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烏鰡(Mylopharyngodon piceus Richardson)俗稱青魚、鰡仔,在分類地位上為鯉科(Cyprinidae)的淡水魚。原產於亞洲大陸東部的河流流域,北起蘇聯的遠東地區、中國的黑龍江流域,南至怒江流域及越南北部的紅河。烏鰡魚體光滑、體色青黑,體背側色泛黑,腹部灰白,鰭皆為黑色。生長快速,體長最長可達100公分,體重30公斤以上。棲息在中、下層水域,主要攝食螺、蚌等軟體動物、甲殼類及水生昆蟲。於全省各大水庫、湖泊、私人池塘皆可見其蹤跡。
烏鰡是中國重要的淡水養殖魚類,自宋朝以來,江南地區太湖、珠江流域淡水魚養殖發達,與草魚、白鰱、大頭鰱合稱為「中國四大家魚」。台灣過去魚苗皆由中國大陸輸入,直至民國六十四年人工繁殖生產魚苗成功後,才紓解了數百年來魚苗匱乏的窘境。民國八十七年鯉類(鯉、草、鰱、鯽、青魚等)養殖面積達2,943公頃,多為混養方式,其中烏鰡生產量約1,000公噸,主要生產地為台南、嘉義、桃園等縣。烏鰡可作為食用魚類,亦廣佈於全省的私人池塘、釣場,供人垂釣遊憩。
有關烏鰡捕食螺貝的記載,在明弘治三年(西元1491年)成書的「八閩通志」已述及:「烏鰡似草魚,頭與口小而黑色食螺,又有黃色者黃鰡。」;清乾隆時「湖洲府志」引「湖錄」:「鯇魚即草魚,因其食草也,鄉人多畜之池中與青魚俱稱池魚。青魚飼之以螺螄,草魚飼之以草,鰱獨受肥,間飼以糞。」。此外,盛行於台灣的烏鰡垂釣池,一般是以福壽螺、田螺或蜆(喇仔)為釣餌,並將螺之口緣略為修剪以便利鉤餌。
烏鰡的上下頷都沒有的牙齒,但最後一對鰓弧腹面部份特別粗壯,成為咽頭骨,骨上具有一列咽頭齒(pharyngeal teeth),藉著這些咽頭齒和頭骨腹面的一個角質厚墊(咽磨)的咬合來切割或咀嚼吸入口中的食物。烏鰡僅攝食螺肉部份,螺殼則排出口外。因此,經其取食後的螺貝殘骸極為細碎。
鑑於烏鰡慣於攝食淡水螺貝的習性,使得它看來頗具發展成有害螺貝生物防治天敵的潛力。養殖漁民已應用它捕食底棲軟體動物的特性,作為清除養殖池內傳播疾病螺貝類的手段。在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的觀察發現,由養殖池逸出而繁殖的烏鰡能控制外來物種--斑紋蚌(Dreissena polymorpha)的族群,避免其大量發生。近年來,以色列引進烏鰡,有效地降低了水庫淡水螺類Melanoides tuberculata的族群密度至40%及降低Physella acuta的密度至20%,以避免破壞管路系統、阻塞濾網、甚至減少了危害人類及魚類的寄生蟲傳播。
民國六十八年自南美洲阿根廷引進的福壽螺,是台灣水稻及其他水生經濟作物,如茭白筍、蓮花、菱角、荷花、芋頭、空心菜等最主要的有害螺類。目前政府推薦的防治藥劑—70%耐克螺可溼性粉劑,須施用在淺水及靜止狀態下24小時以上,才能發揮隔絕水面氧氣的機制,達成致死效果。然而,深水栽培作物,由於水位過高,且水呈流動狀態而無法適用,此時,烏鰡則是極佳的替代選擇。經過本場在室內及田間試驗證實,烏鰡對於福壽螺有極佳的取食能力,以2.4公斤重的烏鰡為例,每日可取食殼高3公分的福壽螺11.5個,換算成每月取食量則高達345個福壽螺。而且,體重愈重的烏鰡相較於體重輕者,能取食較大的福壽螺及具有較高的取食量。
目前在南投縣魚池鄉茭白筍栽培田約70公頃,於深水栽培時期,已全面放養烏鰡來捕食福壽螺,並由本場進行效果評估。期能減少高劑量化學藥劑的施用,發揮烏鰡作為淡水螺貝殺手的角色,解決福壽螺危害的問題,為國內生物防治提供一絕佳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