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類進化是被野獸逼的 ?
人類的祖先在走出非洲叢林時,並不是手拿長矛與
飛鏢的獵人,而是誠惶誠恐的獵物。經過與豺狼虎豹等野
獸長期鬥智鬥勇,人類才終於佔據上風,成為地球的主宰。
人類對野獸的恐懼不僅遺傳到今天,
甚至可以說,人類的進化就是被這種恐懼逼出來的。
人類一直是野獸垂涎的獵物。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
大型食肉動物除非上了年紀或行動不便,否則不會輕易
攻擊人類。或者說,靈長類動物由於體格弱小、
行動遲緩,一直是野獸垂涎的獵物。科學家在南非發現了許多
距今100萬-300萬年前的野獸巢穴,裡面發掘出324只狒狒
和140只南方古猿(人類祖先)的骨骼化石,其中許多化石上
都有大型貓科動物或鬣狗的齒印或爪印。
近代的一些調查也發現,人類是野獸喜好的食物,墨西哥大學
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出沒於亞馬孫叢林的強盜當中,青壯年死
亡人口的6%是由美洲虎造成的。另外一項調查也發現,在過去
80年裡,烏幹達全國有393人喪命於獅、豹或鬣狗口中,這些
現代的證據進一步說明,吃人是野獸的天性。
人類至今心有餘悸。在從獵物向獵人轉化的漫長過程中,那種
擔心落入虎口的恐懼深深地植根在人類的大腦裡,並且一代一代
地遺傳到今天。在現代人類身上,依稀可以看到那個時期留下的
影子,比較典型的就是\"摩洛反應\":剛出生的嬰兒在受到驚嚇時,
會不由自主地攥緊小手。這和小猴在受驚時緊緊抓住
母親肚子上的毛一樣,都屬於一種對威脅的本能反應。
此外,此觀點還可以被\"侏羅紀公園徵候群\"所證明。
世界各地的孩子,無論他們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種族
、膚色、家庭出身如何,都對野獸的危險性有著一種本能的
認識,甚至包括那些已經滅絕了的野獸,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
稱為\"侏羅紀公園徵候群\"。即便是像《獅子王》這樣的動畫片
把小獅子描寫得那麼善良可愛,小孩子們也都知道野獸是會吃人的。
生存現實迫使人類開發大腦。由於不能和野獸硬拼,因此只有智取了。
這種嚴峻的生存現實迫使人類的祖先開發他們的大腦,培養出\"超獸\"的
智慧。例如人類具有\"察言觀色\"的本領---即把自己放在別人的位置,從
他們的角度考慮他們的感情和動機,從而猜透他們的心理。
這種能力在心理學上被稱為\"馬基雅夫利智慧\",它可以使個體更融洽地
生活在社會組織中。有人認為這種智慧是對社會生活方式適應的結果,
或說它是人類祖先想在智力上戰勝野獸而被迫鍛煉出來的。
在生存威脅面前,靈長類動物學會了結成群體生活。例如狒狒和猩猩就
通過結成群體來提高發現野獸的機會,它們甚至可以發起反擊。在這種
群體的基礎上,我們的祖先建立起熟悉、信任、互惠的結構,這就是社會
的雛形。人類區別於動物的兩大特徵---語言和製造工具,
也有可能是作為一種防禦野獸的手段而發展起來的。也就是說,正是為了
對付野獸,人類才不斷進化過來。
-------------------------------------------------------------------------------------------
以上並非某指定名稱之人物的論說,僅是網路與書籍上的文字排列,
也只是某個腦容量有限的人類在世所累積的文字排列。
無論您是否支持或相信此論點,如果您對這題目有興趣,
請提出您的意見:
【介於此種演化中,下一代(或下一種)人類的特徵(或特徵)】
感謝賜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