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國古代以「八音」對樂器做分類,基本上是依據材質來分的,八音指的是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客家八音是客族在從北至南遷徙後,將各地民間音樂吸收融合,並保有客族本身的音樂風格,所形成的一個曲種,採「八音」一詞,與上述的八種樂器分類並無直接關係。樂器部分吹 管 樂 器 1.嗩吶。客語稱「笛子」(ㄊㄚˋ子)。雙簧管樂器,原流傳於波斯、阿拉伯一帶,「嗩吶」一詞即波斯原名Surna的音譯,金元時傳入中國。嗩吶為客家八音的主奏樂器。 2.管。客語稱「烏嘟孔」。雙簧管樂器,為客家八音的伴奏樂器。 3.笛。客語稱「簫」,分「直簫」與「橫」兩種,為客家八音的伴奏樂器。 擦 弦 樂 器 1.小椰胡。客語稱「二絃」或「殼仔絃」。高音拉絃樂器,琴筒以小椰殼製成半圓形,音色明亮、高亢,類似板胡,為客家八音中重要的伴奏樂器。 2.大椰胡。客語稱「胖胡」或「胡絃」。中音拉絃樂器,琴筒以大椰殼製成半圓形,音色鬆軟、沉悶,為客家八音中最主要的伴奏樂器。 3.喇叭琴。客語稱「叭哈絃」,即歌仔戲的鐵絃仔、鼓吹絃。琴筒是由彎曲的銅頭蒙上塑膠板(在日據時代以留聲機的唱頭充當),音色特殊,與嗩吶的聲音有些類似。新竹以北的八音團,常常以它作為主要的伴奏樂器。陳家八音團不用此樂器。 4.京胡。彈 弦 樂 器 1.揚琴。客語稱「洋琴」、「蝴蝶琴」,屬擊絃樂器。原流行於波斯、伊拉克等地,約於明末傳至中國廣東沿海一帶,然後流行全國。客家八音重要的伴奏樂器之一。 2.三絃。3.秦琴。又名「秦漢子」,琴面常作八角形、花瓣形或圓形。客家八音唯一的低音彈撥樂器。 打 擊 樂 器 1.單皮鼓。中國戲曲武場的領奏樂器,音色剛脆激烈,但因其攜帶不便,客家八音團現在常用梆子帶替。 2.梆子。客語稱「敲子」。分高音與低音兩種,客家八音用高音梆子代替單皮鼓,具有極重要的指揮功能。 3.竹板。客語稱「夾節」。用兩塊半節的竹片製成,以布帶串連,兩片互擊出聲,用以節樂,為客家八音常用的擊樂器。 4.堂鼓。客語稱「通鼓」。為八音「吹場」的領奏樂器,也在「弦索」的過門時與小鈸搭配演奏。 5.小鈸。客家八音不可缺少的擊樂器之一,在「吹場」控制樂曲進行的速度,在「弦索」中由堂鼓手兼奏,所以要用一個布條纏繞的圓圈圈來當墊子。 6.小錚鑼。客語稱「叮噹」。形圓如銅鑼,外有木框,邊設三孔穿繩懸在木框上,三十年前是由兩個連在一起,現多只用一個。只用於「弦索」,初學八音者需以此樂器入門。 7.小鑼。客語稱「碗鑼」。不管在「吹場」及「弦索」的過門中,它都是裝飾性地演奏,常由吹嗩吶者兼任演出。 8.大鑼。客語稱「本地鑼」。在「吹場」中,於每小節的頭拍敲擊,音量宏大。 八音隨著客族的第四期遷移(公元1645年到1867年),也到了台灣,分佈中壢、新屋、楊梅、龍潭、富岡、關西、新埔、竹東、芎林、北埔、頭份、苗栗等地方。被人稱為「八音班」或「鑼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