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單簧管的?

2005-06-02 1:02 am
單簧管的發跡?

單簧管的由來?

單簧管的起源?

回答 (3)

2005-06-02 1:38 am
✔ 最佳答案
單黃管不像長笛起源於渺茫的過去,它有確鑿的發明者-紐倫堡的丹納。丹納
在1700年左右發明了一件單簧的木管樂器,起初以上唇吹奏,現在簧片則放在下唇
上。單簧管有三個不同聲區。最低的聲區具有戲劇性,有時給人不祥之感。中間的
響亮音溫暖而有延展性。最高的聲區則刺耳。莫札特和布拉姆斯再未單簧管寫曲時
,都喜愛他那具有表現力的特質。莫札特的單簧管五重奏受現代單簧管演奏家的歡
迎,像是傑瓦德佩耶曾在BBC的電視節目中演奏此曲。
特色
單簧管的音色優美,明亮,表現力豐富,是管弦樂團,管樂隊和管樂重奏的組
成樂器。獨奏時可演奏各種抒情,寬廣的旋律,或技巧性較高的華彩樂段
單簧管的音色優美,明亮,表現力豐富,是管弦樂團,管樂隊和管樂重奏的組成樂器。獨奏時可演奏各種抒情,寬廣的旋律,或技巧性較高的華彩樂段。  
豎笛,學名稱「單簧管」,又有俗名稱「黑管」,英文是「Clarinet」。英文的名稱是舶來品,沒有任何的爭議,但是中文翻譯名詞裡的「豎笛」、「單簧管」及「黑管」常常帶給台灣的音樂學生一些混淆,有些非音樂系的學生也常常分不清蔡興國吹的是雙簧管、還是黑管。其實這些翻譯名字都各有其來由的,本文將依其歷史及使用狀況來正其名。首先我們也將英文的得名解釋一下:「Clarinet」的得名得溯其源到這樂器剛出現的1696年,當時紐倫堡的一位樂器製造家丹納(Johann Christopher Denner)將一種民謠樂器「夏魯摩」(Chalumeau)增加一倍的長度、並改變了高音按鍵的位置,使得這種新樂器可以吹出兩個八度以上的音程,而造出另一個異於夏魯摩的樂器。這種樂器在當時曾在音樂社會裡造成一些混淆,因為它吹出來的聲音很像小喇叭。這種狀況使得當時的音樂家紛紛在音樂中加入這種新樂器的分部,或是用這種新樂器來重疊於小喇叭的分部。小喇叭除了Trumpet這個英文字之外,尚有Clarion這個老英文字,因此豎笛的英文得名就從Clarion轉變成Clarinet。至今豎笛的三個明顯聲區之中,高音聲區就叫做「Clarion」(小喇叭聲區)、中音聲區叫做「Throat」(喉聲區)、低音聲區就叫做「Chalumeau」(夏魯摩聲區)。  
豎笛音域寬廣,音色變化很大,音量可由強烈的咆哮,銳減至輕柔的低語,加上 它可以演奏快速音階,琶音,跳躍音,斷奏,或圓滑的旋律等,表現力卓越,因此常 在交響樂改編的管樂曲中演奏原先小提琴的旋律,也是極為理想的獨奏樂器。樂團中最常用到的豎笛為降B調豎笛,其他還有A調豎笛,低音豎笛等,種類繁多 到可以組成一個合奏團,而且以上每種豎笛演奏指法都相同。
筆者曾在網站上提一個問題,詢問網友們對這些名稱的偏好,基本上大家都較喜歡「豎笛」這個名詞,原因是因為這名詞較簡捷,也較不容易與「雙簧管」產生混淆。不過,既然教育部在1993年出版的「音樂名詞」中命定這個樂器的學名為「單簧管」,那各位讀者當然也得認識這樂器的學名,以免再有任何錯覺囉!
單簧管是單簧樂器的代表樂器,長約二英尺。它的前身是一種用竹管做成,叫沙魯摩(chalumeau)的樂器,在中世紀由希臘﹑波斯傳入歐洲的。十八世紀的後期被採用到管絃樂隊,因其豐富的表現功能,而逐漸受到受重視。它的音色明亮而柔和,很能和其化的樂器融合。木管樂器中單簧管的運指法是獨樹一幟的,德國人貝姆(Theobald Boehm 1794-1880)對單簧管運指之改良有極大的成就,使得單簧管在管樂器中成為性能最高的樂器。
單簧管的音域將近四個八度,在控制漸強及漸弱的效果上比其他的管絃樂器都好做。
單簧管是移調樂器,在各種調子的單簧管中,最標準也最常用的是降B調的單簧管,其音域從低音譜表第三線的D音開始向上伸展三個半八度。另外A調的單簧管也很常用,尤其在樂團中擔單簧管演奏者更是必備。除了降B調及A調單簧管外,在古代的總譜上也C調的單簧管。近代作曲家理查.史特勞斯也用過C調的單簧管,但由於它的音色過於生硬,所以也有人仍用降B調樂器代替。D調或降E調單箕管,由於音較,高音色稍帶俗氣,所以常被用來描寫滑稽的角色或景況。
一般而論,單簧管低音部的音色神秘而遼闊,中音部音色優美灑脫,高音部的音色則尖銳而狂野。
銅管樂器的起源可遠溯厔史前時代,那時人們已發現用管子的功能就像麥克風一樣,可以擴大音量或改變音色。他們對著管子吼叫或唱歌用以辟邪、召集群眾或作信號。然後他們又發現,對著中空的竹子、牛角、貝殼或木管吼叫也可產生異曲同工之效,至今這種「樂器」在原始的部落中仍保存著。 隨著文明的進步和金屬的發現,銅管樂器開始朝著現代化邁進。在一個死於西元前1352年的古埃及法老王的陵墓中我們發掘到一個銀喇叭;而在丹麥泥煤田中,則挖掘到了一個銅製喇叭,年代約為西元前1000年,另外,在一個西元前1400年法老的貢禮清單中,記載著四十支鑲有寶石的金喇叭。 到了中世紀;喇叭還是王室專用的樂器,樂手們吹奏出華麗高亢的音調,以示排場。而號角在遊獵時,是主要的召集示警的樂器。伸縮喇叭大約在1400年左右開始出現在歐洲,當時人們稱為低音喇叭;使用伸縮管使銅管樂器的音域超出和聲音列。但是這種方式在當時未被採納,製造商卻改加彎曲管,增加管道長度。彎曲管可插入喇叭或號角中,以改變音高。這方式既費時,而且效果和演奏者演奏有限不同調的和聲音列差不多。
不過,和聲音列的高音符排列比低音符靠得近。樂手如能吹出高音符,能吹奏出更複雜的曲調。單簧管的高聲區演奏法(Clarino),是專門為演奏最高泛音的一種訓練,巴哈的第二布蘭登堡協奏曲,就是採用這種技巧來演奏,到了莫札特時代才日漸式微;喇叭在管絃樂團中的地位中落,而號角還是活躍於狩獵場合,當作召集示警之用。到了1815年,活門的發明使一切都改觀了,也使喇叭、號角和其他樂器一樣在管絃樂團中同為旋律的基礎。伸縮喇叭在銅管交響樂團中銅管樂部份演變成四個法國號,三支喇叭,三支伸縮喇只和一個低音大喇叭。其他銅管樂器如短喇叭和薩克管也在十九世紀陸續出現,但大部份只用於軍樂隊和管樂隊中。
參考: 在管樂班學習過的我
2013-06-14 11:32 pm
Parkland Music音樂課程,由星級歌手/樂手親身教授, 過百名精英導師團隊,陣容龐大! 優良的環境,優質的導師, 提供結他、打鼓、唱歌、聲樂、鋼琴、作曲、錄音、填詞、小提琴、大提琴、色士風、長笛等,最全面的音樂課程。
http://www.parklandmusic.com.hk/zh/music-course/classical-music/clarinet
2005-06-02 2:34 am
豎笛的歷史

一 沿革

單簧管又名豎笛、黑管或洋蕭,為圓柱形管體,上端是形狀特殊的吹口上附單簧片,底部則為有喇叭口的擴音管。一般以黑檀木、塑膠、金屬為材質。它也是唯一高低音域音色有明顯不同的木管樂器,樂器的表現力突出,因此使單簧管另有「管弦樂團演說家」的稱號。根據德國巴伐利亞樂器工藝博物館記載,近代的單簧管的前身為夏魯摩(Chaulumeau)。這是一種無鍵的圓柱管樂器。是由德國樂器製造家丹納(Johann Christoph Denner)發明。他在1689年將一種狀似直笛的單簧樂器加以改良,並於吹口下方加上了兩個鍵(a’與bb’),使樂器音域可超吹到第三泛音。見【圖1】:



【圖1】丹納的單簧管





在當時還有一種兩鍵的單簧樂器,它和夏魯摩在音色上顯著的不同; 這種

稱為Clarino的樂器聲音明亮尖銳,用於代替巴洛克小號來演奏高音旋律,據信也是Clarinet一字的字源。當時的演奏者通常是依樂曲音域的要求,來交互使用這兩種樂器,之後就把單簧管的高音域稱為Clarino,而低音則為Chalumeau。

到了巴洛克時期,樂器大多以黃楊木或黑檀木製造。外型有分兩或三節,吹頭的設計不一,但以丹納的設計較寬大,約有40mm到50mm之間。演奏方式也與今日習慣將簧片和上唇接觸的方式不同,這種吹法雖然可以獲得較大的音量,但是卻無法控制聲音的質感;所以這時期的單簧管只能算是樂團中,強奏時使用的效果樂器。到1730至1740年之間,單簧管出現了第三個鍵:右手「e/b’」音。為了奏出這個低音,於是出現了加上喇叭口的單簧管。這項改良為使原來只能超吹bb’的樂器,可以和新增的b音連接在一起,而讓Chalumeau與Clarino兩種音域的單簧管結合成為一種樂器。這時期的樂器在形式上仍帶有許多實驗色彩,因為工藝水準的因素,使樂器的管徑、吹口、簧片尺寸都較現代單簧管大,音質略嫌粗糙,一般常見D與C調兩種樂器。

在1750年時出現了五鍵的單簧管,這第四、五鍵,分別為左手「eb’/ab’’」和右手的「f #‘/c#’’」音;這四個鍵已能讓單簧管,勉強的吹出半音階。在同一時期法國人羅特(G.Lot)發明低音單簧管(Bass Clarinet),它具有渾厚的音質,及特殊的詼諧感。較特別的是,這是首次出現運用右手大拇指的機械裝置,來控制額外的最低音c鍵3。1770到1780年之間在英國出現吹嘴及樂器中間的調音管,同時演奏者已開始如今日的吹奏者一樣,使用一個吹口來交替吹奏其他音調樂器的方式。到1791年巴黎豎笛家雷菲佛(Jean-Xavier Lefèvre)為豎笛加上了第六鍵右手「c#’/g#’’」音4,其他的演奏者也開始仿效。這個時期樂器的製作日趨精良,例如:黃銅的按鍵、 象牙的吹口、精確的音孔與內管的製造,已經可吹出令人滿意的音色。

1806年德國人米勒(Iwan Müller)開始構思,如何增加樂器運動性的問題。除了加上左手「f#/c#’音」與「bb/f’」按鍵外,又將原有的半圓球形音孔墊,改良為皮革繃製圓餅狀,這使音孔的氣密度變得更好。另外他還在樂器上加了右手拇指扣環,這是一項極具巧思的裝置,自此以後演奏著不用再使用不牢靠的方式演奏,而米勒式單簧管也逐漸成為德式豎笛的原形。而在這時期一些德國演奏者,已開始嘗試用簧片與下唇接觸的方法吹奏,並成為現代演奏者的標準方式。 見【圖2】:

【圖2】米勒式單簧管



1832年德國人貝姆(Theobald Boehm)發明了長軸連桿並用在改良長笛上。1837年法國人包菲(August Buffet)發明樂器用的彈簧針。之後法國豎笛家克勞斯(Hyacinthe E. Klosé)與包菲運用上述發明,合力開發出「克勞斯‧包菲豎笛」。這款樂器有一項米勒豎笛所沒有的環鍵裝置,這項發明讓手指運指按住音孔時,能同時藉貝姆長軸連桿去控制其他音孔這樣一來使樂器在指法上變的更合乎邏輯6。克勞斯,包菲豎笛用在機械構造上非常複雜,他們共使用了十七個按鍵與六個環鍵, 而到了1870年這型樂器已成為法式樂器的標準型,並在美國、英國、義大利、比利時大為風行。緊接下來,西班牙人古梅茲(H.Gómez)在1885年在倫敦發表全貝姆式單簧管,他在「克勞斯,包菲」系統上加上第七個按鍵,改善右手「eb’/bb’’」的顫音外,又加上左手的「ab/eb’’」與上管「c#’’/g#’’’」,的機械裝置。之後法式單簧管不論在轉調、半音階、顫音等方面,都已經到符合各方面的要求了。

1860德國著名豎笛家貝爾曼(Carl Baermann)開始構思,如何改善米勒豎笛上諸多不合理的運指法。於是和樂器製造家歐坦斯譚納(G.Ottensteiner)合作,將環鍵與長軸連桿的優點運用在樂器上。之後這款單簧管就一直沿用到二十世紀初。雖然它的運指法比起貝姆式略顯不便,但因在管身上的開孔數較少,也使得音質較為乾淨。就浪漫後期以前的樂曲,米勒與貝姆式豎笛的性能,是不分軒至的。但浪漫後期的音樂,米勒豎笛在音量張力上與操作性方面,則略顯不足。

在1900年歐德(P. Oehler)開始針對這兩項缺點開始開發新的系統,他在盡量保有原德式傳統的音色外,也希望解決操作性的不便,而在1920年研發出歐德式系統,一共有27個按鍵和5個環鍵。這款豎笛在音準上比起法式樂器更為優秀(法式豎笛通常有低音太低,高音太高的音準問題),在指法的便利性也與法式相當,但是有些音孔的距離較遠,對某些手掌太小的人是有演奏上的限制。

二 單簧管的音樂

要探討單簧管的演奏與音樂作品,就應該先從它那特殊的音質探討起。原因是由於單簧管是屬音響學上之「閉管」結構。這「開、閉」管並不是指樂器音孔的開閉狀態,而是指「若是空氣受震波影響,濃度最高的那一點我們稱為波節,反之為波腹。」,「開管樂器則是管子的兩端為波腹,而閉管樂器則兩端各波腹與波。」

事實上,空氣柱的振動就像絃一樣,以其長度的1/2、1/3、1/4、1/5等,因而產生泛音。開管樂器產生所有的泛音像絃樂一樣,但閉管則只能產生奇數泛音1、3、5等。所以不管是夏魯摩或是現代豎笛其基音是g到f#’,而下次的泛音則為12度上從d’’到c#’’’。此兩個音列之間相隔很大,只有增加音孔及機械裝置來「做」出這些空缺的音。這就是所謂的「超吹」(over blowing),因此造成單簧管音孔較諸長笛、雙簧管等為多,而且音域更寬原因9。在此背景下使音色變得富有多樣性,就算發出和其他木管樂器相同音域的音,效果也大不相同。一般來說它的低音域(又稱夏魯摩音區)最為特別,這段音色具強烈鼻音,也具有威嚇般地、戲劇性等個性,在管絃樂團中沒有任何音色與其相似,並且與單簧管其他音域的音色也大不相同,所以常用於表現氣氛的效果。接著則是「喉音區」(Throat tones)是為夏魯摩音域的上部,從g’音到bb’音。因為這是屬於超吹部分的音,而且發音的部分長度只有約6到8英寸,所以這些音比起其他音更為薄弱。音質略帶誨暗不明,雖然音質不佳,但並不表示這些音是不能用的。反而有許多法國印象樂派作曲家,特別喜愛使用這段音區來描寫昏暗情境。而從b’音至c’’’都稱為「單簧管高音域」(The clarinet register),在此音域單簧管的音色為明亮、銳利、且富表情。在上面的高音域若以強斷音吹奏時,其音如衝刺有力,弱奏時有一點與長笛相似。至g’’’音以下都算是單簧管聲部的安全音。現代演奏者一般都可吹奏至c’’’’音,大體上來看,從c’’’到c’’’’這個八度常用來描寫具有光輝或諷刺性的片段。

有關於單簧管的運用,在葛路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的歌劇《奧菲歐》(Orfeo)裡就已經有記錄了。而早期在管絃樂中運用的單簧管,以史他密次(Carl Stamitz)最多。史他密次還寫過一首最早的單簧管協奏曲。對早期豎笛發展影響最大的作曲家,則屬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當時豎笛家史特勒(Anton Stadler)委託同是共濟會好友的莫札特為他作曲。在他的委託下譜出著名的《 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此曲的出現意味著單簧管的性能,已樂團的附屬樂器提升至獨奏樂器的地位。到了浪漫時期,管弦樂法開始急速擴充。從白遼土(Hector Berlioz )開始一直到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以後,管絃樂團中的單簧管數量擴充,例如:在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的《莎樂美》(Salome)與《艾雷特拉》(Elektra)就用了六種各種形式的單簧管。

總結來說自莫札特以來,作曲家為單簧管所作的曲子,無論是曲式還是素質,都超乎其他木管樂器。著名的作品有:莫札特的《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K 622,《單簧管五重奏》K 581;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 ) 兩首《單簧管協奏曲》OP 73、74與《小協奏曲》OP 26;史博(Louis Spohr)的四首《單簧管協奏曲》OP 26、OP 59、WoO 19、WoO 20;舒曼(Robert Schumann)的《單簧管與鋼琴幻想曲》OP 73;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兩首《單簧管奏鳴曲》OP 120與《單簧管五重奏》、《單簧管三重奏》OP 114、OP 115;亨德密特 (Paul Hindemith)《單簧管奏鳴曲》OP 57;浦郎克(Francis Poulenc)《單簧管奏鳴曲》;林姆斯基‧高沙可夫(Rimsky-Korsakov)《單簧管協奏曲》;李察‧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為單簧管與低音管的複協奏曲》;史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 《三首無伴奏小品》;柯普蘭(Aaron Copland)《單簧管協奏曲》。


收錄日期: 2021-04-19 21:02:3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50601000011KK0643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