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我國是否有必要發展自主性國防工業???認真的說起來, 具備部分自主性國防工業是有必要的, 但是發展自主性國防工業是非常花錢的事, 比向外國購買還要貴很多. 因為不只是武器系統, 任何產品的生產成本, 都會包含研發 及製造成本, 以台灣的實際需求量來看, 如果是較高科技的武器系統要自製, 其造價會非常貴. 日本就是個明顯的實例, 日本相當要求武器系統自主生產, 但是付出的代價就是同級武器的單價高的驚人, 比方說90式戰車, 約等於豹二原始型的戰鬥能力, 但是造價卻是豹二的三倍. 即使以日本的財力, 也只買得起300多輛. 關於造價成本, 主要可分為前段的研發, 及後段的製造. 首先是研發, 研發可不是找一堆人在圖紙上畫畫就搞定的事. 一般來說, 研發可分成下列的步驟.1. 需求提出 à 2. 設計構思 à 3. 設計開發 à 4. 樣品試做 à 5. 樣品測試 à 6. 設計修改à 7. 再測試 à 8. 先期量產 à 9. 實機測試 à 10. 設計定案.其中最困難的步驟就是3 跟 4, 要考慮到技術, 材料, 相關零組件等, 問題非常多, 別的不說, 光是技術方面就是極大的瓶頸. 這又要招募人才, 也可能要向外國買技術, 如果需要用到特殊原料, 或是要用特別的製程技術, 又要設法取得. 先姑且不提無法取得技術零件的情況, 這些事情都是要花錢的. 再來是製造, 可分成下列的步驟.1. 產線安排 à 2. 原料調度 à 3. 人員訓練 à 4. 生產試機 à 5. 良率提昇 à 6. 生產開始. 就台灣的情況而言, 有許多等於是要新建立廠房產線, 也要訓練生產工作人員, 良率也要提升到一定的程度, 畢竟這是攸關人命的產品. 想想看, 要蓋廠, 買機器, 買原料, 訓練員工, 這些的成本可不低. 如果說台灣本身的需求量相當大, 那研發及生產機具廠房的成本可被有效的稀釋, 但是台灣的需求實在有限, 研發及生產機具廠房的成本被攤提後, 等於是自製武器的平均造價會漲的非常高. 因為光論材料+加工的成本還不算太高, 但是一些前置作業的成本攤提可是很嚇人的. 美國就有類似的經驗, B-2轟炸機, 原定要造20-30架, 原定目標造價2億, 但是由於研發過程中一再地遇到困難, 物價的上漲, 加上戰略的改變, 最後只造了2架, 平均造價超過20億美金, 比神盾艦還貴, 就算用黃金鑽石打造同等大小的飛機, 都不用花到20億美金. 而同樣的狀況非常有可能發生在台灣. 國防自主是個非常好的目標, 但是要達到此目標要花的錢是非常可觀的, 而且有很多會是像蒸發掉一樣. 這並不是說有人貪污, 而是投資錯誤或是規劃不善, 甚至是要走這條路不得不付的學費. 因為連一般企業投資也常發生同樣的問題. 舉例來說, 某家新成立的電信公司為了搶攻市佔率及3G市場, 短短一年內已花掉了數十億台幣, 是否值得? 這很難說. 所以我認為應以外購及提高自製率兩方面同時進行, 光靠外購受制於人, 光靠自製勞神傷財, 應以同時並進, 找出最佳平衡點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