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唐代會發生宦官之禍

2006-10-14 8:29 am
如題,Thanks!

回答 (4)

2006-10-14 6:17 pm
主要有兩點:

首先, 唐朝由開國至玄宗, 國力已臻極盛, 要處理的事務很多, 由於臣下不能進入皇帝的宮殿, 故很多時(非理政的時候)要靠宦官通傳. 玄宗為了提高效率, 將處理政事的地方遷到大明宮(一鄰近宦官辦事地方的宮殿). 宦官遂成了朝臣與皇帝溝通的最重要橋樑. 所以你會發現, 唐代宦官之盛, 始於高力士. 因為大臣要見玄宗或上書玄宗, 很多時都要經高力士的緣故. 當然, 這也是開始時皇帝削弱宰相等朝臣權力的方法, 但久而久之, 宦官成為了皇帝的代言人, 見不到皇帝, 宦官便成了發號司令的中心.

其次, 宦官擁有實際的軍權. 唐代宦官擁有禁軍的實際指揮權(由魚朝恩等開始), 甚至遙領節度使之職, 連皇帝都無可奈何. 故他們得以操控皇帝之廢立及朝臣之生死.

以上為唐代發生宦官之禍 的基本原因.
2006-10-14 3:38 pm
甲. 唐朝衰亡之原因:
A. 藩鎮割據: 安史之亂平定後,唐室並未徹底消滅安史的餘部,也未實行削藩,相反地為瓦解、安撫叛軍降將,仍就地把他們封為節度使,使其盤踞邊鎮要地,還有一些功臣也被封為節度使,於是形成「自國門以外,皆分裂於方鎮」之局,成為唐朝中葉以後的巨患。特別是河北三鎮(成德之李寶臣、盧龍之李懷仙、魏博之田承嗣),原都是安史餘孽割據的地方,最為跋扈。代宗末年,田承嗣死,由其侄田悅繼位,開藩鎮世襲之先例。從此,割據一方的節度使父死子繼,官爵自為,甲兵自擅,刑賞自專,戶籍不報中央,賦稅不入朝廷,儼然似獨立王國。藩鎮還經常叛亂,甚至出兵攻佔長安,使全國長期陷入地方割據、混戰的局勢中,一直延續到唐室之滅亡。

B. 宦官亂政:自唐玄宗以後,宦官之禍日益嚴重,給政治帶來極大的危害。玄宗寵信宦官高力士,但此時宦官僅憑藉皇帝的權勢作威作福。安史之亂中,宦官李輔國擁立肅宗為帝,由此開始宦官參決皇帝皇位繼承事宜,且握禁軍,權力不斷擴大。後來從憲宗起,宦官更進而誅殺皇帝,掌廢立之事,僭權犯上(憲宗、敬宗為宦官所弒,由憲宗至哀帝間,十個皇帝中有八個都由宦官擁立)。宦官弄權下政治日非,終至敗亡。

C. 牛李黨爭:從唐憲宗至宣宗的四十餘年間,朝臣中分成以李德裕為首的世族官僚,以及牛僧孺、李宗閔為首的寒族官僚兩大集團。他們各自結黨,相互傾軋,為害甚烈。雖然後來李德裕被貶死崖州,牛李黨爭平息,但是黨爭期間,他們結交宦官,排擠對方,私人意氣凌駕於國家大事上,使人才凋零,朝政混亂,唐室更日益衰頹。

D. 外患侵擾:唐代自安史之亂後,邊防空虛。回紇、吐蕃及南詔先後入侵,進一步損害了唐的國力,造成邊境不寧,民生日困。而且朝廷被迫連年征戰,消耗鉅大,國力益衰。

E. 民變四起:唐懿宗末年,關東大旱。僖宗初年,又有嚴重水災,河南道一帶的人民,生活已陷絕境,而政府仍不停徵稅,使人民對中央產生異心,終於爆發了民變。
唐代末年,先後有裘甫、龐勛、王仙芝、黃巢及秦宗權的變亂,尤其是黃巢之亂,動搖了唐的政權,破壞了唐的經濟(公元881年,黃巢攻陷長安,建國號大齊,迫得僖宗倉卒奔蜀),使唐室的根基動搖,名存實亡。
2006-10-14 8:48 am
我認為是皇帝

肅宗開始 , 宦官有了權力

日後不少皇帝都重用宦官

令宦官有了亂政的機會

宦官除了打擊朝中大臣 , 各不同意見的宦官

更會進行私鬥 (例如 , 牛李黨爭 )
2006-10-14 8:34 am
因為安史之亂


收錄日期: 2021-04-12 22:52:1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14000051KK0017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