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大足石窟位於四川大足縣,距重慶165公里。縣境內共有晚唐到宋代的石刻40多處,造像5萬多尊,其中以北山和寶頂山兩處,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藝術最精湛,與聞名中外的山西大同雲崗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鼎足而三,競相媲美。因此,大足縣素有"石刻之鄉"的盛譽,而北山、寶頂山兩處則有"藝術寶庫"之稱。
北山,古名龍崗山,距縣城兩公里。唐末,這裏曾是割據東川的昌州刺史韋君靖貯糧屯兵的"永昌寨"。晚唐景福元年,韋君靖在寨內西翠壁(今北山佛灣)首先開鑿佛像。此後,當地官吏、士紳、僧尼等步韋之後,陸續自費經營造像,直至南宋紹興年間,歷時250多年建成。這些石刻像刻工精細、形象生動、富有魅力。我國早期的觀音造像,一般以男性形象出現,靜穆嚴肅,正襟危坐,而這裏的晚唐以後的觀音,卻迥然不同,以女像出現,且已世俗化,具有人性美。
北山石刻造像很多,大多是佛國人物和傳說,其中最精彩的要算"心神車窟"。該窟建造于宋紹興12年至16年間,窟中心是八柱鏤空的心神車,它既象徵著法輪常轉,烘托了佛法氣氛,又有支撐石窟的作用。窟正中為釋迦牟尼佛,兩旁及左右壁雕刻文殊、普賢等20多尊菩薩像。普賢是窟內雕刻最細,形態最美的菩薩像,人稱" 東方維納斯"。她面貌清秀,肌膚細膩滋潤,溫柔嫺靜,典雅大方,是一個具有典型東方美的女性形象。在普賢旁邊,雕刻了一個短粗的牽象者,作者運用對襯手法,把他刻成雙眉倒豎,環眼圓睜,氣質粗獷的凶神,誰看了誰都感到畏懼。對比之下,一個溫柔,一個凶煞,真可謂匠心獨具。
如果說,北山的石刻主要以玲瓏精巧,形象生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那麼寶頂山的石刻除此之外,還以其氣勢磅礴,雄偉壯觀,而令人驚歎。寶頂山位於大足縣城東北15公里。這裏的石刻是宋代高僧趙智鳳主持開鑿的,前後歷時70多年,距今已800多年的歷史。寶頂山周圍幾公里都有造像,共1萬多尊。主要地段在大佛灣,這裏造像最精美,保存最完好。大佛灣是一個深幽的馬蹄形山灣,長約500米,岩面約15米至30米,一幅幅大型雕像都刻在崖壁或石窟中,緊密相連,蔚為壯觀。
在大佛灣中部有一"釋迦涅盤聖跡圖"。涅盤,是佛教語言,是"死"的意思。中刻佛祖釋迦尼半身側臥像,幾乎佔據整個北崖,大佛長31米,僅現上半身,下半身隱沒在岩石裏,這種意到筆不到的表現手法儲蓄雋永,引人遐思,更顯示出佛像的偉大。佛涅盤像面容寧靜慈祥,兩目微睜,釋迦滅度前的神情,表現得相當成功。佛像前十余弟子半身如平地湧出,手捧香花水果茶食寶珠衣。龕頂崖壁的煙雲中,刻有天女九身,面相香麗,形態優美,捧花獻身。金龕造像似有人天共仰,迎送釋迦升天的氣氛。
圓覺洞被譽為寶頂山石刻之冠,是由一塊巨石鑿出的整岩洞,是大佛灣裏的最大的平頂窟。窟高6米,寬9米,深12米,龕正壁刻三尊佛坐像,左右壁刻12圓覺菩薩跌坐于臺上,全部造像保存完好。雕刻技法細膩圓熟,人物形象俊秀莊嚴,冠紋衣飾精緻華美,衣服和肌肉的質感都很強烈,幾乎看不出石刻的痕跡。尤其在洞口上方開一天窗採光,不僅增加了洞內亮度,還使石窟明暗有次,雕像更顯示立體感,增強了藝術效果。
大足石刻,以精雕細刻,粗獷有致而聞名於世,每一處造像,都具有感人的魅力,是我國古老石刻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