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木炭製作過程:將砍伐下來相思樹削去槎枝樹葉,莖幹放置在窯內,頭上尾下的方式密集排列豎立在炭化區;出炭口需要以磚塊或石頭和著溼泥土混合封住;然後加溫口添柴燒窯,日以繼夜不停的燒,不能讓窯火熄滅;差不多經過5至10天的「陽火」加溫,溫度約350℃—1000℃,即可停止燒窯(視經驗來判斷),然後封閉燒柴口和頂部的排煙孔。用「陰火」(熱氣)將相思樹幹悶上一、二十天以上在開窯(根據封閉的溼土是否變乾加以判斷),再從出炭口搬出炭化的木材,那一截截黑漆漆的木材就是木炭。有時候,打開窯門後木炭突然著火燃燒起來,這時候馬上要再封閉窯口,等二、三天後再打開窯門。因為窯內溫度很高,遇到空氣進來立即燃燒,如果不立即封閉的話,木炭可能會燒完殆盡,損失會很慘重。工人進入高溫的窯內搬出木炭,這種辛苦是一般人難以體會的。
炭的製造,不是直接用火燃燒樹幹,而在另空間日夜不斷的燃燒加溫,利用流動的熱氣(陽火)逼出樹幹的水氣,加溫一段時間再封閉,用窯內的陰火悶上數日,使其脫水、完全炭化,就成為木炭。木炭成品分為二種,一種就是豎立的相思木上半部,燻煙旺盛且熱,炭化較完全,材質粗且脆,品質較好,使用時比較不會燻,價格較高,就是一般所說的「木炭」;另一種是相思樹幹尾端,因豎立在窯的下半部,熱氣流動到底部溫度稍低,炭化不完全,木材較細且堅硬,燃燒時比較有煙,品質較差,價格也較低,這種木炭俗稱「馬腳」190。
現代人已經很少人使用木炭,只有在烤肉或民俗祭典時使用,怪不得燒木炭的行業離我們越來越遠,逐漸被時代所淘汰。不過,火炭業和先民的生活情緣是不可抹滅的,木炭窯記錄著傳統產業發展的歷程,先民胼手胝足披荊斬棘的奮鬥史。有機會不妨來參觀木炭窯,緬懷先民的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