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2005-08-26 4:04 am
白居易的別稱有哪些??

回答 (5)

2005-08-26 4:05 am
✔ 最佳答案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後世遷居下邽(今西省渭南縣),大曆七年(772)生於新鄭(今河南省新鄭縣)。他生活在官宦擅權、藩鎮割據、民不聊生的中唐時期;家庭政治地位屬中下層。因西河兵亂,十一二歲則避亂江南,漂泊於蘇、杭、越中一帶。青少年時代刻苦攻讀,以祈振興家道。十五六歲的時候,他帶著美好旳幻想來到了長安,以《賦得古原草送別》一詩嶄露頭角,得到老前輩顧況的賞識。他在長安得了一些日子,逐漸感到周圍的冷漠與污濁。他知道長安不可能有自己的進身之階,最後便失望地離去。

  二十九歲那年,白居易考取了進士。元和元年(806)四月,憲宗策試賢良方正能言直諫科舉人。皇甫湜、牛僧孺、李宗閔在對策中苦詆時政,忤犯宦官,結果因宦官反對不得居上第,考策官、復策官亦遭貶斥。白居易憤然上書,主持公道。他因直言敢諫,為執政者所忌。

  元和十年,藩鎮李師道、不承宗遣人到長安刺殺宰相武元衡。白居易上疏請急捕賊,以雪國恥,為執政者所惡,以莫須有的罪名貶江州司馬。自此淪落天涯,悲憤悒鬱。

  元和十三年十二月,白居易遷忠州刺史,政治上有了轉機。他吸取過去的教訓,採取明保身、隨遇而安的處世態度,並從此心向佛、道。長慶元年(821),任尚書主客郎中,知制誥,又轉上柱國,可謂官運亨通。為避免捲進政治鬥爭漩渦,他請求外遷,先後任杭州、蘇州刺史。在杭州任上,他疏理六井、築堤蓄水,以利灌溉。離任之時,他還將治水要領寫成《錢唐湖石記》,刊於石上,使繼任者知曉。據說離開杭州時,他把官俸留在州庫,作為公家緩急之需。他為官認真,深得百姓愛戴,任滿離蘇時,父老泣別,相送十里。大和元年(827),改任秘書監,又回到了長安。大和二年正月,授部侍郎。次年,白居易五十八歲了,他深感年老力乏、宦途多險,便決意引退。春天,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自此長別帝京。在東都洛陽,他過書”中隱”的生活。既可保富貴,又能遠禍全身。會昌六年(846)逝於洛陽。相傳他去世之後,在洛陽龍門過往的行人,都到他墓前邐酒祭奠,以致墓前方丈之土,常成泥濘。
2016-01-04 10:44 am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後世遷居下邽(今西省渭南縣),大曆七年(772)生於新鄭(今河南省新鄭縣)。他生活在官宦擅權、藩鎮割據、民不聊生的中唐時期;家庭政治地位屬中下層。因西河兵亂,十一二歲則避亂江南,漂泊於蘇、杭、越中一帶。青少年時代刻苦攻讀,以祈振興家道。十五六歲的時候,他帶著美好旳幻想來到了長安,以《賦得古原草送別》一詩嶄露頭角,得到老前輩顧況的賞識。他在長安得了一些日子,逐漸感到周圍的冷漠與污濁。他知道長安不可能有自己的進身之階,最後便失望地離去。

  二十九歲那年,白居易考取了進士。元和元年(806)四月,憲宗策試賢良方正能言直諫科舉人。皇甫湜、牛僧孺、李宗閔在對策中苦詆時政,忤犯宦官,結果因宦官反對不得居上第,考策官、復策官亦遭貶斥。白居易憤然上書,主持公道。他因直言敢諫,為執政者所忌。

  元和十年,藩鎮李師道、不承宗遣人到長安刺殺宰相武元衡。白居易上疏請急捕賊,以雪國恥,為執政者所惡,以莫須有的罪名貶江州司馬。自此淪落天涯,悲憤悒鬱。

  元和十三年十二月,白居易遷忠州刺史,政治上有了轉機。他吸取過去的教訓,採取明保身、隨遇而安的處世態度,並從此心向佛、道。長慶元年(821),任尚書主客郎中,知制誥,又轉上柱國,可謂官運亨通。為避免捲進政治鬥爭漩渦,他請求外遷,先後任杭州、蘇州刺史。在杭州任上,他疏理六井、築堤蓄水,以利灌溉。離任之時,他還將治水要領寫成《錢唐湖石記》,刊於石上,使繼任者知曉。據說離開杭州時,他把官俸留在州庫,作為公家緩急之需。他為官認真,深得百姓愛戴,任滿離蘇時,父老泣別,相送十里。大和元年(827),改任秘書監,又回到了長安。大和二年正月,授部侍郎。次年,白居易五十八歲了,他深感年老力乏、宦途多險,便決意引退。春天,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自此長別帝京。在東都洛陽,他過書”中隱”的生活。既可保富貴,又能遠禍全身。會昌六年(846)逝於洛陽。相傳他去世之後,在洛陽龍門過往的行人,都到他墓前邐酒祭奠,以致墓前方丈之土,常成泥濘。
2005-08-26 5:05 pm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下邽人(今陝西渭南縣附近),生於唐代宗大歷七年,卒於武宗會昌六年。貞元進士,官至校書郎﹑贊善大夫,後因宰相武元衡事貶江州。長慶時,累遷杭﹑蘇二州刺史,後任太子少傅,因不緣附黨人,乃移病分司東都。會昌二年,以刑部尚書致仕,最後卒於洛陽的香山。白居易文章精切,尤工詩,作品平易近人,老嫗能解,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晚年放意詩酒,號醉吟先生。初與元稹相酬詠,號為「元白」,又與劉禹錫齊名稱為「劉白」。著有《白氏長慶集》等。他的詩歌現存進3000首,在唐代首屈一指。他曾將自己的詩分為諷諭,閒適,感傷和雜律四類。他最為重視的是諷諭詩。代表作《新樂府》50首,集中體現了詩人「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的詩歌理論,對當時社會的諸多問題提出了比較系統的規諫之辭。如《賣炭翁》序為﹕「苦宮市也」,揭露朝廷以宮市方式強行劫奪百姓資財。但《新樂府》詩也存在著從理念出發,形象性和感染力不足的缺憾。白居易的感傷詩中最有名的是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長恨歌》。描寫當時人們最感興趣的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故事。前半篇對唐玄宗的好色荒淫,不理朝政而導致安史之亂有所諷刺,這是引起「長恨」的原因。後半篇卻以充滿同情筆法描寫唐玄宗的相思之情,使全詩的主題思想從諷刺轉為同情和美化李,楊的執著愛情。這是長恨的正文。在藝術的表現上,前半篇寫實,後半篇穿插虛構的情節和幻想的仙境。全詩語言聲調優美,抒情和敘事交融一體,有很高的藝術成就。白居易的詩歌平易淺進,在當時已經流播很廣,甚至遠及「日本,暹羅(泰國)諸國」。 他曾將自己的詩分為四類:諷諭、閒適、感傷、雜律。他本人最得意,價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諷諭詩。但他影響最大的是新樂府詩。
2005-08-26 4:06 am
醉吟先生字樂天號香山居士
2005-08-26 4:05 am
打擾一下..
1.鋼錬哪些角色不用錬成陣
2.英文...時間副詞
這兩個題目沒人回答
知道的人可否回答一下= =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00:2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50825000013KK1809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