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國旗的意義

2004-12-20 3:01 am
哇拉哇拉~~
我之前看電視節目看到義大利國旗代表的意義是三種食材,那是真的嗎?
(不是真的我就毀了,我已經寫在報告上了QQ)
哪位好心人能跟我說說,如果可以,給我資料出處好嗎@@
紅色-番茄
白色-白醬
綠色-某種香菜

拜託各位了QQ
這個非常非常急!

回答 (5)

2004-12-21 2:07 am
✔ 最佳答案
義大利國旗

義大利國旗由三個垂直相等的長方形組成,從旗杆開始分別為綠、白、紅色。這三色旗的綠色代表蔥郁的山谷,白色寓含皚皚白雪之意,紅色象徵烈士的鮮血。

最初,義大利國旗的顏色同法國國旗的顏色一樣,同為藍、白、紅。

直至1796年,藍色才被改為綠色。據記載,這三色旗是由拿破侖 波拿巴設計的。這年,拿破侖率領其義大利軍團突破積雪漫蓋的阿爾卑斯山攻入義大利北部,同奧地利軍隊作戰,第一次使用了這三色期。

同年,義大利北部的倫巴第兵團也揮舞起了這顏色鮮明的三色旗。

第二年,勒佐 艾米利亞地區的百姓也高擎起這三色旗,舉行愛國遊行示威活動。

相繼地,義大利各地百姓紛紛響應三色旗的號召,為了國家的獨立和統一而鬥爭。

1861年,維多里奧 艾瑪努埃萊二世(Vittorio Emanuele II)成為義大利王國首任國王,他在原三色旗的旗角上加了帶有白色十字的紅盾,新國旗便誕生了。

1946年6月2日,義大利共和國成立。正式規定取消帶白色十字的紅盾,立綠白紅三色旗為共和國國旗。

1947年12月22日通過的《義大利共和國憲法》第12條明確規定,綠白紅三色旗為國旗。
2004-12-26 2:54 am
【國旗由來】綠色是美麗的國土,白色是雪,紅色是沿用法國三色旗,代表自由、平等和博愛。
2004-12-20 11:30 am
義大利的國旗以直條文的綠、白、紅三色為主,綠色代表美麗的國土,白色代表雪,紅色則代表愛國的熱血,這三個顏色是沿用法國三色旗,代表自由、平等和博愛。
紅色-番茄
白色-白醬
綠色-九層塔
2004-12-21 1:52 am
用食物來聯想更是好讓人容易記得,那3樣東西也是做義大利麵基本食材,...我怎記得綠色是巴西力,白色是洋蔥= =a
2004-12-20 3:06 am
* 義大利是個矛盾、對比強列、古今交錯的國家 :富裕的的北義相對於平窮的南義、古羅馬遺跡相對於法   拉利藍保積尼等跑車、天主教王國相對於義大利共產黨。義大利人的天性充滿著矛盾、混亂及強烈的食   慾,要在這麼複雜的情況下了解義大利人,除非實地的造訪義大利才能體會 !* 義大利位處南歐,形狀近似馬靴的半島地形周圍散佈著許多秀麗的海島,其中最大的島是「 西西里島 」   因位於地中海要塞,自古被希臘、羅馬、卡爾它戈、阿拉伯、諾爾曼輪番佔據。如果你仔細一瞧地圖上   義大利本島和它最大的離島「 西西里島 」,在外貌上剛好形成一個踢足球的畫面,非常很有趣 !* 定居於羅馬城的拉丁民族,其民族文化血緣傳承自希臘愛琴海文化,所以帶來希臘的多神教及文化,其   藝術層面,決定了大部分的建築、雕刻幾乎都是仿古希臘的,以致於在義大利的各考古博物館中,有典   藏古羅馬時期的雕像作品,大多是註明古希臘古羅馬的仿刻品。* 希臘語中的「 義大洛斯 」意思是「 牛 」。義大利國旗為綠、白、紅三色豎紋旗。歷史上,義大利曾使   用過一面與法國相同的國旗。1861 年薩丁尼亞國王再度統一義大利時,決定採用綠、白、紅豎條旗並   在旗角加上薩伏依王朝的徽章紅盾白十字。據記載 1796 年拿破崙的義大利軍團在征戰中曾使用由拿破   崙親手設計的綠、白、紅三色旗。國旗的綠色表示亞平甯半島上美麗多情的土地;白色是阿爾卑斯山的   白雪的顏色,象徵和平、正義的崇高精神;紅色是為了紀念愛國者的熱血,也昭示自由、平等和友愛。* 所以有人說義大利有三多:熱情男女多、雕像遺跡多、天主教堂多;有機會你到義大利,可得好好的看   看這難得被傳承下來的古希臘文化,看能不能揣摩到原作的精神唷 ! * 著名特產 :披薩、服飾、皮件、義大利麵、法拉利汽車。* 義大利是南北狹長的半島地形國家南北差異極大,南部為地中海型氣候,春夏溫暖乾燥、秋冬多雨,日   照和煦,氣候宜人;北部連接阿爾卑斯山,冬季北風凜冽。人口 ~ 5, 800 萬人面積 ~ 301, 277 平方公里 ( 約台灣 8. 4 倍 )首都 ~ 羅馬 ( Rome )宗教 ~ 基督教、天主教政體 ~ 共和制 語言 ~ 義大利語;北部少數民族講法語、德語、斯拉夫語貨幣 ~ 歐元匯率 ~ 1 歐元 =  約合台幣 40 塊電壓 ~ 220 伏特時差 ~ 慢台灣約 7 小時 ( 夏季 6 小時 )  


收錄日期: 2021-04-27 19:53:5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41219000010KK0263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