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元世祖為何要攻打日本?

2006-07-26 11:14 pm
煩請告知元世祖忽必烈攻打日本的原因為何?最後戰爭結果為何?

回答 (3)

2006-07-26 11:24 pm
✔ 最佳答案
忽必烈後來亦有派遣軍隊進攻一些其它國家和地區,其中以入侵日本的戰事最有名,也最慘烈。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朝發動第一次日元戰爭,日本史書稱之為「文永之役」,以三萬二千餘人,東征日本。至元十八年(1281年)七月,忽必烈又發動第二次日元戰爭,史稱「弘安之役」,由范文虎、李庭率江南軍十餘萬人,到達次能、志賀二島,卻碰到颱風,溺死近半。元軍兩次進攻均以失敗告終,一般認為颱風(日本人稱這兩次風為「神風」)是造成失敗的最大原因,不過最近亦有人傾向元朝的造船技術落後與兵器威力不如想像中的強大所致。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281年的戰鬥中日本武士登上元軍戰船。蒙古襲來絵詞,1293年元軍艦隊被摧毀的原因有一種說法認為元軍艦隊之所以被颱風摧毀,是因為他們使用的是在內河航行的平底船,而不是在海洋上航行的海船。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由於元朝蒙古統治者在中國及高麗的殘酷壓迫,造船的漢人和高麗人故意使用錯誤的船型,而蒙古人對航海又一無所知;又或者忽必烈攻日太過倉促,未有充分準備海船。不過具體原因目前尚無定論http://zithromax.donkeylink.com/zh-tw/%E5%BF%BD%E5%BF%85%E7%83%88.htm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XNlYEWjCB5AJ:web.nchu.edu.tw/~leehsin/pdf-papers/24.pdf+%E5%85%83%E4%B8%96%E7%A5%96%E5%BF%BD%E5%BF%85%E7%83%88%E6%94%BB%E6%89%93%E6%97%A5%E6%9C%AC%2B%E5%8E%9F%E5%9B%A0&hl=zh-TW&gl=tw&ct=clnk&cd=6西元一二七四年,蒙古統一中國,元世祖忽必烈要求日本的龜山天皇投降,被拒絕後,就以一萬五千人的大軍去攻打日本,日本舉國震恐,以十二萬人抵抗。元軍在肥前登陸,遇到挫折,最後以弓箭用光為理由的撤軍。這個肥前就是現在九州的西北部,離福岡不遠。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vMlsWMNP5YMJ:www.crown.com.tw/book/guolich/article006.htm+%E5%85%83%E4%B8%96%E7%A5%96%E5%BF%BD%E5%BF%85%E7%83%88%E6%94%BB%E6%89%93%E6%97%A5%E6%9C%AC%2B%E5%8E%9F%E5%9B%A0&hl=zh-TW&gl=tw&ct=clnk&cd=7
2016-02-09 8:42 pm
這位網友你好

我本身也有遇過這問題

急需用錢 找銀行真的太慢了

我知道 中壢仁寶當舖 有在幫人代辦二胎

估價速度快 放款速度快 息低保密

你可以去詢問看看

我之前有在那裡借過 服務態度好 辦事效率好

真的是短期週轉的好幫手

放心啦!仁寶當舖是政府立案合法當舖

網路上的風評也非常好

在 中壢YKK對面 03-4520077
2006-07-27 10:17 pm
元世祖想得到日本,一方面是因為大帝國的擴張是越大越好,另一方面呢則是因為謠傳日本遍地黃金是黃金國,看一下很多古文獻都說東方海上有作黃金國,而日本本身的文獻也說日本平泉盛產金(平泉:日本東北部),不過以現代科學家的觀點,那些其實是沙金居多,跟早期的台灣一樣,一但開採過度一下子就沒了,日本的採金業到清朝前期,也就是得川幕府中葉就完全沒落了,不過這是題外話,戰爭的結果中國一像是央央大國而看不起"小"日本加上唐朝以後史官撰史多受到君主的限制,所以說直接以兩次皆受到颱風來帶過,的確造船技術的落後是蒙古的致命傷,不過輕敵還有民族的不和睦跟日本的防禦也是主因,出征日本的三萬多人多參雜了漢人,蒙古人,韓國人,回回人,以及其他總族的人口,而日本方面得知蒙古要遠征日本,其實就已經幾乎將全國資金都投注在九洲的防禦之上,光是九州編制的部隊便有數萬人之譜,其實就算順利登陸了也不一定就能征服日本,不過雖然兩次遠征都無功而返,而日本的損失也很小,不過為了抵抗蒙古而投注大量資金在於防禦的鎌倉幕府也因此過不久就被保皇黨起義因而垮台.SO雖然沒征服日本卻也讓日本陷入一片動亂.
參考: 自己的歷史見解


收錄日期: 2021-04-30 10:21:4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0726000014KK0932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