凱,面談後昇任他為侍郎候補。另一方面,直隸總督榮祿以英俄開戰,催袁急回天津。據袁世凱的日記,之後譚嗣同於9月18日夜訪袁世凱住處,透露慈禧聯同榮祿,要廢除光緒;並說皇上希望袁世凱可以起兵勤王,誅殺榮祿及包圍慈禧住的頤和園。兩日後(9月20日),袁世凱回到天津,將譚嗣同的計劃向榮祿報告。 
一種說法是袁世凱的洩密,是光緒政變失敗的原因;但據近年的考證,慈禧及榮祿早有廢除新政的計劃,二人在袁世凱9月20日洩密以前亦經已有部署和防備。9月19日,慈禧回宮,9月21日即臨朝,宣佈戒嚴,火車停駛;並即幽禁光緒,廢除新政,搜捕維新黨人。是為戊戌政變,結束了只有一百零三天的維新。維新黨人中,康有為早離開北京,梁啟超逃入日本使館。其他數十人被捕,包括稱為「戊戌六君子」的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六人於9月28日斬於菜市口。徐致靖處以永遠監禁;張蔭桓則發放新疆。所有新政,除京師大學堂外,一律都被廢止。
[編輯]

變法的影響
只有短短103日的變法,最後因為宮廷政治鬥爭的緣故而告失敗。過去多數人將運動的失敗歸咎於慈禧及朝庭中保守大臣反對改革而發動政變。但近年亦有歷史學家認為,維新運動自開始即不具有成功希望。除了光緒未具備足夠的權力和威望推行改革外,維新派人物(特別是作為智囊的康有為)對政治現實的無知,和他們對西方社會制度的粗糙瞭解,亦註定運動的失敗。
由於變法的失敗,中國失去了一批傾向在原有制度下實行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代之而起的是主張激烈變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革命者,最後造成了清朝的覆亡,中國兩千年的封建帝制亦畫上句號。除此以外,朝庭中本來較為開明有為的大臣在政變後有些被貶,其他亦多被排擠到中央以外;間接亦造成了之後發生的義和團事件。
[編輯]

參考

梁啟超著《飲冰室合集》中華書局 第6冊 飲冰室專集之一:《戊戌政變記》清光緒二十四年 ISBN 7-101-00475-X/K.
郭廷以著《近代中國史綱》上冊 中文大學出版社 ISBN 962-201-351-1






中國歷代變法

李悝變法 | 商鞅變法 | 推恩令 | 王莽變法 | 孝文帝改革 | 慶曆新政 | 王安石變法 | 一條鞭法 | 戊戌變法 | 改革開放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88%8A%E6%88%8C%E5%8F%98%E6%B3%95&variant=zh-tw"

頁面分類: 清朝 | 晚清維新派 | 政變 | 改革 | 1898年
2006-10-14 8:52 pm
戊戌維新產生的背景

1.洋務運動失敗:甲午戰敗,列強交侵,強租港灣並劃定勢力範圍,有識之士,均認為清室己腐敗無能,只

強調船堅炮利的洋務運動,實無法救國,非作全面性的改革不可。

2.明治維新啟示:日本推行明治維新,進行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改革,竟能以小國擠身列強之中,給當

時有識之士極大啟示,希望作為借鏡,以富強中國。

3.西學大量輸入:洋務運動期間,派遣學生留學外國及大量翻譯西書,將西學引入中國,如嚴復等譯

(天演論),輸入西方進化學說,加上傳教士李提摩太等亦積極推動西化,加強了維新思想的傳播。

4.知識分子醒覺:知識分子於甲午戰敗後,深感洋務運動作用不大,非全面變法不足以自強,王韜、鄭觀應

等就提出君主立憲等改革。其後康有為發動公車上書,多次上書光緒,力陳變法之利,終為光緒所接納。

5.光緒銳意圖強:光緒頗有改革意圖,自其親政後,雖仍受慈禧控制,但亦感內憂外患日亟,必須發憤圖

強,故接受康有為等的倡議,實行變法。

「百日維新」的經過

1.公車上書:1895年,中日馬關議和,康有為與梁啟超於北京應試,聞訊大為激憤,遂聯合參加會試的一二

百名舉人上書光緒,請求拒和、遷都、變法、再戰,此乃著名的「公車上書」,惜未及上達而和議已成,

乃組織「強學會」,辦報紙,倡導維新,各省紛紛響應。

2.推行維新:1898年,康有為得大學士翁同龢推薦,為光緒召見,深受感動,光緒決心變法,任康有為總理

衙門章京,專摺奏事,統籌維新,又用梁啟超、譚嗣同、劉光第創設新政,自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而

罷,共103日,史稱「百日維新」。

從政治、軍事、教育及經濟四方面析述「百日維新」的重要措施:

1.政治方面:裁汰冗官,閒散重疊的機關,一概廢除,改革官署辦事規則,鼓勵臣民上書批評時政等等。

2.軍事方面:裁撒腐化已久的綠營,推行保甲,以西法訓練兵將,並實施徵兵制;科舉以西洋槍炮代替傳統

的弓矢騎射。

3.教育方面:廢八股考試,改試策論、時務;設京師大學堂,各地設中、小學堂,學習中外知識;辦官報、

設報館及譯書局,翻譯外國書籍;派學生出國留學,培養人才。

4.經濟方面:設立農工商總局,處理各種實業事宜;設立鐵路礦務總局,辦理有關礦產的開採及鐵路的修

築。叉開辦銀行、獎勵發明、編訂國家預算等等。

戊戌政變的經過

1.新舊兩黨之事:自康有為受重用,觸及舊有朝臣的利益,朝臣就分為新舊兩黨,舊黨以慈禧為代表,反對

維新;新黨則倚附光緒,提倡維新變法。

2.太后欲廢光緒:慈禧反對維新態度明確,先廢光緒重臣翁同龢,再以親信榮祿為直隸總督,控制兵權。榮

祿等建議誘光緒至天津閱兵,乘機廢黜。

3.袁世凱之背叛:光緒知身處險境,譚嗣同建議起用袁世凱以奪榮祿兵權,憑此威脅慈禧,不料袁世凱向榮

祿通風報信,慈禧知情,遂先發制人。

4.慈禧囚禁光緒:慈禧知道光緒陰謀後,先發制人,囚禁光緒於瀛臺,下令搜捕維新分子,廢除新政。康有

為、梁啟超分逃往香港及日本。譚嗣同、劉光第、林旭等「六君子」被捕殺,維新運動徹底失敗,慈禧

「垂簾聽政」,史稱「戊戌政變」。

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

1.缺乏實權:維新變法,以光緒為權力中心,但光緒受制於慈禧,並無實權;康有為等人官小權輕,故新黨

勢力薄弱,未能有力推行變法。

2.舊派反對:當時政治上舊派勢力強大,朝中保守頑固者甚多,加上慈禧性格守舊,滿洲親貴如榮祿等又以

為新政「以夷變夏」,大加反對,使新政推行大受阻撓。

3.滿漢衝突:支持維新者多為漢人,而新政又取消一直以來對滿人的優待,滿洲貴族不能無所疑懼,恐怕政

權轉歸漢人之手,故多方阻撓。

4.朝臣利益:新政重視政治改革,裁冗員、廢八股文等等,直接影響到朝中官員及當時士人的利益,自然不

受廣泛支持。

5.漫無計劃:光緒帝智慮不足,維新分子文主張速變全變,使新政推行太急,缺乏推行方略,致使新政陷於

混亂,未能得廣泛支持。

6.袁世凱叛:光緒滿以為可以利用袁世凱奪榮祿兵權,威脅慈禧支持新政,可惜袁世凱出賣光緒,向榮祿告

密,導致「戊戌政變」,新政遂因慈禧廢止及捕殺維新分子而全面失敗。

「百日維新」的影響

1.促成革命:戊戌維新失敗後,國人深知清廷腐敗不堪,多不再寄望變法,轉而趨向支持孫中山的革命運

動,終引發「辛亥革命」。

2.八國聯軍:戊戌政變後,康有為、梁啟超逃往海外,慈禧太后欲廢點光緒,又為外國公使所阻,更加深

其對外人的仇恨,因而利用義和團向外人報復,招致八國聯軍入侵。

3.革新文化:戊戌政變後,康有為、梁啟超雖身處外國,仍致力提倡西方的民主自由,標榜立憲。對中國思

想及文化的改革,有重大影響,導致「新文化運動」的產生。
2006-10-14 7:46 pm
清末維新運動
圖片參考:http://hk.yimg.com/i/icon/16/12.gif

戊戌變法
.com)
清末維新運動戊戌變法是發生在1898年(農曆戊戌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以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為首的維新派,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發展資本主義,以挽救民族危機,使國家臻於富強。

1895年4月,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失敗,被迫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消息傳到北京,群情激奮,正在參加會試的康有為和他的學生梁啟超聯合全國18省在京舉人,討論上書請願。會後由康有為起草萬言書,提出拒絕《馬關條約》、遷都抗戰、變法圖強三項建議,聯絡1300多舉人簽名。這就是著名的「公車上書」,它是維新變法運動的起點。此後,康有為接連向光緒帝上書。
從1895年夏到1898年春,維新派積極組織學會、創辦報紙、開辦學堂,為維新運動製造輿論、培養人才。1897年冬,德國強佔膠州灣,民族危機空前嚴重,變法聲浪日高。康有為趕到北京上書,提出速行變法的具體建議。次年6月11日,光緒帝接受變法建議。在此後到慈禧太后於9月21日發動政變的103天中,光緒帝發佈了一系列除舊布新變法詔令,史稱「百日維新」主要四項改革 - 即教育、政治、軍事、經濟。
變法運動一開始就遭到封建頑固派的抵制和反對,隨著運動的開展,維新派與頑固派的矛盾和鬥爭迅速加劇。1898年9月21日,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封建派發動政變,慈禧重新「訓政」,光緒帝被幽禁,譚嗣同等6位維新志士慘遭殺害(這6位志士為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史稱「戊戌六君子」)。康有為、梁啟超逃亡日本,新政全部被推翻,變法運動徹底失敗。
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
1.缺乏實權:維新變法,以光緒為權力中心,但光緒只星一個傀儡皇帝,慈禧控制了實權;而 且康有為等人官小權輕,故新黨勢力薄弱,未能有力推行變法。
2.舊派反對:當時政治上舊派勢力強大,朝中保守頑固者甚多,加上慈禧性格守舊,滿洲親貴如榮祿等又以為新政「以夷變夏」,大加反對,使新政推行大受阻撓。
3.滿漢衝突:支持維新者多為漢人,而新政又取消一直以來對滿人的優待,滿洲貴族不能無所疑懼,恐怕政權轉歸漢人之手,故多方阻撓。
4.朝臣利益:新政重視政治改革,裁冗員、廢八股文等等,直接影響到朝中官員及當時士人的利益,自然不受廣泛支持。
5.毫無計劃:光緒帝沒有深謀遠慮,維新分子又主張速變全變,使新政推行太急,缺乏推行方略,致使新政陷於混亂,未能得廣泛支持。
6.袁世凱變節:光緒滿以為可以利用袁世凱奪榮祿兵權,威脅慈禧支持新政,可惜袁世凱出賣光緒,向榮祿告密,導致「戊戌政變」,新政遂因慈禧廢止及捕殺維新分子而全面失敗。

「百日維新」的影響
1.促成革命:戊戌維新失敗後,國人深知清廷腐敗不堪,多不再寄望變法,轉而趨向支持孫中山的革命運動,終引發「辛亥革命」。
2.八國聯軍:戊戌政變後,康有為、梁啟超逃往海外,慈禧太后欲廢點光緒,又為外國公使所阻,更加深其對外人的仇恨,因而利用義和團向外人報復,招致八國聯軍入侵。
3.革新文化:戊戌政變後,康有為、梁啟超雖身處外國,仍致力提倡西方的民主自由,標榜立憲。對中國思想及文化的改革,有重大影響,導致「新文化運動」的產生。


2006-10-14 7:42 pm
清末維新運動戊戌變法是發生在1898年(農曆戊戌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以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為首的維新派,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發展資本主義,以挽救民族危機,使國家臻於富強。
1895年4月,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失敗,被迫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消息傳到北京,群情激奮,正在參加會試的康有為和他的學生梁啟超聯合全國18省在京舉人,討論上書請願。會後由康有為起草萬言書,提出拒絕《馬關條約》、遷都抗戰、變法圖強三項建議,聯絡1300多舉人簽名。這就是著名的「公車上書」,它是維新變法運動的起點。此後,康有為接連向光緒帝上書。
從1895年夏到1898年春,維新派積極組織學會、創辦報紙、開辦學堂,為維新運動製造輿論、培養人才。1897年冬,德國強佔膠州灣,民族危機空前嚴重,變法聲浪日高。康有為趕到北京上書,提出速行變法的具體建議。次年6月11日,光緒帝接受變法建議。在此後到慈禧太后於9月21日發動政變的103天中,光緒帝發佈了一系列除舊布新變法詔令,史稱「百日維新」主要四項改革 - 即教育、政治、軍事、經濟。
變法運動一開始就遭到封建頑固派的抵制和反對,隨著運動的開展,維新派與頑固派的矛盾和鬥爭迅速加劇。1898年9月21日,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封建派發動政變,慈禧重新「訓政」,光緒帝被幽禁,譚嗣同等6位維新志士慘遭殺害(這6位志士為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史稱「戊戌六君子」)。康有為、梁啟超逃亡日本,新政全部被推翻,變法運動徹底失敗。
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
1.缺乏實權:維新變法,以光緒為權力中心,但光緒只星一個傀儡皇帝,慈禧控制了實權;而 且康有為等人官小權輕,故新黨勢力薄弱,未能有力推行變法。
2.舊派反對:當時政治上舊派勢力強大,朝中保守頑固者甚多,加上慈禧性格守舊,滿洲親貴如榮祿等又以為新政「以夷變夏」,大加反對,使新政推行大受阻撓。
3.滿漢衝突:支持維新者多為漢人,而新政又取消一直以來對滿人的優待,滿洲貴族不能無所疑懼,恐怕政權轉歸漢人之手,故多方阻撓。
4.朝臣利益:新政重視政治改革,裁冗員、廢八股文等等,直接影響到朝中官員及當時士人的利益,自然不受廣泛支持。
5.毫無計劃:光緒帝沒有深謀遠慮,維新分子又主張速變全變,使新政推行太急,缺乏推行方略,致使新政陷於混亂,未能得廣泛支持。
6.袁世凱變節:光緒滿以為可以利用袁世凱奪榮祿兵權,威脅慈禧支持新政,可惜袁世凱出賣光緒,向榮祿告密,導致「戊戌政變」,新政遂因慈禧廢止及捕殺維新分子而全面失敗。

「百日維新」的影響
1.促成革命:戊戌維新失敗後,國人深知清廷腐敗不堪,多不再寄望變法,轉而趨向支持孫中山的革命運動,終引發「辛亥革命」。
2.八國聯軍:戊戌政變後,康有為、梁啟超逃往海外,慈禧太后欲廢點光緒,又為外國公使所阻,更加深其對外人的仇恨,因而利用義和團向外人報復,招致八國聯軍入侵。
3.革新文化:戊戌政變後,康有為、梁啟超雖身處外國,仍致力提倡西方的民主自由,標榜立憲。對中國思想及文化的改革,有重大影響,導致「新文化運動」的產生。

參考資料
http://www.epochtimes.com/b5/1/12/30/c7201.htm
2006-10-14 7:25 pm
圖強與維新 -- 戊戌變法維新及其失敗公元 1840 年 -- 公元 1911 年

  一八九八(光緒廿四年,戊戌),康有為(一八五八 -- 一九二
七)、梁啟超(一八七三 -- 一九二九)等倡導推行維新變法,歷時
一百零三天而終告失敗,史稱「戊戌變法」或「百日維新」。

  同、光間,洋務派推行學習西方的「自強新政」,為時三十餘載
。然在甲午戰爭炮聲中,李鴻章等全力經營之北洋艦隊竟一舉被殲,
宣告了洋務運動之慘敗。有識之士深知僅憑武備之改善,實未能挽救
中國之垂危,非進行一番改革不可,故乃有維新運動之興起。同時,
甲午一役,堂堂之中華大國竟敗於日本小國之手,舉國嘩然。日本原
係東方弱小之國,亦遭西方列強之侵擾。然自一八六八年明治維新之
後,短短二十餘載間竟反弱為強、國勢驟盛,堪與西方各國較一短長
,此種範例予中國朝野之士以莫大啟示。加上甲午戰後,列強勢力如
洪水猛獸般入侵,強租港灣、劃分勢力範圍之狂潮洶湧,中國被瓜分
之禍迫在眉睫。一些仁人志士為挽救國家民族之危亡,相率奮起,奔
走呼號,欲改革腐敗之政治,而尋求救國之新徑。

  維新運動之領導人康有為及其弟子梁啟超,均粵省人,自幼受過
中國的傳統教育,又接觸了西方之思想文化,深懷救國圖強之理想。
一八九五年(光緒二十一年),當《馬關條約》簽訂之際,康有為號
召在京應試之舉子共一千三百餘人,發動「公車上書」,聯名向皇帝
提出拒和、遷都、變法等主張。是次上書雖為都察院所拒而未儿上達
,但折稿經繕印散發,影響很大,成為戊戌變法之前奏。為達變法圖
強之目的,康、梁等維新派一面著書立說、繙譯西方名著,一面創學
會、辦報紙,宣傳維新思想,駁斥反對變革的守舊思潮。康有為曾撰
《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大同書》,梁啟超發表了《變
法通議》等要文,譚嗣同(一八六五 -- 一八九八)著《仁學》,嚴
復(一八五三 -- 一九二一)譯《天演論》等書。一八九五年,康、
梁組織強學會,出版《中外紀聞》、《強學報》。後維新派又出版《
時務報》、《知新報》、《國聞報》、《湘學新報》等等。清近曾查
禁了各地之強學會,但康有又於一八九八年四月組織保國會,提出「
保國、保種、保教「」之口號。

  康、梁改革主張由於光緒帝支持而化成變法的行動。同治年間及
光緒初年,西太后等垂簾聽政,朝政大權掌握在頑固勢力后黨手中。
一八八九年(光緒十五年),德宗「親政」,極力想改變傀儡之地位
,帝、后二黨紛爭爭不已。康有為等想依靠皇帝權力以行變法,屢屢
向光緒帝上書。一八九八年(光緒二十四年)一月,德宗由其師翁同
龢那裏得悉康有為的變法要求,遂令其條陳政見。康有為上有名的《
應詔統籌全局折》,系統奏明變法綱領,建議皇帝詔定國是,除舊佈
新。光緒帝得奏深為所動,決意實行變法,以擺脫后黨勢力的控制。

  一八九八年六月十一日,光緒帝頒「明定國是」之詔令,宣佈實
行變法。旋召見康有為,任其為總理衙門章京,許專折奏事。自六月
十一日開始變法至九月二日西太后發動政變一百零三天內,新政之措
施陸續頒行,亦即「百日維新」。因歲次戊戌,故又稱「戊戌維新」
。其內容大致如下:

  一、政治方面:撤併閒散重疊之衙門,如詹事府、通政司等,裁
         減冗官;允許官民上書言事,廣開言論。

  二、軍事方面:裁撤綠營軍兵;用新法訓練陸軍。

  三、經濟方面:設路礦總局、農工商總局及各省商務局;提倡興
         辦實業,創立商會、農會。

  四、文化方面:廢除八股,改試策論;取消各地書院,改設新式
         學堂,如創辦京師大學堂及地方中小學堂;設立
         譯書局繙譯外國書刊,准許自由創立報館與學會
         。

  但是變法卻遭到極大的阻力。以慈禧太后為首之后黨是堅決反對
變法之頑固勢力。變法始行,西太后即迫光緒帝罷免帝黨首領翁同龢
之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等職,又以新信榮祿(一八三六 -- 一九○
三)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控制京津,謀廢德宗。光緒帝密詔直隸
按察使袁世凱,命其除掉榮祿。袁偽示忠於皇帝,旋即向榮祿告密。
九月二十一日,西太后發動戊戌政變,囚光緒帝於中南海之瀛臺,自
己則以「訓政」之名重掌朝政。九月二十八日,維新派譚嗣同、楊銳
(一八五七 -- 一八九八)、劉光第(一八四九 -- 一八九八)、康
廣仁(一八六七 -- 一八九八)等「六君子」被害。康有為、梁啟超
逃亡國外,戊戌維新變法卒告失敗。

  百日維新的失敗不是偶然的,其原因如下:

  (1) 清廷腐朽難維新:康、梁等維新派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君主
     立憲,希望籍皇帝之權力來進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故
     其行動多局限於宮庭內的鬥爭,缺乏廣泛的民眾支持。殊
     不知當時清廷統治已病入膏肓,非徹底推翻實無法推行根
     本之變革。

  (2) 吏治敗壞阻改革:在戊戌變法的一百零三天內,維新派雖
     由皇帝下詔頒佈了不少革新措施,魚清朝末年之吏治弊端
     已積重難返,各級官僚對新政推行均聞風不動。故各種變
     革法令乃被束之高閣,成了一紙空文。

  (3) 維新派毫無實權:維新派既局限於通過宮廷鬥爭來推行變
     法,則其成敗端視清廷內部實力之對比如何。他們依靠的
     光緒帝並沒有甚麼實權,處處受西太后掣肘。康有為等人
     自己官職卑微,既無職權,又缺乏軍隊之支持。原來唯一
     支持維新的大臣翁同龢在變法之初即被罷免,後來想借重
     有實力的袁世凱卻被其出賣。

  (4) 頑固派實力雄厚:當時朝廷之軍政大權盡操於慈禧太后的
     后黨之手,他們頑固守舊,生怕變法會導致清廷統治不穩
     或漢人過反掌權,故極力加以反對。一切不滿裁撤舊衙、
     冗員和廢除綠營、八股之保勢力,均集合在后黨之下,使
     后黨對政局的操縱和新法之存廢舉足輕重。

  不過維新運動對後來的歷史卻有著重大的影響:

  (一)啟迪民主思想:維新運動雖然失敗,但它通過創辦報紙、
            著書立說、繙譯西書,介紹了西方的民主
            自由思想,提出了學習西方先進學說、尋
            求救國道路的主張,並發動過一次未成功
            的變革。此對國人思想之解放頗有助力,
            為未來民主革命思想的進一步傳播奠下了
            基礎。

  (二)促進國民革命:維新運動想依靠皇帝權力實行自上而下的
            改革,結果遭到失敗。慘痛的教訓告訴人
            們,不徹底推翻腐朽透頂的滿清統治,中
            國是年法亡圖強的。於是,更多的人遂走
            向新的道路,投身孫中山倡導的國民革命
            洪流中去。

  (三)刺激清廷排外:維新派力圖依靠英、日之同綪,來反對德
            、俄對后黨的支持。戊戌政變後,英、日
            助康、梁流亡海外,不允引渡彼等返國治
            罪。一些外國使節亦干預廢掉光緒帝之計
            劃。因此,慈禧太后乃轉而對洋人不滿,
            後遂利用義和團掀起排外之浪潮。

參考: 中國歷代之興治盛衰亂亡 陳佳榮著


收錄日期: 2021-04-15 23:15:0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14000051KK0139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